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刘钎  蔡少平  范振平  张文瑾  罗生强 《肝脏》2008,13(3):278-278
患者,女性,52岁,山东籍,因间断性皮肤瘙痒、巩膜黄染、尿黄23年入院。患者1984年无诱因出现皮肤瘙痒、巩膜黄染、尿黄,无发热、皮疹,无消化道症状,胆红素升高,总胆红素(TBil)最高220μmol/L,经保肝、降酶及中药退黄等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此后未再出现皮肤瘙痒。间断复查肝功能正常。2007年3月初感皮肤瘙痒,尿黄,无其他不适,我院查肝功能示:TBil/DBil22.9/5.7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45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60U/L,查肝炎病毒、自身抗体均阴性,肝胆脾胰彩超及腹部MRI均无异常.  相似文献   
92.
酒精性肝病(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ALD的发病呈上升趋势,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其病理表现初期通常为肝细胞脂肪变性,进而可发展成肝细胞炎症,最后形成肝脏纤维化直至肝硬化.本研究将从ALD病理表现的三方面,分别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3.
患者男性,34岁,山东单县人,工人,因“间断发热、乏力、纳差、肝功异常3月余”于2005年2月24日入院,患者2004年11月2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38~39℃,伴有畏寒、寒战。2004年11月11日出现最高体温40℃,伴左侧头痛及眼睛痛,在当地医院查肝功异常,ALT/AST349/245U/L,白细胞偏低(3·4×109/L),检查乙肝抗原抗体系列:抗-HBs阳性,余嗜肝病毒检查均阴性,B超提示脾大,行肺CT、结核菌素、肥达、外裴试验,排除结核、伤寒、出血热等,最后考虑诊断非嗜肝病毒性肝炎,保肝等治疗后,效果欠佳,肝功反复波动异常(ALT96~500U/L),体温波动于37·0~37·5℃…  相似文献   
94.
第14届亚太地区肝病学术会议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14届亚太地区肝病学术会议于2004年12月11日-12月15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会议采用专题报道、大会发言、专题讨论及辩论会等方式,内容涵盖了病毒性肝炎、肝脏病理学、肝移植、肝脏营养学、小儿肝病学、肝脏放射学、门脉高压症、免疫性肝病及肝脏代谢性遗传性疾病等方面。以下就病毒性肝炎方面的报道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5.
罗生强 《传染病信息》2005,18(3):109-110,113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是肝移植(LT)的主要适应证之一。遗憾的是,LT后HCV感染的复发相当普遍,并处于活动性进展。在LT受体中,慢性HCV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在LT后5年的发生率约为30%,一旦出现肝硬化,1年后发生临床失代偿的概率接近50%,使移植后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缩短。所以,LT后HCV的预防与治疗一直为各移植中心所关注。本综述将讨论这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96.
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现在慢性HBV感染者为3.5~4.0亿人,其中15%~30%将发展为肝硬化、肝癌而过早死亡。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抑制HBV复制,减少肝硬化的发生和肝癌的出现。一、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现状迄今为止,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已批准用于治疗慢性HBV感染的药物共5个:干扰素α-2b(1991年),拉米夫定(1998年),阿德福韦(2002年),恩替卡韦(2005年3月)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2005年5月)。国内除恩替卡韦有望在今年年底上市外,其余4种药均有供。1.α-干扰素(IFN-α):IFN-α诱导抗病毒蛋白抑制mRNA转录,…  相似文献   
97.
中药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疗效,以明确中药治疗PBC的优势所在并观察其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代偿期PBC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者共72人,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中药复方联合UDCA)35人,对照组(UDCA)37人,观察疗程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疾病疗效、中医症状好转率及改善情况、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4周后,中药组的治疗好转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状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皮肤瘙痒、口干、身目黄染、胸胁胀满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三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中药复方联合UDCA治疗PBC在提高疗效、改善症状及肝功能方面优于单用UDCA,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98.
以"肝脾相关"理论为出发点,从肝脾与肝源性糖尿病的关系及从"肝脾"论治肝源性糖尿病2方面入手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指出肝源性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但其治则不能完全等同于"消渴病"的治则。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PBC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各项生化指标和组织学特点。【结果1206例PBC患者中女性占86%(177/206),主要症状表现为乏力、皮肤瘙痒和纳差,主要体征是黄疸、脾大和肝大。大部分患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y-GT)明显升高。无症状期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与症状期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00例患者(97%)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或)抗线粒体抗体M2型(AMA-M2)阳性。31例行肝脏病理检查,主要表现为工期和Ⅱ期(72%)。【结论]PBC主要累及中老年女性,ALP、y-GT水平升高以及AMA和(或)AMA_M2阳性有助于本病的诊断,血清ALB和TBIL水平可能与疾病进展,甚至判断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分析青中老年肝衰竭患者的发病率和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来的青中老年住院患者肝衰竭的发病率和病因.[结果]青中老年肝病患者19 879例,年龄(40.85±15.16)岁; 男性15 287例;女性4 592例,肝衰竭患者1486例,发病率为7.48%,青年、中年、老年三组肝衰竭患者中的发生率分别为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