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7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虽然胺碘酮对心房纤颤能有效地转复并维持窦性节律,但如何预测胺碘酮治疗有效率则尚未有报告。本文作者试图通过左房内径、房颤时间、病因、以预测常规抗心律失常药无效病人,使用胺碘酮转复房颤并维持窦性节律的价值。方法:68例房颤病人,胺碘酮治疗前均曾使用过工类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苯妥因钠)及β-阻滞剂。治疗时先口服胺碘酮800毫克/日一周,继予200 400毫克/日维持,药物血清浓度维持在1.0-2.5毫克/升,4~6周治疗无效则使用电击复律,23例电击复律成功。经病史、心电图和Holter系统监测转复率,转复有效定为房颤消失或明显减少75%。以下列因素预测转复有效率:左房内径(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年龄、性别、房颤病因、持续时间。定期作胸透、  相似文献   
62.
左室壁应力是心肌水平上心脏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二尖瓣狭窄、闭锁不全患者循环功能障碍除瓣口机械因素外,有无心肌损害因素参与.作者试图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二尖瓣疾患病人左室壁应力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3.
本文分析了147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临床资料,60岁以上老年组占40%,农民占74.8%,认为营养因素可能为本病基本病因或诱因。中度以上普大型心脏伴室内传导阻滞者应高度怀疑本病可能,超声心动图对诊断更有益。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是本病猝死危险信号。心功能损害程度与预后有关,心电衰竭为本病死亡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4.
近年来随着人群中风湿性心脏病减少,其占据感染性心内膜炎(IE)基础心脏损害的突出地位业已改变,二尖瓣脱垂、二尖瓣与主动脉瓣的退行性变相对地占据了较重要位置。既往依靠物理检查诊断IE基础心脏病相当困难,且不准确,超声心动图和其它诊断技术改善提高了IE基础心脏病诊  相似文献   
65.
<正> 有关肝硬化病人心功能的改变研究甚少。作者对我院1989~1990年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20例(男15,女5,年龄32~62岁,平均49.1岁)住院病人进行了导纳图测定心功能,并以健康人75例(男58,女17,年龄21~78岁,平均45.1岁)对照比较。用MXG-3心肺功能综合检查仪,同时录取心电图、心音图、颈动脉搏动图、阻抗图及微分图、导纳图及微分图等信号,采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1.心脏泵血功能(SV、CO、CI、EF),两组比较,P均大于0.05;2.心脏前后负荷(TPR、PCWP、MBP、PCWP/SV)两组比较,P均大于0.05;  相似文献   
66.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化,老年心脏病有增多趋势,心脏病构成比亦有改变。作者回顾性分析本院85~87年间收治的220例老年心脏病人,并与同期收治的45~59岁老年前期心脏病129例,15~44岁中青年期心脏病129例对照,以探讨其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67.
氟康唑胶囊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氟康唑胶囊(抗真菌药)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用两制剂双周期自身对照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氟康唑150mg,用内标法定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药浓度,用DAS1.0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参比和受试制剂中氟康唑AUC0→t分别为(118±23)和(119±26)mg·h·L-1,AUC0→∞分别为(134±30),(131±33)mg·h·L-1;Cmax分别为(2.70±0.55)和(2.82±0.64)mg·h·L-1;tmax分别为(2.50±2.13),(2.35±1.16)h;相对生物利用度以AUC0→t与AUC0→∞计算,分别为(101.8±19.8)%,(99.7±24.3)%。结论2种制剂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68.
盐酸伐昔洛韦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与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盐酸伐昔洛韦受试制剂在健康人体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两制剂双周期自身对照交叉试验设计,18例男性  相似文献   
69.
阿司咪唑(第2代抗过敏药)因其不良反应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潜在心脏方面的毒性。在现有的国外文献中,对于阿司咪唑的心脏毒性持有争议。有学者认为,阿司咪唑在心脏方面毒性反应罕见且危险性较小;也有学者认为,阿司咪唑在心脏方面毒性可致命且危险性高。阿司咪唑的心脏毒性表现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和QT间期延长。临床心脏毒性的发生与阿司咪唑剂量过大或合用CYP3A4抑制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0.
应用传感器检测脉搏信息,通过微电脑分析,龋久有关血液动力学和流变学参数,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心血管功能无创性检测新技术。作者用此技术对健康老年人血流流变动力学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