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动脉自旋标记是一种利用血液中的水作为示踪剂的MR成像技术,它具有安全无创的优点,可用于灌注成像或血管成像,但其固有信噪比较低,易受多种因素干扰。近年出现多种兼具独特应用价值的改良技术,比如可以实现高选择性血管成像或灌注成像血管编码动脉自旋标记和可以对特定流速血流进行标记的流速选择动脉自旋标记。这些技术除了提高信噪比、改善影像质量外,也拓宽了动脉自旋标记技术的应用范围。就这些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出血(血肿)微创介入清除术在神经内科治疗重症颅内出血(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颅内出血(血肿)微创介入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出血、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慢性硬膜下血肿等颅内出血(血肿)患者共92例。结果基本痊愈17例、显著进步30例、进步25例、无变化6例、恶化(死亡)14例。按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Barthel指数(BI)记分法记分,出院患者的结果为ADL1-39例、ADL2-17例、ADL3-13例、ADL4-5例、ADL5-4例。随访发现复发4例,死亡8例,总共死亡22例。结论该技术创伤小、疗效好,较彻底地清除出血,有利于病人的急救和系统的治疗与康复,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程,提高冶愈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金片治疗脑梗塞并发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20例脑梗塞并发泌尿系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化对照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单纯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金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愈率88.3%、治疗有效率9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三金片治疗脑梗塞并发泌尿系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性,临床治愈率、好转率高,而且治疗期间很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者脑MRI与认知功能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人脑核磁共振成像(MRI)的改变以及认知功能变化,以提高对脑卒中和痴呆防治的认识。方法选取190例的人群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95例为高血压病人,对照组95例为非高血压病人。观察两组人群的脑MRI的改变以及认知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脑白质疏松症、腔隙性梗死的现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认知功能改变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痛是脑白质疏松症、腔隙性梗死及认知功能改变等亚临床脑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水平与亚临床脑损害呈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进展加重的预测价值,旨在寻找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较为可靠的预测指标。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其中进展组20例,非进展组6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组。分别比较LPA、MPV在三组间的差异。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进展组、非进展组患者入院第1、3、7天的血浆LPA水平明显增高(P均0.01);与非进展组比较,进展组入院第1、3、7天的血浆LPA水平明显增高(P均0.01)。进展组、非进展组入院第1天MPV水平与健康组MPV水平分别为(11.71±0.88)f L、(10.82±1.11)f L、(10.12±0.92)f L,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01,P0.001),进行组间多重比较SNK-q检验后各组间仍具有差异(P0.001),即进展组非进展组健康组。当LPA水平172.62 ng/m L时,MPV水平10.94 f L可作为APCI的预测临界值,YILPA=0.583YIMPV=0.367。结论 LPA、MPV升高有助于判断脑梗死的病情加重,且LPA的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在治疗剂量ADM诱导胰腺癌BXPC-3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中的左右.方法:采用ADM体外刺激的方法培养胰腺癌BXPC-3细胞,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构建EMT模型;根据实验目的将BXPC-3细胞分组,可分为BXPC-3-ctr组;BXPC-3-ADM组;BXPC-3-ADM+M组;BXPC-3+M组;MTT法检测二甲双胍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修复试验观察二甲双胍对细胞迁移的影响;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P-stat3,Twist,E-cadherin及Vimentin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的变化.结果:1.ADM能诱导胰腺癌BXPC-3细胞向间质细胞样细胞形态转化,使原本典型的连接紧密的上皮样细胞变得松散且形态极不规则,表现为类似成纤维状,较之普通BXPC-3细胞有典型的形态学变化.2.MTT显示ADM促进人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二甲双胍抑制人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且二甲双胍可抑制ADM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的增殖促进作用(P<0.01).3.细胞划痕修复实验显示,ADM组与Ctr组相比,在划痕后24h及48h,细胞缺口均变小,而在划痕后48h,划痕缺口缩小的更为明显,而对照组划痕的缺口仍较宽;ADM+M组与ADM组相比,在划痕后24h及48h,ADM+M组划痕的缺口均比ADM组划痕的缺口大.M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划痕后24h及48h,M组划痕的缺口均比对照组大.4.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DM干预后的BXPC-3细胞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与之对应的Twist及Vimentin 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ADM组相比,ADM+M组及M组BXPC-3细胞E-cadherin mRNA表达出现增高趋势,而Twist及Vimentin mRNA表达则出现降低现象(P<0.05).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ADM处理后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P-stat、Vimentin及Twist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二甲双胍干预48h后,ADM+M组及M组与ADM组相比较,上皮细胞相关标志分子E-cadherin的表达均出现升高趋势,而间质细胞相关标志分子P-stat、Twist、Vimentin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二甲双胍能明显抑制阿霉素诱导胰腺癌BXPC-3细胞的EMT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失眠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应用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对172例失眠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分类研究,并以同时间段132例体检正常的人群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失眠组中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3种体质者多于健康对照组(P<0.01)。失眠组中女性多于男性,女性气郁质、阳虚质人群比例均高于男性(P<0.01);男性湿热质、痰湿质人群比例均高于女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组各偏颇体质患者的PSQI分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以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血瘀质、阴虚质最明显(P<0.05)。结论: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是失眠患者的多发体质,掌握中医体质特征,更好地指导系统化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ASL(PCASL)在脑梗死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14例脑梗死患者,行常规MRI和DWI、DSC、PCASL检查.以DWI显示的梗死灶和镜像对照区为ROI,分别测量其局部脑血流量(rCBF),并计算梗死灶和镜像对照区的信号强度比(rCBF梗死灶/rCBF镜像对照区),测量双侧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小脑的rCBF,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CASL和DSC检出梗死灶的灌注改变一致,rCBF梗死灶/rCBF镜像对照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双侧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小脑皮层非梗死区的PCASL与DSC测得的rCBF均有良好的相关性(P <0.05).结论 PCASL是一种安全无创的脑血流测量技术,可有效显示梗死灶的血流灌注改变;并与DSC所测的各脑叶rCBF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脑梗死后心率变异的常见临床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脑梗死的治疗提供有意义的借鉴.方法 研究梅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07年5月至2009年6月收治、经CT或MRI检查确诊的19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做为对照,利用24 hHRV分析技术测定并比较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受损程度,再按照脑梗死患者的年龄、性别、梗死类型、病情程度、预后、梗死部位对病例进行分组并分析上述因素对患者HRV的影响.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HRV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60岁组患者HRV各项指标低于<60岁组;除总功率谱(TF)外,女性HRV指标均低于男性,腔隙性梗死患者HRV指标高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腩梗死和脑栓塞患者,GCS评分较低的患者HRV指标较低,预后为死亡的患者HRV指标最低,其次为好转、治愈患者.右岛叶梗死患者HRV时域指标低于其他梗死部位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失衡,早期动态监测HRV可以判断脑梗死患者脑功能损伤程度及病情演变趋势,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