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6篇
内科学   2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是以色列Kimchi及其同事于1995年在基因组中扫描启动细胞凋亡的基因和抑癌基因时发现的一种钙调蛋白(CaM)调节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凋亡的正性调节因子之一,广泛参与多种途径介导的细胞凋亡,被认为是肿瘤的抑制剂,因其启动子区CpG岛高甲基化使基因转录沉默而失去功能,与肿瘤细胞的形成转移有关等原因备受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对DAPK的结构、功能、介导凋亡的途径及与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尿液巯基化合物检测作为子宫颈癌早期筛查手段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44例就诊者尿液作为对照组,其中包括健康体检结果正常人员104例、阴道炎患者20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20例;确诊子宫颈癌等妇科肿瘤患者的尿液标本107例作为研究组。取1 m L新鲜尿液作为标本,使用化学显色法对标本进行巯基化合物含量检测,并以宫颈活检的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评价尿液中巯基含量检测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在研究组中阳性反应有98例,阳性率为91.6%;健康对照组中人员无阳性反应;阴道炎患者阳性反应有5例,阳性率为25%;HPV感染者阳性反应有12例,阳性率为60%;研究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尿液巯基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液中巯基化合物检测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该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子宫颈癌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33.
目的建立培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方法,并评价其基本特点、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安全性。方法使用抗CD3单克隆抗体、rhIL-2及rhIFN-γ刺激PBMC细胞,使其在体外大量扩增,利用流式细胞术、体外杀伤实验及荷人卵巢癌小鼠模型检测CIK细胞的特点及抗肿瘤活性;并检测CIK细胞中外源性因子污染情况及其急性毒性作用。结果体外培养21 d后,CIK细胞总数可达1010以上,其主要成分为CD3+CD8+T细胞及CD3+CD56+NKT细胞,CIK细胞在体外对Ho8910、A549、K562及HepG2细胞均有较高的杀伤活性,并对荷瘤小鼠具有治疗作用。同时在CIK细胞中未检测到外源性病原体污染。结论 CIK细胞在体内外均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且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34.
正常人分离中性粒细胞的氧化代谢(摘要)汪太平,李芹,沈干,胡世莲,史学功(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合肥230022)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leukocyte,PMN)在受到刺激进行氧化代谢过程中能产生化学发光(chemil...  相似文献   
35.
目的评价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80年至2011年7月)、Cochrane Library(2011年第3期)等西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1990年至2011年7月)、万方数据库(1990年至2011年7月)等中文数据库,收集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相关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随机对照试验。评价质量及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 5.1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61篇,经筛选最终纳入7篇,共3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各研究间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效应量合并。Meta分析结果显示,用药后,β受体阻滞剂组的FEV1值(一秒用力呼气容积)较安慰剂组降低0.03 L[95%CI(-0.07,0.02)],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值较安慰剂组升高0.89%[95%CI(-1.26,3.0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讨论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不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地西他滨单独或联合5-氟尿嘧啶/紫杉醇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MTS方法检测地西他滨单独或联合5-氟尿嘧啶/紫杉醇作用于胃癌SGC-7901细胞株后,在不同浓度梯度和不同时间在49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A)值,并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中间浓度组各药物单独或联合应用在48 h对细胞凋亡的影响.MTS检测时间分别选择细胞增殖12、24、36、48、60及72 h,流式细胞仪检测时间选择48 h.结果:地西他滨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均随着时间和浓度的递增而逐渐升高;地西他滨联合5-氟尿嘧啶或紫杉醇组对胃癌细胞的抑制率均较单药组升高(P < 0.05).在诱导细胞凋亡方面,地西他滨联合用药组48 h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单独用药组(P < 0.05).结论:地西他滨能增强5-氟尿嘧啶和紫杉醇对胃癌SGC-7901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能促进5-氟尿嘧啶和紫杉醇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37.
目的系统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CNKI、CBM、VIP等数据库,收集阿托伐他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1年10月。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包括64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约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和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增加[MD=3.92,95%CI(1.93,5.92),P=0.000 1;MD=17.92,95%CI(0.36,35.47),P=0.05],外周血CRP水平明显降低[MD=–1.91,95%CI(–3.03,–0.79),P=0.000 9]。结论当前证据表明,扩张型心肌病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功能,增加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炎性标志物水平。因此,阿托伐他汀很可能成为治疗扩心所致非缺血性心衰的又一安全有效的药物,但上述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抗胃食管反流治疗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无明显嗳气、胃灼热、反酸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老年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抑酸组40例及常规治疗组38例,以上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祛痰、支气管扩张剂解痉平喘、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抑酸组加用静脉或口服的抑酸药物,维持1 w或以上,观察治疗第3天及第7天咳嗽咳痰气喘症状及肺部啰音体征情况,同时比较1 w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C-反应蛋白变化。结果治疗第3天和第7天,抑酸组咳嗽咳痰、气喘症状及肺部啰音体征均较常规治疗组好转。治疗第7天后,抑酸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及中性百分比恢复正常率、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老年尤其是高龄患者大部分并不具有胃灼热、反酸等典型反流症状,在排除哮喘、鼻后滴漏综合征等常见原因所致的咳嗽后,对AECOPD患者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可明显减轻咳嗽咳痰气喘症状,降低应激反应,提高治疗疗效,使病情尽早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9.
背景与目的:抑癌基因甲基化具有可逆性,相关药物可逆转甲基化使失活的基因重新表达。本研究观察去甲基化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活性及CHFR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5-Aza-dC和(或)TSA处理SGC-7901细胞,分为对照组、TSA组(250 nmol/L)、5-Aza-dC组(5μmol/L)及TSA(250 nmol/L)联合5-Aza-dC(5μmol/L)组等4个组,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并利用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方法检测CHFR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5-Aza-dC和TSA作用24、48、60和72 h后SGC-7901细胞活性均被抑制,且抑制率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两药联合作用更明显;SGC-7901细胞经5-Aza-dC单独或与TSA联合干预后,能提高CHFR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Aza-dC和(或)TSA均能抑制细胞活性,提高CHFR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两药联合的效果比单药明显增加,为临床胃癌患者的化疗方案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0.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联合拉帕替尼的辅助化疗治疗HER-2阳性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疗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2010年第2期)图书馆和CBM、CNKI、VIP、万方等数据库.收集HER-2阳性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联合拉帕替尼辅助化疗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a 10.0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研究,10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拉帕替尼联合辅助化疗与单纯辅助化疗相比,乳腺癌患者肿瘤的至疾病进展时间(TTP)显著性提高(HR=0.54,95%CI:0.44~0.66,P<0.001);肿瘤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延长(HR=0.51,95%CI:0.34~0.76,P=0.001);总有效率(ORR)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RR=1.69,95%CI:1.33~2.14,P<0.001);临床获益率(CBR)与单纯化疗组比较也较高(RR=1.63,95%CI:1.34~1.99,P<0.001).拉帕替尼联合辅助化疗与单纯辅助化疗组在腹泻(RR=2.07,95%CI:1.42~3.02,P<0.001)和皮疹(RR=2.31,95%CI:1.64~3.25,P=0.007)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辅助化疗相比较,联合拉帕替尼辅助化疗可以显著提高至TTP、PFS、ORR和CBR,同时也会显著的提高腹泻和皮疹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