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流行病学研究报道该病主要发生在西方国家,可能与欠发达国家诊断手段较低有关。目前,该病诊断缺乏特异性,主要采用Myens标准。2010年AASLD指南对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提出了新的治疗建议,本文重点讨论其诊断及治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和病理学特点,以及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22例PSC患者临床资料,对既往用药史、手术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肝组织学及UDCA治疗对预后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数据比较用x2或校正x2检验.结果 22例患者中15例为男性,15例出现乏力、尿黄、体质量减轻,4例合并溃疡性结肠炎.22例患者的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明显升高,达(348±184)U/L;19例ALT水平升高至(94.0±67.0)U/L,AST水平升高至(98.0±67.0)U/L;15例总胆红素水平达(99.0±115.0)μmol/L,直接胆红素水平达(74.4±92.4)μmol/L.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可见肝内胆管节段性狭窄与扩张,胆管壁僵直,胆囊增大,胆总管及胰管显影不清;磁共振胆管造影可显示肝内胆管呈“串珠样”改变,胆管壁僵硬,胆总管扩张.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胆管的纤维化和炎症及小胆管的增生,典型改变为呈“洋葱皮样”的纤维性闭塞性胆管炎.服用UDCA治疗组与未服用UDCA组比较,好转者分别为7例和5例,无效者均为5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配对x2值及校正x2值分别为0.333和0.083,P值均>0.05).结论 PSC患者男性居多,乏力、尿黄、体质量减轻为常见临床表现,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升高明显,影像学检查有明显的特征性改变;UDCA治疗对PSC疗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愈肝方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PBC患者共66人,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愈肝方与UDCA治疗组及UDCA治疗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愈肝方与UDCA组的好转率优于UDCA组,且在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两项主要生化指标方面均较UDCA组有显著下降。结论:愈肝方联合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较单用UDCA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戊型肝炎(简称戊肝)是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因之一。据报道,老年戊肝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重型肝炎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为探讨老年戊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及相关预后因素,笔者对解放军第302医院2002年12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老年戊肝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使用瞬时弹性威像的方法,评价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以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50例,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试验组50例,在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基础上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抗纤维化治疗,观察时间节点为6和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以及各组自身治疗前后瞬时弹性数值的变化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及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后,在降低瞬时弹性数值方面,治疗6、12个月均优于对照组(t=2.963、2.239;P=0.004、0.027)。瞬时弹性程度在治疗6、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对照组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t=4.295,治疗12个月与治疗前相比,t=6.109,治疗12个月与治疗6个月相比,t=5.394,上述P均〈0.001。试验组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t=8.505,治疗12个月与治疗前相比,t=9.882,治疗12个月与治疗6个月相比,t=7.930,上述P均〈0.001。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肝硬化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X^2=4.058,P=0.044)。结论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肝纤维化的程度可有一定程度的减轻,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后,能够更显著地降低瞬时弹性数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23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自身抗体谱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至2010年解放军三零二医院收治的123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临床及病理分期分为肝硬化期70例和非肝硬化期53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和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AMA),采用免疫印记法(EUROLINE)检测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M2,AMA-M2)、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抗体(anti-promyelocytic leukemia,anti-PML)、抗核点型靶抗原蛋白100 000(anti-sp100 antibodies,anti-sp100)、抗核孔复合物210 000跨膜糖蛋白(an-ti-gp210 antibodies,anti-gp210)、抗重组M2融合蛋白抗体(anti-BCOADC-E2 PDC-E2 OGDC-E2 antibodies,anti-BPO)、抗52 000核颗粒蛋白(anti-Ro-52 antibody,anti-52KD)。结果:ANA、AMA、AMA-M2、anti-PML、anti-sp100和anti-52KD阳性率,肝硬化期分别49%、47%、51%、54%、31%和49%,非肝硬化期分别为38%、37%、51%、60%、30%和51%,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nti-gp210阳性率:肝硬化期27%,非肝硬化期1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ti-gp210阳性的PBC患者较anti-gp210阴性的PBC患者白蛋白和胆碱酯酶偏低,转氨酶、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Mayo评分偏高,发展为肝衰竭概率大。结论:AMA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ANA阳性有助于AMA阴性患者的诊断;anti-gp210出现在PBC病程后期,anti-gp210阳性的PBC患者有更严重的胆汁淤积和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7.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仲景的《金匮要略》,该方由黄芪、白芍、桂枝、生姜、大枣组成。其功效为益气温经、和经通痹,主要用以治疗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之血痹证。《素问·痹论》载:"营气虚,则不仁",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合桂枝益气通阳,芍药养血合营,姜、枣调和营卫,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后血痹自通。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 ,60岁 ,住院号 1 4 2 385 ,因乏力、纳差 1 2天 ,尿黄 1周入院。住院前 1 2天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 ,纳差 ,腹胀 ,无发烧 ,腹痛 ,腹泻 ,大便偶见灰白便 ,皮肤骚痒。自按“胃病”口服“胃复安”等药物后无效 ,一周前出现尿黄 ,查肝功 :ALT 1 899U L ,AST 1 2 80U L ,TBiL 2 8 4mg L ,HBsAg(- ) ,B超示 :肝回声浓密欠均匀 ,肝内外无明显梗阻 ,门诊以病毒性肝炎收入病房。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尚可 ,皮肤、巩膜深度黄染 ,无蜘蛛痣、肝掌 ,浅表淋巴结不大 ,颈软 ,心肺无异常发现。腹平软 ,无压痛、反跳痛 ,肝脾肋下…  相似文献   
19.
积极防控传染病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WHO证实:2006年前的5年中已发生1100多起在全球范围传播的传染病疫情。今后10年内,世界可能还会面临一种新型致命疾病的威胁,其危害程度不亚于AIDS、SARS、埃博拉出血热等疾病。目前全球乘坐飞机人数已达每年20亿人次,这是造成各大洲间疾病传播加快的原因之一。人口增长,人类迁移至原先无人居住地带,城市化步伐加快,高密度农业,环境破坏和抗菌药滥用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衡,每年出现一种新型传播疾病,这种速度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20.
阿德福韦酯治疗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在65岁以上老年乙型肝炎患者中抗病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就诊的30例65岁以上乙肝患者为老年组,60例65岁以下的乙肝患者为非老年组,均常规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d,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4、8、12、24、36、48周时的肝功能、HBV DNA以及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常规等指标。结果治疗48周时两组肝功能复常率分别为76%(13/17)和80%(28/35),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83%(25/30)和73%(44/60),肝功能复常时间为(78±73)d和(69±53)d,HBV DNA阴转时间为(124±75)d和(145±76)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平均肌酐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48周时,非老年组有2例肌酐高于正常值,1例更换治疗,两组患者均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老年乙肝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同非老年人一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