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云南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亚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云南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亚型的地理及人群分布.方法 采集云南省2001-2006年1319名HIV-1感染者血液标本,分离血清后提取病毒RNA,用巢式PCR方法对gag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基因序列测定,测序结果用进化树分析方法进行亚型分析.结果 成功获得了644名HIV感染者的基因序列,发现云南存在7种HIV-1亚型的流行,包括CRF08_BC、CRF07_BC、CRF07/08_BC,CRF01_AE、C、B'及URFB/C.C/CRF07_BC/CRF08_BC在各地均存在,而CRF01_AE主要存在于与缅甸接壤的德宏、保山、西双版纳和普洱.此外,还发现在感染C/CRF07_BC/CRF08_BC的人群中,61.6%(270/438)为注射吸毒感染,而感染CRF01_AE的人群中,注射吸毒传播仅占8.5%(15/177).结论 云南省存在7种HIV-1亚型流行,亚型分布与传播途径相关,并存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82.
目的了解云南省2009年性病流行情况,为性病防治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上报的性病数据,对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等性病疫情进行分析,并与2008年进行比较。结果2009年全省通过网络直报共报告性病9573例。其中男性报告病例数为4838例,女性报告病例数为4735,男女性别比为1.02:1,发病率为21.07/10万。梅毒发病率为10.76/10万,淋病发病率为4.28/10万。2008年全省报告性病病例8355例,发病率为18.39/10万。梅毒发病率为7.84/10万,淋病发病率为5.50/10万。结论2009年全省报告病例数较2008年增加了14.58%,推测与我省加大梅毒检测力度及规范性病疫情报告有关,需要进一步加强性病防治及疫情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83.
摘要:目的 了解云南省边境居民艾滋病知识、危险行为水平。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每个县选取1~2个乡镇开展入户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共调查20 488名边民,调查对象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2.5%。最近1年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3.8%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最近1次有17.0%使用;最近1年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时13.2%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最近1次有41.1%使用;与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30.4%坚持使用安全套,最近1次有56.5%使用;与同性发生性行为时20.0%每次都用安全套,最近1次有75.0%使用。不同性别、年龄段、婚姻状况、民族及文化程度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最近1年发生临时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云南省边民艾滋病知晓程度不高,高危行为普遍存在,建议将边境地区居民的干预纳入到艾滋病防治工作中。  相似文献   
84.
目的 了解静脉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及其危险行为;探索在中国开展行为监测的可行性和标准操作程序。方法 采用双阶段概率抽样对静脉吸毒人群开展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 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较低;9%的静脉吸毒者最近一次吸毒时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最近1个月从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的比例为57%,36%的静脉吸毒者在过去1年内与非固定性伴有性行为,8%的男性静脉吸毒者有嫖娼行为,21%的女性静脉吸毒者有卖淫行为。结论 1)静脉吸毒人群中的艾滋病感染的危险行为水平较高,是我省艾滋病持续蔓延的重要促进因素;2)建议加强对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和干预力度;3)行为监测在云南的开展是可行的,所获得的行为学信息是我省艾滋病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5.
目的 了解2016-2019年云南省男男性行为者(MSM)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现况,分析有关影响因素.方法 每年4-7月通过滚雪球、网络招募等方法对各地MSM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2016-2019年MSM的HIV感染率分别为7.7%(215/2 785)、7.5%(212/2 822)、7.3%(197/2 7...  相似文献   
86.
目的 通过古籍、综述文献研读对炆制、糠制、泔制、血制、煨制历史沿革进行简述启发现代研究,通过CiteSpace分析5种炮制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 对古籍中各法的相关记载进行汇总梳理,同时从中国知网数据库导出主题为炆制、糠制、泔制、血制、煨制的中文文献,对各法历史沿革进行探讨,并使用CiteSpace、Excel软件分别对中文文献的发文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炮炙大法》等18部古籍及29篇综述对各法历史沿革进行了简述,同时CiteSpace共纳入相关文献167篇,其中炆制24篇、糠制15篇、泔制26篇、煨制78篇、血制24篇。各法的研究总体呈现增长趋势,相关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且具有地域特色。各法词频较高的关键词指向的研究方向为炮制机制、工艺优化两大领域。结论 各法以古法为根本,以江西本土优势为出发点,以各高校研究为推进点,与企业、医院的跨地域、跨领域的合作研究模式推动着各法系统化、智能化研究的进程,为各法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7.
目的 了解2010-2020云南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梅毒和HCV的感染状况,为艾滋病防控策略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每年1-6月通过连续抽样的方法,对监测当年首次主动进入性病门诊哨点且以性病诊疗为目的男性就诊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2010-2020年共完成调查61 057例,HIV阳性率为0.81%,介于0.56%~1.62%之间,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趋势2=0.737,P=0.391);梅毒阳性率为4.10%,介于3.30%~6.45%之间,呈下降趋势(χ趋势2=13.731,P<0.001);HIV阳性合并梅毒阳性的比例为0.14%,介于0.06%~0.23%之间,呈上升趋势(χ趋势2=7.425,P=0.006);HCV阳性率为0.66%,介于0.37%~1.56%之间,呈下降趋势(χ趋势2=19.90,P<0.001)。最近3个月发生过商业性行为、临时性行为发生者HIV感染率为1...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前MRI特征对保乳术中肿瘤切缘阳性的预测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9月-2019年6月有完整术前MRI资料且首次手术为保乳术的176例浸润性乳腺癌进行研究,根据术中病理的切缘情况分为切缘阳性组(56例)和切缘阴性组(120例).分析每个病例的术前MRI图像,提取包括乳腺纤维腺体类型,同侧和...  相似文献   
89.
目的了解云南省边境县(市、区)出境务工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高危行为及HIV感染状况,为制定出境务工人员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云南省边境地区的返乡出境务工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调查对象8 867例,HIV感染率为0.2%。与配偶或固定性伴、临时性伴和商业性伴最近1次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比例(X^2=664.85,P〈0.001)和最近1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X^2=1 044.4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出境务工时间和有无临时/商业性伴为HIV感染危险因素,最近1次安全套使用率为HIV感染保护因素。结论应重点加强云南省尤其是边境地区出境务工人群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探索科学长效的艾滋病综合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90.
少数民族地区常位于边远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人群居住分散,文化程度不高,生殖卫生知识宣传不够,导致缺乏健康的生殖卫生知识和行为。为了解少数民族地区人群生殖:卫生行为和知识情况,发现问题,寻找对策,我们于2002年3月对云南省砚山县部分县、乡(镇)干部和医务人员作了一次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