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91.
背景:老人股骨颈骨折目前采用T型或线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由于它的固定力弱,对于重度骨质疏松症,仍难以避免长期卧床致并发症加重的状况.为此设计经皮穿针弓形三爪外固定器,以固定力强治疗老人股骨颈骨折,实现早期离床,早期恢复受伤前的活动状态以减少并发症.目的:设计经皮穿针弓形三爪外固定器治疗老人股骨颈骨折,探讨其可行性.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骨外科.对象:2002-12/2004-06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收治的老人股骨颈骨折患者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71~86岁,平均79岁.方法:应用经皮穿针弓形三爪外固定器对31例创伤性老人股骨颈骨折治疗并进行临床效果观察,应用理论力学分析该外固定器在应用中的受力情况以及稳定性.主要结局观察:①经皮穿针弓形三爪外固定器应用于股骨颈骨折治疗(头下型,股骨颈型,股骨基底型)的功能效果.②患者站立时,经皮穿针弓形三爪外固定器上固定点的受力情况及稳定性.③髋关节活动的恢复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①应用经皮穿针弓形三爪外固定器后即可行坐和站立活动,在站立时,经理论力学分析它的固定力强(上固定的受力A,B,C点分别是下固定受力的1/22,1/2,1/2).髋关节单向的屈伸活动克服了骨折远端的髋内翻和旋转移位.髋关节轴的加压板,使骨折端紧密嵌插和纵向挤压,以稳定性和压应力的刺激促进骨折愈合.②经皮穿针弓形三爪外固定器稳定性效果,应用中除股骨头下型骨折在活动时,旋转移位外,其余均无移位,固定稳定,手术创伤少,操作简单,可调节性大,而且无一例因长期卧床出现并发症,无一例因外固定支架松动造成骨折再次移位.③髋关节屈伸功能恢复平均7 d,骨折愈合时间两三个月,平均2.4个月.结论:应用经皮穿针弓形三爪外固定器对骨折处无组织再损伤,上固定点受力小,稳定性强,骨折断面有压应力刺激促进骨折愈合,能实现早期离床,早期恢复受伤前的关节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92.
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少见的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溶血性病变[1],以血液中口形细胞明显增多并超过5%为特征。由于本病较罕见,国内外报道不多,当患者以黄疸、肝脾大等消化道症状就诊时,易误诊,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男,15岁。因皮肤、巩膜黄染2月余入院。患者既往体健,2个月前始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肝功能示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无贫血,血清铜蓝蛋白正常,B超检查示脾大。当地医院考虑为G ilbert综合征。查体:意识清,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脾肋下2 cm,质硬,…  相似文献   
193.
目的探讨腹腔持续冲洗引流加营养支持治疗术后消化道瘘的疗效。方法对2001年7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18例术后消化道瘘病人进行生理盐水腹腔持续冲洗引流加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结果 18例病人全部治愈。瘘口愈合时间平均46 d。结论腹腔持续冲洗引流加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是治疗术后消化道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4.
目的:探讨低住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应用吻合器的适应证及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应用吻合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肿瘤下切缘距离为2 cm者31例,3 cm者36例,4 cm者22例.89例均应用吻合器完成吻合手术,吻合口距齿线≤2 cm者42例,距齿线>2~3 cm者38例,>3~4 cm者9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2.25%),吻合口不同程度狭窄19例(21.3%)}术后2个月内排便次数(4.1±5.2)次/d,2~3个月排便次数(2.5士3.2)次/d,3个月后趋于正常.3 a局部复发率8.99%.5 a生存率62.9%.结论:在确保肿瘤根治前提下,应用吻合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增加保肛率.  相似文献   
195.
胡和平 《肝脏》2013,(8):582-583
当前已建立了一些用于判断姑息性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分期系统。近期研究结果表明,CLIP 分期联合世界卫生组织的体力状态评分对姑息性HCC 患者预后具有最强的辨别力。最近法国亚眠大学医院进行的一项研究评估生存质量在判断姑息性HCC 患者预后中的价值,观察其能否改善现存的姑息性HCC 预后分期系统。  相似文献   
196.
90K是一种高度糖基化的分泌蛋白,在肿瘤转移及肿瘤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探讨90K在不同组织、不同肿瘤以及肿瘤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将对90K的临床应用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7.
目的 探讨透明帽辅助单人结肠镜在进镜操作及退镜中腺瘤检出率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有无透明帽将行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透明帽组(422例)和对照组(429例),所有经内镜诊断确诊或可疑为结直肠腺瘤样的息肉均予以活检或肠镜下治疗予以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腺瘤样息肉或腺瘤样息肉伴癌变。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镜时间、退镜时间、肠道清洁度评分、患者疼痛评分、腺瘤检出率、人均腺瘤检出数量等。结果 两组患者在回肠末端插入成功率、进镜时间、退镜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透明帽组患者的腹部疼痛评分高于无透明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检出存在≥1个腺瘤的患者355例,检出腺瘤个数746个。患者总体腺瘤检出率41.7%,透明帽组腺瘤检出率高于对照组(44.3%VS. 3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4)。透明帽组人均腺瘤检出个数高于对照组(1.02 VS. 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透明帽辅助肠镜检查提高患者腺瘤检出个数,对于接受非麻醉肠镜检查的患者,透明帽肠镜检查使...  相似文献   
198.
核应急尿样中关键核素的快速分析及内照射剂量估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估算一名中国访问学者由于切尔诺贝利事故引起的内照射剂量。方法 使用Ge(Li)γ谱仪测定尿样中134Cs和137Cs的含量,根据ICRP报告,估算它们的内照射剂量,参考UNSCEAR2000报告,进一步作了131I的剂量回顾。结果 来自134Cs、137Cs和131I的有效剂量当量分别是66μSv、88μSv和1 728μSv。结论 131I的内照射剂量是134Cs和137Cs的11倍,因此早期131I内照射剂量的估算对于核事故辐射损伤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9.
我院自1992年1月~1994年12月共选择性治疗肝脓肿40例。在常规用药治疗下采取脓腔用灭滴灵液体制剂灌洗20例为治疗组,用生理盐水灌洗20例为对照组。现将两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0.
参耳合剂对大鼠创伤后红细胞免疫粘附的影响方国恩,华积德,郭峰,胡和平材料与方法(1)材料:SD系雌性大白鼠,体重150~200g,C3b补体致敏酵母菌,补体非致敏酵母菌,经炮制中药6味。(2)动物模型分为:A组(12只)为正常对照组;B组(10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