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8篇 |
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6篇 |
内科学 | 109篇 |
综合类 | 1篇 |
预防医学 | 9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41.
目的对福州市2004年登革热疫情及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调查和分析福州市2004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用C6/36细胞分离患者血清标本中病毒,并用单克隆抗体鉴定型别;通过比对核苷酸序列,分析本次疫情可能的传染源.结果福州市2004年9月中旬起至10月底发生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所确认的93例病例消长情况基本与当地的蚊媒消长情况相一致.从病例的10份血清标本中分离出6株病毒,经单克隆抗体鉴定均为登革热病毒1型,病毒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比对证明同源性与柬埔寨分离株(DENV-1/KHM/2001;GenBank Accession No.L0904278)最为接近.结论福州市2004年登革热疫情为感染登革1型病毒所引起;疫情的发生主要为输入性病例流行引起. 相似文献
42.
目的:了解福州市病毒性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ARI)病原谱及其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福州市三家不同类型医院的ARI病例信息并采集呼吸道标本,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标本进行腺病毒(adenoviru... 相似文献
43.
翁育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6,22(8):F0002
秘鲁和玻利维亚儿童体内共生的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研究;预防人兽间流感病毒感染;从鼠到猴.荷兰发生牛痘病毒传播;人和马中的西尼罗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44.
目的建立RT-nested-PCR方法,用于检测可疑狂犬唾液中的狂犬病毒,为狂犬病的快速诊断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根据N基因的保守区序列设计2对引物,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RT-nested-PCR的方法,以扩增狂犬病毒的N基因,并用该方法检测可疑狂犬唾液中的狂犬病毒。结果该方法的最小RNA检出量可达11.2fg,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结论建立的RT-nested-PCR检测法,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结果可靠,操作便捷,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5.
46.
逆转录-套式PCR鉴定福建省登革Ⅰ型病毒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检测急性感染者血清中的登革病毒,并判定其型别。方法从血清中提取病毒RNA,使用通用引物和型特异性引物,用逆转录-套式PCR方法扩增登革病毒特异性核酸片段,电泳后观察判定型别。同时还将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用通用引物扩增5份标本,均出现511bp扩增带,在型特异性引物的扩增下均出现482bp的扩增带,初步判断为DVⅠ病毒。经测序分析进一步确定为DVⅠ病毒。结论运用此方法证实2004年福建省登革热流行系DVⅠ病毒引起。 相似文献
47.
目的建立甲型H1N1流感病毒鸡胚分离方法,了解病毒分离株特征,为疫苗制备和开展实验室常规监测等奠定基础。方法呼吸道标本接种鸡胚尿囊腔;血凝(HA)法测定收获的尿囊液中病毒滴度;逆转录PCR法检测病毒亚型特异性。使用甲醛灭活鸡胚分离物,灭活效果采用鸡胚接种法评价。血凝抑制(HI)实验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评价检测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应答情况。结果从13份患者的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12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多数病毒可在第二次传代鸡胚中分离到。病毒分离株的血凝滴度较低,为1∶1~16。阳性分离物再次接种鸡胚无法显著提高其HA效价。同鸡和人"O"型红血球比较,使用豚鼠红细胞可得到更高的血凝滴度。1‰甲醛可在24h内完全灭活病毒,但同时病毒的HA效价显著降低。病毒感染后,恢复期的HI滴度较急性期有2~16倍升高,HI抗体4倍增长需要约3w时间。结论鸡胚分离可应用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分离,病毒的HA滴度较低。尽管甲醛可迅速灭活病毒,但灭活后病毒抗原血凝效价难以维持。病毒感染后,特异性血凝抗体产生较慢,同时滴度较低。基层实验室采用豚鼠血球更适合于病毒的HA滴度测定。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自1998年报道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PMQR)qnrA以来,qnrB、qnrC、qnrD、qnrS、oqxAB、qepA和aac(6’)-Ib-cr等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被陆续报道,本文对中国分离的猪源大肠杆菌进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分析。方法 在1998—2007年间从中国分离到的198株猪源大肠杆菌中,运用PCR、接合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S1-PFGE和Southern blot等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和结论 2004年从辽宁省分离到的一株猪源大肠杆菌中含有qnrA1和aac(6')-Ib-cr基因,另有2005年从江苏省同一猪场分离到的三株细菌中含有qnrA3和aac(6')-Ib-cr基因。通过S1-PFGE和Southern blot证实qnrA和aac(6')-Ib-cr位于同一质粒上,其共同转移可使环丙沙星MIC值升高32~128倍,并且接合子表现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了解经过2008及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之后,福建省普通人群血清肠道病毒71型的抗体水平。方法 采集2010年福建省390名普通人群的血清标本,采用中和试验检测血清EV71中和抗体。结果 390名普通人群中和抗体阳性186人,阳性率47.69%。男女性别之间中和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均没有统计学差异(χ2=0.42,P=0.52>0.05;U=-0.24,P=0.81>0.05)。各个年龄组之间的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均有统计学差异(χ2=55.69,P=0.00<0.05;HC=50.36, P=0.00<0.05),抗体阳性率最低的为0~岁年龄组,为16.67%,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0~4岁年龄组的抗体阳性率为25.33%,5~年龄组的抗体阳性率为61.67%,两者之间的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均有统计学差异(χ2=48.85, P=0.00<0.05;U=-6.39,P=0.00<0.05)。结论 经过2008及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之后,福建省普通人群血清肠道病毒71型的抗体水平仍较低,特别是0~4岁年龄组的儿童。今后福建省仍会出现EV71作为主要病原体之一引起的手足口病疫情,易感人群仍为5岁组以下儿童,应继续加强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50.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危害人群健康,阻碍畜牧业的发展。据历史文献记载,自20世纪60代后,我省无布病病例报道。2003年7月25日发现1名布病疑似患者,对该病例进行了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对外来引进的羊群进行追踪调查。患者,男,38岁,居住在宁德市屏南县城。于2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