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9年5月32例输尿管结石致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资料。50侧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URL),18侧输尿管上段结石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结果31例患者结石全部排净。发生术后大出血1例。无领近脏器损伤、黏膜撕脱、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结论钬激光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致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采取MPCNL治疗要慎重。  相似文献   
62.
郭莉霞  王远亮  肖旭  辛娟  向燕  王蓉 《中国药房》2005,16(6):414-416
目的 :比较不同给药方式的胂酸基乙酸 (ASAC)对H22 肝癌移植瘤在小鼠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2种给药方式 ,分别在小鼠右腋皮下接种肝癌H22 细胞后 ,随机将其分为5组 ,分别注射生理盐水、环磷酰胺及不同剂量的ASAC ,观察癌细胞株的成瘤率、受试物对H22 肝癌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对小鼠脏器的影响。结果 :与腹腔注射给药方式比较 ,静脉注射给予ASAC高、中、低剂量后均产生显著抑制肿瘤生长作用 ,其抑瘤率分别为46. 59 %、46 .31 %和32 .48 % ;2种给药方式的ASAC低剂量组小鼠脾重指数均有升高 ,但静脉注射给予ASAC高剂量组出现了小鼠中毒死亡。结论 :与腹腔注射给药方式比较 ,ASAC静脉注射给药方式的抑瘤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63.
目的比较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应用MPCNL和URL治疗的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74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方法的碎石时间、碎石率、清石率、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MPCNL组(n=38)的碎石率为100%(38/38),清石率术后3d、1月分别为94.7%(36/38)、100%(38/38),平均手术时间(30.6±10.8)min,术后平均住院(5.6±1.1)d,术后发热1例。URL组(n=36)的碎石率为86.1%(31/36),清石率术后3d、1月分别为66.7%(24/36)、83.3%(30/36),平均手术时间(51、7±11.6)min,术后平均住院(3.2±1.2)d,4例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后结石排尽,无严重并发症。MPCNL的碎石率和清石率优于URL(P〈0.05)。结论MPCNL和URL两种方法联合钬激光均可用于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  相似文献   
64.
目的 研究提取沙枣花(elaeagnus angustifolia blossoms,EAB )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并观察了沙枣花醇提物(the alcohol extracts of elaeagnus angustifolia blossoms,AE-EAB )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方法 以芦丁为对照品,NaNO2- Al(NO3)3-NaOH显色体系作为显色剂,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沙枣花总黄酮提取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20倍量70%乙醇回流3次,1 h/次.AE-EAB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结论 EAB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2B2C1D3.AE-EAB对氧自由基有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我院普外科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分别采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观察组)54例和传统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照组)51例,比较两组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P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脾脏切除前、后两组间门静脉自由静脉压(FPP)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断流后FPP均较断流前有所升高,对照组高于观察组;术后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检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观察组门静脉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门脉血流速度观察组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可显著降低门脉高压症术后PVT发生率,合理保留了机体的自发性分流,可改善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且手术简便易行,是外科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自行脱落单J管在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1月30例胆总管结石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后,于胆总管内放置自行脱落单J管,再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观察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3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胆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4 d恢复饮食,平均住院(9.3±1.8)d。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使用自行脱落J形管可为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提供安全保证,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沙枣花黄酮成分的含量测定及其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测定沙枣花(Elaeagnus angustifolia blossoms,EAB )中总黄酮和芦丁的含量,并初步探讨沙枣花醇提物(the alcohol extract of Elaeagnus angustifolia blossoms,AE-EAB ) 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参考<中国药典>通过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EAB中总黄酮和芦丁的含量,并通过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和肝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的活性及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研究不同剂量AE-EAB对小鼠CCl_4急性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 结果测得EAB中总黄酮的含量为27 mg/g,芦丁的含量为0.029 mg/g.与CCl_4诱导的肝损伤模型比较, AE-EAB给药组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明显降低(P<0.05),同时小鼠肝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下降(P<0.01),GSH含量有所升高(P<0.05), SOD活力明显增强(P<0.01).形态学观察, AE-EAB能明显减轻CCl_4对肝组织的损伤.结论 EAB 含有黄酮类化合物,AE-EAB对CCl_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8.
肖旭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4):112-112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镇痛疗效.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患者400例,随机分为A(观察组)、B(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PCEA和PCIA进行术后镇痛.结果:PCEA组镇痛效果明显高于PCIA组(P<0.01).结论:PCEA用药量少,镇痛效果好,剖宫产后宜选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同期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3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96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中65例双侧上尿路结石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应用同期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结果]59例一次取石成功,结石清除率为91.5%(54/59)。平均手术时间62.3min,术中血红蛋白平均下降2.1g/L,平均住院时间7d,术后发热8例,肾造瘘管疼痛需镇痛治疗4例。【结论】同期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0.
乙型肝炎组织精氨酸酶1的表达与其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锋  顾春燕  钱铮  肖旭  朱琳 《江苏医药》2013,39(1):68-70
目的 研究精氨酸酶1(Arg-1)在乙型肝炎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炎症和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HBsAg阳性肝穿刺及手术标本118例,按肝炎修正HAI记分法分为G0-G4级和S0-S4期,用Western blot检测Arg-1蛋白在G0,G4,S0,S4组中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rg-1在G0,G1,G2,G3,G4及S0,S1,S2,S3,S4各组中的表达.结果 Arg-1在G0、S0组高表达,在G4、S4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Arg-1弥漫表达于G0、S0组肝细胞胞浆和部分肝细胞胞核,门管区肝细胞表达更为明显;随着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增加,Arg-1表达强度逐渐降低,且表达强度与炎症和纤维化分级呈负相关(P<0.01).结论 Arg-1与乙型肝炎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乙型肝炎组织学分级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