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2篇 |
内科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0篇 |
综合类 | 49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12篇 |
中国医学 | 20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2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药物失效型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磺脲类药物失效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常规组采用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治疗,研究组采用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空腹胰岛素、血糖达标时间、单日胰岛素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及空腹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水平均低于常规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常规组,单日胰岛素用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钉固定术后1年的病死率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采用MDT模式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的15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41例, 女117例;平均年龄为82.5岁(65~95岁);骨折改良Evans分型:Ⅰ型15例, Ⅱ型16例, Ⅲ型35例, Ⅳ型81例, Ⅴ型11例。统计患者术后1年病死率, 对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骨折改良Evans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和合并内科疾病, 以及术前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和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等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 再将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确定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1年内共有13例患者死亡, 病死率为8.2%(13/15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骨折改良Evans分型、CCI、术前H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目的:探讨有生育要求的Ⅲ型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阴式及腹腔镜病灶切除修补术(focal excision repair,FER)手术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有生育要求的Ⅲ型CSP并行非介入辅助下阴式FER 55例及腹...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分析改良前盆底重建术在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行盆底重建术的141例患者,根据采用的术式分为观察组(改良前盆底重建术,n=78)与对照组(经典前盆底重建术,n=63)。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POP-Q)评分、术后客观治愈率、复发情况及手术前后盆底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POP-Q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客观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0%vs.81.0%,P<0.05)。随访1年,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2例复发。术后1个月,两组盆底功能障碍问卷简表20(PFDI-20)、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问卷简表(PFIQ-7)及盆底器官脱垂与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分均与术前有明显差异(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患者全身状况改善问卷(PGI-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前盆底重建术能有...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评价参芪通络活血汤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治疗效果及对胱抑素C、α1-微球蛋白含量的影响研究。方法:以2017年5月~2020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10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参照组54例患者均实施常规疗法治疗,包括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控制血压、降低血脂,控制感染等。在此基础上,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剂量1mg/kg, 1次/d。观察组54例患者常规治疗同时加用参芪通络活血汤口服治疗。全部患者均不间断实施8周治疗。对比其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24hUpro、Scr、BUN等相关肾功能指标和尿红细胞个数、血清Cys-C、α1-MG含量。结果:临床疗效方面,参照组较观察组低(P<0.05);中医症候积分方面,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水肿纳呆、怠倦乏力、腰膝酸痛、肢体困重和夜尿频多均降低,且下降幅度方面观察组更高(P<0.05);相关肾功能指标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24hUpro、Scr、BUN和尿红细胞个数较治疗前下降,且下降幅度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ys-C、α1-MG含量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胸主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联合高能量饲料和维生素D3并尼古丁制备糖尿病血管钙化大鼠模型(DM+VDN组),并随机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RSG)治疗组和格列本脲(GLB)治疗组。检测大鼠一般代谢指标、血清糖基化终末产物(AGE)、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胸主动脉钙含量及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蛋白表达。结果 RSG治疗组和GLB治疗组血清AGE、MDA及SOD水平低于模型组,且RSG效果优于GLB(P0.05); RSG治疗组胸主动脉RAGE表达水平以及钙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和GLB治疗组(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能通过降低AGE水平,下调RAGE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延缓血管钙化进展。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低骨密度(包括骨质疏松与骨量减少)与非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156例因胸痛入院的非糖尿病患者,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和常规检验指标结果,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心病,按照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进行分组:无冠状动脉病变组(非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64排螺旋CT扫描机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按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分组:无钙化组(10分)、轻度钙化组(10~100分),中度钙化组(100~400分)、重度钙化组(400分)。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水平,根据检查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比较三组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差异。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钙化程度的加重,低骨密度发病率呈升高趋势。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钙化程度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低骨密度可能是血糖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及钙化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从专属性、线性、重复性、稳定性、精密度、回收率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赖氨葡锌颗粒中盐酸赖氨酸含量测定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