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评价4种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的经济学效果.方法:对195例患者分别采用进口苯那普利(A组)、国产苯那普利(B组)、进口厄贝沙坦胶囊(C组)、国产厄贝沙坦片(D组)为主要降压药的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4组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P>0 05),临床疗效分别为:93 75%,92 16%,93 48%,92 00%.4组的降压总成本分别为:A组总成本为206 24元;B组总成本为113 68元;C组总成本为306 32元;D组降压总成本为164 64元.结论:从药物经济学角度看,国产长效ACEI-苯那普利为较佳选择.国产长效ACEI和ARB方案相对进口产品更合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超声检测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特点,并与健康者、单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比较。方法:①纳入2001-02/2003-01广州邮电医院内科门诊或住院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115例。其中代谢综合征患者47例(代谢综合征组),单纯高血压患者36例(高血压组),糖尿病患者32例(糖尿病组)。选择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19例(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②采用美国ALTHDI3000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对双侧颈动脉进行超声检查。对受检者双侧颈动脉进行测量,在颈总动脉分叉近心端10,20,30mm3处分别测取前壁和后壁内膜-中层厚度,双侧共测得12个值,取其平均值作为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指数用Crouse方法计算。颈动脉扩张性=(颈总动脉舒张内径2-颈总动脉收缩内径2)/颈总动脉舒张内径2×脉压,颈动脉僵硬度=脉压×颈总动脉直径/颈总动脉每搏血管内径变化幅度。③组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单纯高血压患者36例,糖尿病患者3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47例,健康者1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代谢综合征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指数、颈动脉僵硬度明显大于和高于其他3组(P<0.05~0.01),颈动脉扩张性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0.01)。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颈动脉扩张性和顺应性改变较糖尿病及单纯高血压患者严重,代谢综合征患者特有的多重危险因子聚集的情况,对颈动脉结构和功能损害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X综合征(X-Syn)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ISS)及其与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关系,探讨胰岛素抵抗(IR)在X-Sy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16例X-Syn患者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曲线观察,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空腹血浆ET、NO水平,并与空腹胰岛素水平(FIS)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X-Syn患者ISS降低及ISI升高(P<O.05);血浆ET和NO水平升高(P<O.05),FIS及ISI与血浆ET呈显著正相关(P<O.05),ISS与ET呈显著负相关(P<O.05),与NO水平无相关(P>O.05)。正常对照组的上述指标之间无相关(P>O.05)。结论X-Syn患者存在IR,IR与血浆ET水平升高有关,与NO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脂、载脂蛋白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血脂、载脂蛋白异常的关系。方法以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葡萄糖(FBG)比值和口服葡萄糖负荷之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RIAUC)/葡萄糖曲线下面积(GAUC)比值作为IR指标,与空腹血脂、载脂蛋白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FIns/FBG比值以及RIAUC、GAUC和RIAUC/GAUC比值均显著增加(P<0.05~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DL2-C,apoAI及apoAI/apoB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0.001);冠心病组FIns/FBG比值和RIAUC/FBG比值均分别与TG、LDL-C和apoB呈正相关(P<0.05~0.01),与HDL2-C、apoAI和apoAI/apoB比值呈负相关(P<0.05~0.001),正常对照组与上述指标间则无相关(P>0.05)。结论CHD患者IR与血脂、载脂蛋白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超声检测颈动脉的结构和功能,观察辛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85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检测体质指数(BMI)、腰围、血脂、空腹血糖、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计算斑块指数、颈动脉顺应性、颈动脉扩张性及颈动脉僵硬度.比较辛伐他汀治疗4周、24周及48周后各指标及颈动脉超声参数的改变.结果:治疗4周后,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LDL-C、hs-CRP水平下降;颈动脉顺应性、颈动脉扩张性及颈动脉僵硬度已有明显改善,但颈总动脉IMT、斑块指数无明显变化.治疗24周后,颈动脉顺应性、颈动脉扩张性及颈动脉僵硬度进一步改善;血浆LDL-C、hs-CRP水平进一步下降;颈总动脉IMT、斑块指数有明显改善.治疗48周后,血浆LDL-C、hs-CRP水平与治疗24周相比,无进一步下降,但颈总动脉IMT、斑块指数仍能进一步改善.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使用辛伐他汀短期能有效改善颈动脉的功能,长期治疗有消退颈动脉斑块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超声检测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特点,并与健康者、单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比较.方法:①纳入2001-02/2003-01广州邮电医院内科门诊或住院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115例.其中代谢综合征患者47例(代谢综合征组),单纯高血压患者36例(高血压组),糖尿病患者32例(糖尿病组).选择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19例(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②采用美国ALT HDI3000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对双侧颈动脉进行超声检查.对受检者双侧颈动脉进行测量,在颈总动脉分叉近心端10,20,30 mm3处分别测取前壁和后壁内膜-中层厚度,双侧共测得12个值,取其平均值作为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指数用Crouse方法计算.颈动脉扩张性=(颈总动脉舒张内径2-颈总动脉收缩内径2)/颈总动脉舒张内径2&;#215;脉压,颈动脉僵硬度=脉压&;#215;颈总动脉直径/颈总动脉每搏血管内径变化幅度.③组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单纯高血压患者36例,糖尿病患者3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47例,健康者1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代谢综合征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指数、颈动脉僵硬度明显大于和高于其他3组(P<0.05~0.01),颈动脉扩张性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0.01).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颈动脉扩张性和顺应性改变较糖尿病及单纯高血压患者严重,代谢综合征患者特有的多重危险因子聚集的情况,对颈动脉结构和功能损害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逆转左室肥厚(LVH),改善左室重构、防止靶器官损害是治疗高血压,防止心功能衰竭的一个重要环节。业已证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钙离子拮抗剂(CaA)均具有逆转LVH、改善心功能作用。本文旨在探讨两者联用后是否具有协同逆转LVH、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60例高血压伴LVH患者,按1978年WHO EH诊断标准,均属EH缓进型。LVH诊断标准:左室重量指数(LVMI)男>132g/m~2,女>  相似文献   
19.
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ing,HUT)诱发晕厥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按照传统的解释,倾斜应激过度激活心室后壁机械压力感受器C-纤维,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活动增强、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导致低血压和/或心动过缓,从而诱发晕厥。然而,用阿托品阻断迷走神经活动或植入起搏器保持心率正常并不能预防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S)发生,说明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并非VS发生的唯一机制。最近发现HUT诱发晕厥时伴有广泛的神经体液激活,但HUT过程中神经体液激活对…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管迷走性晕厥(VS)患发生晕厥时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的变化及其与神经内分泌因素的关系,以探讨BRS的变化在VS发生中的作用。方法:42例不明原因晕厥患,其中基础倾斜试验(HUT)阳性病人22例,阴性20例及20例健康人(HUT呈阴性反应),进行HUT,在HUT前,HUT结束或阳性反应时,抽取肘静脉血分别测定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并用新福林法测定(BRS)。结果:HUT(+)组在晕厥发生时BRS较基础状态明显减弱,在倾斜试验结束时,HUT(+)组,血浆ET,NO水平较基础水平明显升高,血浆NE水平较基础水平亦有升高趋势。(2)倾斜结束时,HUT(+)组血浆ET,NO变化与BRS呈负相关,血浆NE浓度变化与BRS无相关。结论:VS患在发生晕厥时BRS减弱;血浆ET,NO水平异常与BRS减弱可能共同参与了VS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