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9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构建携带小鼠IDO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以期进一步进行研究其免疫学效应.方法 酶切含有小鼠全长IDOcDNA的PCOUS-2质粒,亚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上,在BJ5183细菌中和AdEasy-1进行同源重组,筛选阳性克隆,酶切、测序鉴定正确后,脂质体法转染AD-293细胞进行包装,扩增,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病毒并检测其滴度.RT-PCR和荧光显微镜鉴定和检测重组腺病毒转染AD-293细胞后IDO的表达,同时进行野生型腺病毒的检测.结果 经酶切及测序证实IDO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RT-PCR检测到转染后AD-293细胞内IDO的表达,且无野生型腺病毒的产生.结论 成功构建了含小鼠IDO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探讨IDO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2.
51岁女性患者,双手背结节逐渐增多伴压痛10年,否认关节痛病史。系统检查无异常。皮损组织病理学示真皮及皮下组织内组织细胞形成的栅栏状肉芽肿,中央可见胶原纤维变性。辅助检查:类风湿因子(RF)及抗溶血性链球菌O (ASO)阴性,血尿酸值正常,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阴性,胸部X线片示双肺纹理增多,自身抗体谱阴性。结合临床诊断:结节型环状肉芽肿。给予沙利度胺口服及皮损内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后皮损大部分消退。  相似文献   
33.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发热和皮疹的传染性疾病,多见于儿童,少数可发生于成人.成人水痘往往比儿童水痘症状重,更容易出现并发症,本文将对我院收治的2例成人重症水痘合并多器官衰竭进行报道并对相关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34.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并纯化重组天疱疮抗原桥粒芯糖蛋白3(Dsg3)的胞外结构域EC1-2片段及其与假单胞菌外毒素PE40的嵌合毒素Dsg3EC1-2PE40。方法:在大肠杆菌中对目的蛋白进行诱导表达,并用金属鏊合亲和层析法进行分离纯化,经Western Blot试验鉴定。结果:所得重组蛋白可以和寻常型天疱疮抗体IgG发生特异性结合,而与正常人IgG不发生反应,其纯化后纯度分别达85%及80%。结论:Dsg3EC1-2片段及其嵌合毒素Dsg3EC1-2PE40在原核细胞中得到成功表达,为天疱疮的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5.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进程的加快、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艾滋病发病率持续上升以及其他造成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的因素增多,带状疱疹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本病呈自限性,极少危及生命,但部分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并发后遗神经痛,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早期的不规范治疗是造成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6.
八年制医学教育是目前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皮肤科见习是从皮肤科医学理论学习过渡到临床实践的桥梁。在皮肤病学临床见习阶段,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全面的临床思维、循证医学思维及科研思维能力,提高临床见习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7.
患者男,29岁,主诉双上睑下垂、黄斑伴口唇肿胀10年,于2010年5月13日至我科就诊。患者出生后双眼睑及口唇正常。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上睑反复水肿,开始时每次发作约2~3d后消退,曾多次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为过敏,给予抗组胺药口服治疗,眼睑水肿仍反复发作。约半年后水肿不能自行消退,双上睑皮肤逐渐变薄,上睑下垂,睑内侧出现界限清楚的黄色斑块,同时口唇轻度肿胀,  相似文献   
38.
患者男,19岁.因躯干、颈部出现褐色丘疹、斑片7年余,无自觉症状,于2007年6月20日至我科就诊.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胸、背部出现褐色斑片、丘疹,无自觉症状,未求治.其后皮损渐增多,逐渐蔓延至上腹部、颈部、双上肢屈侧并融合成大片网状斑,表面有细小脱屑,皮损夏重冬轻.患者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和甲状腺疾病史,家族成员中也无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39.
报告1例表皮松解性棘皮瘤.患者女,44岁.外阴丘疹缓慢增大伴瘙痒2个月余.系统检查无异常.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表皮局灶性颗粒变性.诊断为表皮松解性棘皮瘤.手术切除皮损.  相似文献   
40.
<正>临床资料患儿,男,8岁。主因腹部皮肤萎缩变薄,逐渐加重3年余,于2009年8月13日就诊于我科门诊。患儿5岁时,家长发现其腹部出现掌心大小的淡红色、界限清楚的萎缩斑,无痒痛,未予以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