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2篇 |
内科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0篇 |
综合类 | 49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12篇 |
中国医学 | 20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2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比较清醒俯卧位(APP)联合标准护理与标准护理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1年2月至2021年8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31例, 女53例;年龄67~96岁[(82.3±6.3)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45例, 股骨转子间骨折39例。手术方式:闭合复位内固定术39例,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5例, 全髋关节置换术10例。42例术后仅接受标准化护理(标准护理组), 42例术后接受标准化护理和APP干预(APP联合标准护理组)。比较两组术后30 d内PPCs(包括肺炎、呼吸衰竭、胸腔积液、肺不张和肺水肿)发生率、术后第4天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术后第4天与急诊就诊时PaO2的差值、术后第4天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APP相关不良事件数目。结果患者均获随访30~90 d[(86.1±16.5)d]。APP联合标准护理组术后30 d内PPCs发生率为16.7%(7/42), Ⅰ型呼吸衰竭发生率为4.8%(2/4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固本通络电针法联合八脉交会穴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SOD、MDA和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八脉交会穴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固本通络电针法治疗,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VAS评分、TC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及SOD、MDA和hs-CRP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和TC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0.05);两组患者MCV和SSCV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较多(P<0.05);两组患者MDA、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大(P<0.05)。结论:采用固本通络电针法联合八脉交会穴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改善SOD、MDA和hs-CRP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乌头汤联合双醋瑞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KOA寒湿痹阻证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双醋瑞因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乌头汤治疗。8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WOMAC)指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1%(20/37),治疗组为86.5%(32/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WOMAC指数及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1%(4/37),治疗组为8.11%(3/3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头汤联合双醋瑞因可明显改善KOA寒湿痹阻证患者膝关节疼痛、晨僵及功能活动,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近廿年来,由于在确定活体组织及细胞的分子结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因之得以从亚细胞结构和分子水平来阐述麻醉作用机理。目前虽有很多环节尚不完全清楚,但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看,一些根本问题已基本明确。临床及动物实验证明,能够引起全身麻醉的化合物多达百种,而且这些药物之间并没有共同的化学结构和化学活性,如各种惰性气体、脂肪族化合物、脂环族化合物、芳香族化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探讨自拟红藤汤联合针灸对慢性盆腔炎(CPID)患者疗效及血清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5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CPID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红藤汤保留灌肠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炎症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参数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93.02%)明显优于对照组(74.42%)(P<0.05);治疗前两组下腹部疼痛、白带异常、腰骶疼痛各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的下腹部疼痛、白带异常、腰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IL-4、TGF-β1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IL-4、TGF-β1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以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对认知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以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4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尤瑞克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定向力、选项、抽象能力、视空间功能、命名、注意力、语言评分分别为(4.94±0.48)、(5.04±0.47)、(1.90±0.48)、(4.67±1.05)、(2.76±0.76)、(5.13±0.95)、(2.66±0.86)分,高于对照组的(3.51±0.32)、(3.89±0.28)、(0.95±0.28)、(3.42±0.48)、(1.90±0.47)、(4.27±0.66)、(1.93±0.47)分(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高脂血症大鼠心肌脂联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阐述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药心肌保护的新机制。方法28只WKY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高脂饲料组和罗格列酮(4mg·kg-1.d-1)组。24wk处死动物,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测定心肌肥厚指数和平均心肌细胞直径,ELISA、RT-PCR和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脂联素及脂联素受体1和2(AdipoR1和AdipoR2)的表达。结果罗格列酮显著抑制高脂饮食引起的血脂升高和体重增加、抑制细胞内脂质沉积及心肌细胞肥大、增加心肌组织局部脂联素水平及其受体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论罗格列酮通过改善脂质代谢、增加心肌局部脂联素水平及其AdipoR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拮抗高脂血症所致心肌损害,从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