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我们为了给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建立条件,进行了脑神经细胞的体外培养工作。从建立实验已经过二年多的时间,主要培养鸡胚脑细胞,共间也培养了大鼠胚胎脑细胞,两种脑细胞的培养方法是一样的,结果也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有潜在氧饱和减少危险的患者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时,一种安全有效的镇静方法.方法将受检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为分步给药法,对照组为常规给药法,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异丙酚用量,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进镜时的镇静程度、咽部反射、术后患者的满意度,评价2组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异丙酚用量少(p<0.01),对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较常规给药法小(p<0.01).观察组的患者镇静深度较常规给药法的镇静深度浅(p<0.05),术后患者的满意度与常规给药法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有潜在氧饱和减少危险的患者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时,用分步给药法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镇静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分步给药镇静法在老年人胃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及镇静、镇痛效果. 方法 将128例老年患者分为序贯给药组和分步给药组,分别采用序贯给药法和分步给药法,对两组患者实施胃镜检查前镇静;记录镇静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脉搏氧饱和度(SpOz)、镇静深度、清醒时间、异丙酚用量、心电图、进镜时咽部不适程度和术后对胃镜检查不适的遗忘程度,评价分步给药法在老年人胃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及镇静、镇痛效果. 结果 用药前后,分步给药组MAP差值为(10.6±1.6)mm Hg,序贯给药组(12.4±2.1)mm H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步给药组镇静前后SpO2分别为(98.6±1.1)%和(98.8±1.5)%,无SpO2<90%者,序贯给药组为(98.8±1.2)%和(95.8±3.2)%.下降(3.0±1.1)%,SpO2<90%者有6例(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序贯给药组比较,分步给药组镇静深度浅、清醒时间短、异丙酚用量少(P<0.01),两组检查前、后心电图ST.T均无明显变化;分步给药组进镜时咽部的不适程度评分高于序贯给药组(P<0.01);而两组对胃镜检查不适的遗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分步给药镇静法是适合老年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安全而有效的镇静、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寻在结直肠癌并完全梗阻患者中以食管小球囊或乳头括约肌切开刀辅助置入结直肠支架的方 法,以提高置入的成功率。方法:对49例结直肠癌并完全梗阻或结直肠癌处于成角明显部位的患者,以食管小球囊 或乳头括约肌切开刀辅助导丝,采用导丝球囊递进的方法,将导丝逐步越过肿块间隙并置于对侧肠腔,以X射线确认 导丝置入病变口对侧肠腔后,置入金属裸支架。结果:49例采用常规方法无法通过导丝的患者均成功插入导丝,顺 利置入支架。结论:对于肿块完全堵塞肠腔或成角明显部位的结直肠癌性梗阻,使用能通过导丝的食管小球囊或乳 头括约肌切开刀辅助,可使导丝插入更为容易,提高支架置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许多电生理学工作者用培养的神经细胞研究神经元及突触生理学。这些实验要求神经细胞体外生长良好,发育成熟,接近在体的神经元。选用培养成熟的神经元是实验成败的关键。静息膜电位(膜电位)是神经元发育程度的重要标志。从膜电位水平判断细胞发育状况是保证实验质量的重要条件。现有的电生理实验,没有明确地规定膜电位水平,多数实验中培养神经元的膜电位为-40m.v.——80m.v.,个别实验的神经细膜电位仅有—7.9±22.17m.v.,有些作者选用膜电位为>—40m.v.的神经元做实验对象。损伤的细胞膜电位低于—40m.v.;没有损伤的神经元膜电位超过—40m.v.,是选用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17.
目前绝大多数患者对接受胃镜检查有一种恐惧心理,以致增加了检查进行的难度.主要是因为:其一,许多患者缺少胃镜检查的基本常识,担心内镜通过咽喉部时会无法呼吸;其二,担心内镜通过咽喉部时会剧烈呕吐,以致无法完成检查.  相似文献   
18.
人参皂甙对培养脑神经细胞胆碱酯酶活性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细胞培养的第3天或第5天给人参皂甙(87μg/ml)可使培养第10天的神经细胞的胆碱酯酶活性显著增强和高峰提前;但培养到第14天时,培养第3天给人参皂甙比培养第5天给人参皂甙的神经细胞胆碱酯酶活性强约2.5倍.培养第3天给人参皂甙比培养第5天给人参皂甙对神经细胞胆碱酯酶活性的增强作用更好.细胞分裂抑制剂氨甲基喋呤能显著地减弱培养神经细胞胆碱酯酶活性,而人参皂甙能减轻氨甲基喋呤对培养神经细胞胆碱酯酶活性的减弱.初步认为,人参皂甙促进培养神经细胞胆碱酯酶活性的增强是因为它促进了神经细胞的分化成熟、分裂增殖和存活.  相似文献   
19.
镇静性上消化道内镜术在鼾症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鼾症患者接受镇静性上消化道内镜术时的不同给药方法,使该技术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更安全、有效。 方法:将ASA I-II 级拟接受镇静性上消化道内镜术的患者1 117例分成A组、B组、C组,每组分别施以不同的方法,观察各组异丙酚用量,术中反应,术前、术中、术后SPO2变化,严重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由操作者评估每组的镇静质量。 结果:A组术中一过性SPO2下降率(50.4%)明显高于B组(3.1%)及C组(18.5%)。异丙酚用量A组、B组、C组分别为(108.5±18.02),(57.50±7.50),(79.8±10.02) mg,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呼吸抑制发生率A组(1.2%)明显高于B组(0%)及C(0%)组。镇静质量A组、C组满意率均为100%,B组满意率为74%,与A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给鼾症患者实施镇静性上消化道内镜术时,采取异丙酚分步静脉给药法或异丙酚一次性缓慢静脉给药法均能有效减少鼾症患者接受镇静性上消化道内镜术时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且患者对检查过程无记忆,均不失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异丙酚的不同用法在镇静性上消化道内镜术中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异丙酚的不同用法对镇静性上消化道内镜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400例行镇静性上消化道内镜术的患者按来院检查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成A,B,C,D共4组(均n=100),观察咪唑安定与异丙酚注药之间的不同间隔时间(A和D组为30 s~1 min,B和C组为3~5 min)及异丙酚的不同注药速度(A和B组为16~25 mg/10 s,C和D组为6~7 mg/10 s)对异丙酚用量及清醒时间的影响.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应用咪唑安定后再用异丙酚的间隔时间较长者,异丙酚用量较小;异丙酚推注速度较慢者,用量亦可减少,A,B,C,D组异丙酚用量分别为(111.90±22.43),(102.20±15.99),(73.05±13.08)和(80.90±17.36)mg,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用量较小组(C,D组)受检者清醒时间亦相对缩短,A和B组的清醒时间分别为(14±5),(13±3)min,C和D组分别为(9±1),(10±2)min,A,B组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在一定范围内严格控制异丙酚的注药速度及咪唑安定与异丙酚的给药间隔时间,可相应减少异丙酚的用量,缩短清醒时间,从而使镇静性上消化道内镜术的应用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