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程薇  马保根  张茵  翟亚萍 《中国医药》2008,3(6):383-384
雷公藤红素又名南蛇藤醇,是从雷公藤根部分离到的三.萜类色素,近年来雷公藤红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备受关注,现就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对雷公藤红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李牧蔚  沈玉祥  袁建军  翟亚萍 《临床荟萃》2003,18(19):1081-1083
目的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TEE)检查风湿性房颤患者左心房 (leftatrium ,LA)血栓并探讨脂蛋白 (a) [lipoprotein ,Lp(a) ]在其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 TEE检查LA和左心耳 (leftatrialappendage ,LAA)有无血栓及血栓数目和大小 ,检测血清Lp(a)含量 ,同时还检测LAA射血分数 (LAA EF)、LAA最大排空速度 (LAA PEV)、LA自发超声对比现象 (LASEC)等指标 ,并对其结果进行对照性分析。结果 高Lp(a)组[Lp(a)≥ 30 0mg/L]血栓发现率 (39.5 %)明显较低Lp(a)组 [Lp(a) <30 0mg/L]血栓发现率 (14.1%)高 (P <0 .0 1)。高Lp(a)组和血栓组栓塞发生率 (18.4%,30 .8%)明显较低Lp(a)组和无血栓组 (3.8%,2 .2 %)高 (P <0 .0 1,P <0 .0 0 1) ;高Lp(a)组和血栓组LASEC(≥ 2级 )出现率 (71.7%,10 0 %)明显较低Lp(a)组和无血栓组 (37.2 %,41.5 %)高 (P <0 .0 1,P <0 .0 0 1) ;LASEC与Lp(a)呈正相关 (r =0 .312 ,P <0 .0 5 )。结论 风湿性房颤患者LA血栓发生率较高 ,其脑中风并发症亦高。高Lp(a)与血栓形成高度相关 ,是慢性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危险因子。③LASEC是血栓形成前及血栓形成的重要表现形式 ,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 ,与Lp(a)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3.
外周血干细胞(PBSC)因具有移植物植入速度快,无需全身麻醉,对供者创伤小等优势,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供者的年龄亦已放宽至80岁左右。近年出现的应用PBSC的治疗性血管生成新技术更进一步拓宽了PBSC的临床应用范围,此类患者多为年龄≥60岁的老年人。在<60岁的供者中,G-CSF动员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有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对于≥60岁的高龄供者,相关文献报道极少见。我们对28例年龄≥60岁的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病(PAOD)患者应用G-SCF动员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4.
我们测定了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sIL 6R)、血小板P 选择素以及D 二聚体浓度的改变 ,旨在探讨炎症反应在U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血小板活化、凝血系统激活的关系。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1.1 UA组 :2 2例UA患者均为住院病例 ,男 19例 ,女 3例 ,年龄 (5 5 4± 10 .0 )岁。按照 1979年WHO的心绞痛分型标准 ,其中初发劳累型心绞痛 8例 ,恶化劳累型心绞痛 7例 ,自发性心绞痛 7例 (2例为变异型心绞痛 )。全部患者均有反复的心绞痛发作 ,入院后给予内科强化治疗 (根…  相似文献   
65.
脂蛋白(a)在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多研究表明 ,高水平的脂蛋白 (a) [Lp(a) ]是冠心病形成的独立危险因子 ,但其在慢性心房颤动(房颤 )患者左心房 (LA)血栓形成中的作用目前研究较少。我们通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检查或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时进行探查以证实慢性房颤患者有无LA血栓 ,并检测其血清Lp(a)浓度 ,探讨Lp(a)在LA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为筛选评估房颤患者栓塞危险性的有效指标、合理应用抗凝剂、减少栓塞并发症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自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 5月共收集我院慢性房颤患者 98例 ,其中男 4 2例 ,女 5 6例 ,年龄 2 3~ 70岁 ,…  相似文献   
66.
目的:对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以探讨其对评估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9例房颤患者分为两组:血栓栓塞阳性组(30例)和血栓栓塞阴性组(39例);另选47例无房颤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为非房颤组。全部患者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其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其左室射血分数、P选择素、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D-二聚体水平;用发色底物法测定其AT一Ⅲ活性。其中48例房颤患者接受TEE检查,测定其LAA流速及LASEC,并根据是否发现左房和/或左心耳血栓分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血栓阳性组(12例)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血栓阴性组(36例)。对结果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房内径增大、左房自发超声对比现象≥2级、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和D—D浓度增高左房自发超声对比现象为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单个危险因素中,诊断房颤血栓栓塞的灵敏度较高的是左房内径,特异度较高的是D-二聚体。随着独立危险因素的增多,诊断血栓栓塞的特异度增高,但灵敏度下降。结论: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是LA内径增大、左房自发超声对比现象≥2级、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和D-二聚体浓度增高,且D-二聚体浓度增高的评估价值优于其他因素。结合多个危险因素。可提高诊断房颤血栓栓塞的特异性。更可靠地评估血栓栓塞危险性。  相似文献   
67.
持续性心房颤动 (房颤 )引起血栓前状态 ,促进血栓形成 ,导致栓塞并发症。服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 ,可以明显减少栓塞事件的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房颤患者血栓前状态的血液指标对评估血栓栓塞危险性以及评价华法林抗凝疗效的作用。1.资料与方法 :房颤患者 6 2例 ,男 2 8例 ,女 34例 ,平均年龄 (5 6 2± 10 8)岁。房颤病程≥ 6个月。排除血液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明显影响血液指标的疾病。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检查 :所用仪器为美国ATL公司Ultramark 9HDI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经食管探头频率为 5MHz。左心房 /左心耳血栓为团…  相似文献   
68.
保尔佳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汪新宇,孟现丽,翟亚萍(河南省人民医院内科450003)我们自1994年8月~1995年8月,应用保尔佳联合化疗药物治疗28例急性白血病,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所选28例均为住院...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心房纤颤 (AF)患者血液凝血系统分子标志物凝血酶 抗凝血酶Ⅲ (TAT)浓度变化及其对评价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价值。方法 :45例慢性房颤患者中 9例通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TEE)检出左房血栓或有栓塞病史 ,为血栓阳性组 ,余 3 6例房颤患者为阴性组 ,另选临床情况相似的 2 1例窦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各组均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 (ELISA)和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AT、D D浓度和AT Ⅲ活性 ,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F患者无论是否伴有血栓 ,其TAT及D D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窦律组(P <0 0 5 ) ,AT Ⅲ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窦律组 (P <0 0 5 )。血栓组患者TAT、D D水平较血栓阴性组明显升高(P均 <0 0 5 )。房颤患者TAT与D D水平呈正相关性 (rs=0 3 0 6,P <0 0 5 )。结论 :房颤患者可引起凝血系统的激活 ;检测房颤患者血浆中TAT可成为评估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的有价值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0.
为了解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谷胱苷肽、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与血清铜 /锌比值的关系 ,检测了 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谷胱苷肽、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血清铜和锌水平 ,并以 4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进行了研究。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急性白血病 30例均为我院初治患者 ,经临床、血像、骨髓像、组织化学、免疫分型确诊。男 18例 ,女 12例。年龄 9~ 6 4岁 ,中位年龄 32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19例 (M1 2例、M2 10例、M32例、M5 3例、M4EO2例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1例。其中 10例为难治性白血病。正常对照 40例 ,女 2 2例、男 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