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7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睾酮是人体内重要的雄激素,其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蛋白质合成、性器管和第二性征的发育成熟,以及维持正常的性机能活动,故测定血浆睾酮含量对了解性征异常及性机能变化的病因有很大帮助。本文对86例(男40,女46)有性征异常或其他内分泌疾病患者进行血浆睾酮测定,现将结果作一报道。一、性早熟组:5例血浆睾酮均增高,达到正常成年男性水平。完全性性早熟症2例,均为男性,体检皆见阴茎和睾丸增大,阴茎根部有稀疏阴毛。不完全性性早熟症(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3例。二、性发育低下症:12例男性患者,血浆睾酮皆低于  相似文献   
62.
特发性水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发性水肿好发于生育年龄的妇女,男性偶见。若与肥胖同时存在又称水潴留性肥胖。因常在经前期加重,所以又称周期性水肿。这是除心、肝、肾疾患和营养不良等原因外的一种水盐代谢紊乱的综合征。本文就其病因及临床诊断、治疗等问题作一介绍。病因和发病机理一、病因(一)神经精神因素:特发性水肿多见于情感不稳定的妇女,常伴有一般神经、精神症状。现已知精神因素确可影响某些内分泌功能,例如情绪紧张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加。有些患者往  相似文献   
63.
库欣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原因造成的精皮质激素过度分泌,导致人体多系统功能异常及代谢紊乱的综合征。本文就1977年1月~1995年6月18岁以下24例青少年型库欣综合征患者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至一册资料18岁以下库欣综合征患者24例。男8例,女16例。发病年龄7~18岁,平均147岁。1.2病因诊断检测8:00~16:00~24:00血浆皮质醇水平;24h尿游离皮质醇;尿17羟类固醇;地塞米松大、小剂量抑制试验;腹膜后充气造影,“‘互胆固醇扫描,B超及CT影象定位诊断。1.3治疗方法手术、放疗及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法。2结果…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不同检查方法对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6 2例临床确诊特醛症患者中 ,11例行体位激发试验、2 6例行赛庚啶试验、11例行肾上腺静脉插管检查 ,6 2例行肾上腺B超及CT检查。结果 :① 6 2例特醛症患者中 98.39% (6 1/ 6 2 )有高血压 ,6 1.2 9% (38/ 6 2 )有低血钾 ,血醛固酮升高者为 85 .4 8% (5 3/ 6 2 ) ,尿醛固酮升高者为 6 1.2 9% (38/ 6 2 ) ;②特醛症患者肾上腺B超检查诊断符合率为 72 .5 8% (4 5 / 6 5 ) ,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37.10 % (2 3/ 6 2 ) ;③ 11例特醛症患者行血醛固酮动态试验 ,所有患者激发后血醛固酮较基础值均升高 ,有 8例升幅>30 % ,诊断符合率为 72 .73% (8/ 11) ;④ 2 6例特醛症患者行赛庚啶试验 ,服药后降幅 >30 %者占 6 9.2 3% (18/2 6 ) ;⑤ 11例特醛症患者行肾上腺静脉插管检查 ,所有患者分泌较高侧与对侧血醛固酮比值均 <2 .0 ,诊断符合率为10 0 % (11/ 11)。结论 :基本上所有患者都表现为高血压 ,但低血钾仅在部分患者中出现。动态试验在原醛症的分型诊断中可作为参考 ,但不宜作为鉴别腺瘤或特醛症的主要标准。影像学未能发现明显占位性病变者可进行肾上腺静脉插管检查 ,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5.
内镜超声在胰腺内分泌肿瘤——胰岛素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与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比较,评价内镜超声在胰腺内分泌肿瘤-胰岛瘤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6例临床疑为胰岛素瘤的患者术前行内镜超声,腹部超声以及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同时与手术中的发发现及手术后的病理结果相对比。结论EUD对胰腺占位病灶的术前定位诊断优于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是一种临床可行且较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6.
应用特异性较高的胰升糖素放免测定法,研究了正常人及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A细胞功能。正常人空腹血胰升糖素的平均值为132.8±65.0pg/ml。119例NIDDM患者空腹血胰升糖素平均值为192.9±129.6pg/ml。NIDDM患者不论是否采用胰岛素治疗,其血胰升糖素皆明显升高,提示胰岛A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降低。 7例男性正常人在静脉注射胰岛素(0.1U/kg)后,血胰升糖素平均增加114pg/ml,于30~60分钟达高峰。6例男性糖尿病患者中3例呈现反常的血胰升糖素反应降低,提示葡萄糖的平衡调节缺陷,并认为NIDDM患者的A细胞有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67.
20例原醛者血浆ANP明显高于正常(1029±79.03vs339.4±34.2pg/ml)。血浆ANP与血浆醛固酮呈正相关;与收缩压及舒张压皆呈显著正相关。在手术切除醛固酮瘤后,血浆ANP降至正常范围,与血压的下降相一致,提示ANP的增高是原醛症中继发性反应,且与原醛的严重程度有关。尿钠测定显示,原醛中“脱逸”现象常见,并观察到尿钠的排量与血醛固酮和尿醛固酮呈显著负相关,同时又与ANP/血(尿)醛固酮比值相关,提示尿钠可能受醛固酮和ANP的双重影响,原醛症中“脱逸”现象与继发性升高的ANP有关,此代偿性反应对避免浮肿、心衰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Galectin-3蛋白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Galectin3蛋白的表达,发现甲状腺癌组织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组织的表达率,提示Galectin3蛋白是甲状腺癌,尤其是滤泡上皮起源的甲状腺癌的良好的肿瘤指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常见症状是肢体麻木与自发神经痛。治疗这些症状除血糖控制外,现有药物疗效都不太满意。神经妥乐平~(R)(Neurotropin~(R))是日本脏器制药株式会社生产的药物,多年来用于颈腰椎疾病所致的颈肩腕痛、腰痛及坐骨神经痛,1999年获得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适应症,在治疗神经痛方面有良好的疗效。在日本于八十年代后期就发现神经妥乐平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神经痛和麻木有一定的疗效。本文以安慰剂为对照,观察神经妥乐平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相似文献   
70.
目的评价盐酸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用磺酰脲类和双胍类药物时的降血糖作用,观察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和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对283例应用磺脲类和双胍类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7mmol/L≤空腹血糖<13.0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入吡格列酮30mg组与安慰剂组治疗随访6次共12周.结果于12周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较基线值分别平均下降了1.1和0.4mmol/L(p<0.001);餐后血糖分别下降了1.5mmol/L和0.3 mml/L,p<0.001;HbAlc分别下降了0.7%和0.4%(p<0.01).试验组空腹胰岛素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其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均分别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试验组HOMA-IR降低(p<0.01).结论12周的临床观察显示,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和口服降糖药(磺脲类和双胍类)治疗控制不佳者联合应用吡格列酮(30mg/日),代谢控制可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安全性和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