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7篇 |
内科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17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综合类 | 6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7篇 |
中国医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itis, HCP)是以颅内硬脑膜肥厚为特征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性疾病,临床上罕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应予重视.现报道1例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针对不同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不同的非手术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针对急性期或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选用周期性静态牵引、无热量或微热量超短波电疗法、电脑中频疗法及腰围保护等方法治疗,针对亚急性期的患者选用静态牵引、温热量超短波电疗法、电脑中频、姿势治疗及医疗体操等方法治疗。结果:20例急性期或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非手术疗法治疗两个疗程优良率为88.7%;25例亚急性或慢性期的患者非手术治疗两个疗程优良率为84.7%。结论:针对不同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不同的非手术方法有机配合可以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伴高血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上发病3天内入院的伴有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65例,不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患者4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采集空腹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MMP-9水平。结果伴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316.18±52.26ng/ml)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均P〈0.01),不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脑梗死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287.65±48.83ng/ml)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病组(206.82±44.22ng/ml)和健康对照组(112.16±36.28ng/ml)(均P〈0.01)。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及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均有明显增高,血清MMP-9的活性增强可能是高血压导致脑梗死发生的机制之一,血清MMP-9可能在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及继发的病理损害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血清MMP-9可以作为高血压病患者脑梗死前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发病6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行颅脑CT灌注成像检查,观察静脉应用尿激酶溶栓前后病变区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的变化,于溶栓前、后进行NIHSS评分.结果 急性脑梗死发病6h内CT灌注成像均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于的脑灌注异常区,表现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降低,平均通过时间(MTT)延迟,表明存在缺血半暗带.溶栓后大部分患者脑灌注情况明显改善,梗死核心区rCBF,rCBV与溶栓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缺血半暗带区rCBF显著增加(P<0.01),rMTT减小(P<0.01).溶栓后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行CT灌注成像能显示缺血半暗带,溶栓后缺血半暗带区脑灌注异常明显改善,对静脉溶栓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运动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处理,并配合运动疗法,综合组另外给予高压氧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根据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判定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均P〈0.01),但综合组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综合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运动疗法能够明显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6.
自制留置导尿生理性自动计量排放器的临床应用解放军251医院(张家口075000)郑丽玲毛新芳徐玉梅耿建红李慧颖为使膀胱在失去大脑、脊髓及神经支配不能自主的病人,大手术病人术中、术后以及危急病人的救治监护等需行留置导尿者,仍能使膀胱象在生理情况下贮存和... 相似文献
27.
耳穴压豆按摩辅助治疗颈椎病山西医科大学(030001)张守升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耿建红关键词颈椎病牵引耳穴压豆按摩颈椎病是指因颈神经根、椎动脉、颈髓及交感神经受到直接或间接刺激和压迫而出现一系列复杂症状的综合征。多年来针对此病的不同类型临床上常首... 相似文献
28.
脉搏氧饱和度监测,现广泛应用于手术中患者,配合麻醉师对手术患者循环系统的监护,解决了术中许多问题。自1995年以来我院将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应用于血管移植、再植吻合术后患者末梢血液循环的监护,提示血管危象的发生,为临床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发病前抗血小板治疗(APT)对觉醒型脑卒中(WU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2022年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WUS患者107例,根据既往是否长期(1个月以上)规律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将患者分为APT组32例和非APT组75例。入院后两组患者采用注射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前、溶栓后24 h、出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状况,治疗后90 d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两组患者预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溶栓后24 h、出院时APT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非APT组(P<0.05)。治疗后90 d,APT组临床疗效优于非APT组,APT组预后良好率高于非APT组(P<0.05)。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颅内出血(ICH)发生率、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病前APT可改善WU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且未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局部注射治疗对成年偏侧面肌痉挛(HFS)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给予108例HFS患者BTXA痉挛部位肌内注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应用Cohen分级标准进行痉挛程度及疗效评价,应用生存质量量表(QOL-BREF)、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Cohen分级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90.1%、100%及83.3%、96.3%。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QOL-BREF生理、心理、社会关系领域的评分较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S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42.6%有抑郁情绪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降至13.9%、15.7%;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S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57.4%有焦虑情绪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降至20.4%、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治疗HFS安全有效,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情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