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98篇 |
免费 | 357篇 |
国内免费 | 26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篇 |
儿科学 | 24篇 |
妇产科学 | 14篇 |
基础医学 | 144篇 |
口腔科学 | 22篇 |
临床医学 | 421篇 |
内科学 | 699篇 |
皮肤病学 | 32篇 |
神经病学 | 74篇 |
特种医学 | 9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440篇 |
综合类 | 1221篇 |
预防医学 | 540篇 |
眼科学 | 35篇 |
药学 | 391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1030篇 |
肿瘤学 | 1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120篇 |
2022年 | 161篇 |
2021年 | 169篇 |
2020年 | 111篇 |
2019年 | 101篇 |
2018年 | 98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106篇 |
2015年 | 82篇 |
2014年 | 244篇 |
2013年 | 226篇 |
2012年 | 266篇 |
2011年 | 250篇 |
2010年 | 260篇 |
2009年 | 268篇 |
2008年 | 274篇 |
2007年 | 254篇 |
2006年 | 222篇 |
2005年 | 229篇 |
2004年 | 175篇 |
2003年 | 193篇 |
2002年 | 135篇 |
2001年 | 122篇 |
2000年 | 144篇 |
1999年 | 108篇 |
1998年 | 83篇 |
1997年 | 108篇 |
1996年 | 112篇 |
1995年 | 100篇 |
1994年 | 60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43篇 |
1991年 | 47篇 |
1990年 | 54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34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26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4篇 |
1965年 | 5篇 |
1957年 | 4篇 |
195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现常称为上消化道急性应激性粘膜病变(acute stress mucosal lesion,ASML)。患者多在严重创伤、急性疾病或大手术等应激性情况下继发的胃十二指肠粘膜急性溃疡和粘膜糜烂出血,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和体征。本文通过传统制酸剂(雷尼替丁、西米替丁)与生长抑素在临床治疗的比较分析,探讨ASML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2.
43.
44.
目的 探讨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手术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5月21例施行股-股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髂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行手术者16例,主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同时行该手术者5例.结果 本组21例手术均成功完成.2例术后残留轻度间歇性跛行,1例在术后11个月出现静息痛.2例分别于术后6、17个月发现人造血管闭塞,术后平均2年通畅率为90%.结论 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是治疗单侧髂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一种简单而有效手术,也适用于特殊类型动脉瘤的腔内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46.
TGF-β1诱导人肝癌细胞系凋亡信号转导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肝癌细胞系凋亡及其与p53基因及Smad4的关系。方法选用3种含有不同p53基因状态的人肝癌细胞系,均分为TGF-β1诱导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对TGF-β1诱导的肝癌细胞的凋亡进行定量检测;另外,应用Lipofectamine2000把含有Smad4结合元件和荧光素酶基因的TGF-β1可诱导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对细胞进行转染,再经TGF-β1作用,分别检测其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结果在应用TUNEL检测的3个细胞系中,TGF-β1能诱导HepG2细胞(野生型p53)凋亡,其细胞凋亡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Huh-7(突变型p53)和Hep3B细胞(缺失型p53)凋亡细胞较少,其细胞凋亡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素酶检测提示,HepG2细胞的Smad4表达活性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Huh-7和Hep3B细胞的Smad4表达较低,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pG2细胞系比Huh-7和Hep3B细胞系更易发生TGF-β1诱导的凋亡,Smad4是TGF-β1信号转导途径的主要调控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低磁场MRI诊断胰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胰腺癌的MRI表现。结果肿瘤的低磁场MRI主要表现为胰腺出现局部软组织肿块或全部肿大,轮廓、信号异常,T1加权像呈等或低信号,信号不均匀,T2加权像信号不均匀增高;肝内外胆管、胰管扩张,邻近组织及器官受累。结论低磁场MRI能较好地显示胰腺癌的大小、形态和继发的胆、胰管梗阻、扩张以及肿瘤转移、侵袭范围,有利于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48.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腔镜甲状腺手术逐渐普及应用,尤其受到年轻女性患者的青睐。对于中老年患者,临床上仍以开放手术为主,较多患者术后会出现皮瓣下垂,吞咽联动,异物感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经腋窝入路免充气腔镜手术利用颈部肌肉的自然间隙建腔,在颈前带状肌深面显露甲状腺并进行手术操作,对颈部功能影响较小,而且不需要CO2,对心肺影响较小。本研究探讨经腋窝入路免充气腔镜甲状腺手术在中老年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其在中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江苏省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甲乳外科收治的56例中老年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接受经腋窝入路免充气腔镜下甲状腺手术(观察组),30例接受传统开放手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疼痛状况、颈部损伤指数、吞咽障碍指数、并发症及预后。结果: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呼吸困难、声音嘶哑、手足麻木、饮水呛咳、皮下血肿等并发症,中央区清扫淋巴结数,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 相似文献
49.
多囊肾病患者行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比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的多囊肾病(PKD)患者行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及血液透析(HD)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在我科行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的PKD患者,共29例患者入选,分为CAPD组(10例,34.5%)和HD组(19例,65.5%),选择10例年龄及性别与CAPD组匹配非PKD的CAPD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一般资料、透析初始资料、并发症、生存时间、退出透析或死亡等结局。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CAPD组1年、3年及5年存活率分别为 90%、75%及25%;HD组为94.4%、67.6%及48.3%;对照组为83.3%、44.4%及22.2%,3组患者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APD组与对照组Kt/V[(2.09±0.97)/周比(1.93±0.59)/周]、Ccr[(58.5±9.1) L8226;周-18226;(1.73 m2)-1比(55.0±9.5)L8226;周-18226;(1.73 m2)-1]、腹膜炎的发生率(0.62次/病人年比0.30次/病人年)、首次腹膜炎时间[(23.5±4.0)个月比(20.0±15.8)个月]、腹透管出口感染次数(0 次比 1次)、发生疝的例数(1例比0例)、腹透液渗漏的发生次数(0次比0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HD组2例发生脑出血(10.5%),皆死亡;10例(52.6%)发生囊肿出血,其中5例因反复囊肿出血行手术治疗;2例因出血严重行单侧肾脏切除。CAPD组无脑出血发生,仅1例(10%)发生囊肿出血,该囊肿出血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好转。HD组出血并发症高于CAPD组(P < 0.05)且较严重。 结论 PKD患者与非PKD患者行CAPD治疗其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比例类似。PKD患者行CAPD治疗与HD治疗的预后同样较好,且行CAPD时出血并发症的风险较少。除非透析前存在疝或患者不耐受,PKD肾衰竭患者既可选择HD也可选择CAPD作为初始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PKD不是CAPD治疗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50.
胃间质瘤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胃间质瘤(胃GIS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特征,探讨胃GISTs诊断与治疗的方法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总结1997年1月至2007年5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63例经手术治疗的胃GIST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Flecther侵袭危险性分级和预后分析。结果B超、CT及内镜超声(EUS)对本组患者的术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2.2%、81.0%和94.3%。F=6.06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117阳性率88.9%,CD34阳性率95.1%。开腹或腹腔镜行胃部分切除38例,近端胃大部切除4例,远端胃大部切除8例;全胃切除13例,其中联合胆囊切除3例,联合胰体尾及脾切除7例;联合左肝外侧叶切除1例,行D:淋巴结清扫12例(均无淋巴结转移)。全组病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4%、84.7%和71.7%。单因素分析显示,侵袭危险性分级和肿瘤大小是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P〈0.05);而性别、年龄、核分裂像、免疫组化表达情况、是否联合脏器切除以及是否行淋巴结清扫与预后元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侵袭危险性分级是胃GIST的独立预后因素(P=0.041)。结论术前EUS诊断准确率最高。建议用Fletcher侵袭危险性分级方法来判断胃GISTs的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