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篇 |
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3篇 |
内科学 | 2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22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1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3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5年 | 6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索雌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ER)和孕酮受体(PR)表达与鼻咽癌远处转移的相关性,为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指标。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1例鼻咽癌患者的组织标本。结果:①ER和PR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8%和53.1%;②PR在T分期中其表达强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PR在Ⅳ。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其他各期(均P〈0.01);③ER和PR在远处转移患者(包括放疗前和放疗后)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放疗后无瘤生存5年以上患者(P〈0.01和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ER和PR阳性表达与远处转移呈正相关,阳性表达尤其强阳性者提示预后不良。内分泌治疗有可能减少或推迟远处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浓度条件下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联合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方向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BMSCs,流式细胞法检测BMSCs表面骨髓基质标志CD90和造血细胞标志CD45,MTT法绘制第3(P3)代BMSCs生长曲线。取P4代细胞分为3组给予不同诱导条件,分别给予含20 ng/ml的bFGF和20 ng/ml EGF的无胎牛血清(A组)、10 ml/L胎牛血清(B组)及100 ml/L胎牛血清(C组)的DMEM/F-12培养液进行诱导,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诱导6 d时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台盼蓝染色检测各组细胞的活力。结果:BM-SCs经3-4次传代培养后形态大致呈单一的长梭形或扁平形,流式细胞鉴定显示CD90阳性,CD45阴性;细胞生长曲线近似呈"S"形;诱导后可见细胞胞体收缩,呈双极、多极并伸出突起;诱导6 d时3组活细胞率分别为:86.57%、95.29%、97.32%;免疫组化各组均见NSE、GFAP表达,3组NSE阳性率高于GFAP,A组NSE阳性率高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NSE阳性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GFAP阳性率低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GFAP阳性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FGF联合EGF可诱导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在无血清条件下趋向于向神经元分化,在高浓度血清条件下趋向胶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43.
44.
45.
ERCC1、MT、P53和Bcl-2表达与含铂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占75%~80%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治疗及预后至今尚无突破性进展,原因在于60%~70%的NSCLC在确诊时已属晚期(Ⅲ、Ⅳ期),无法进行根治性治疗,仅能通过化疗或放疗缓解。研究证实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治疗晚期NSCLC的基本方案,但有效率亦仅25%~30%,2年生存率不到15%。化疗反应率低与对联合化疗产生原发或继发性耐药有关。随着对肿瘤发生及联合化疗分子机制的认识,已证实一些肿瘤分子标志的改变与化疗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metastasis associated gene 1)及其蛋白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6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和20例头颈部正常组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Mta1 m RNA表达,用免疫组化检测Mta1蛋白表达。结果 Mta1 m RNA在86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平均表达水平(1.72±0.56)%与头颈部正常组织(0.93±0.68)%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Mta1蛋白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阳性率(65.12%,56/86)与对照组(15%,3/20)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Mta1 m RNA及其蛋白在下咽癌、鼻咽癌、颈部皮肤鳞癌、淋巴结癌、扁桃体癌中平均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分别与头颈部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Mta1 m RNA及蛋白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及阳性率与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等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Mta1 m RNA及其蛋白表达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提示该基因可成为预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转移和预后有价值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 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等与危险度分级的关系. 方法 采用2008 美国国立卫生署( NIH)的GIST危险度分级标准对89 例 GIST 进行危险度分级,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与其的关系.结果 GIST危险度分级与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组织学类型及免疫组化表达情况均无明显关系( P>0.05). 单发、复发且有转移的GIST患者危险度分级均较高(P<0.05). 结论 GIST临床病理特征和GIST相关免疫组化指标的表达与危险度分级均无关,但为GIST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依据.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胃癌变过程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凋亡基因Bcl-2表达、细胞凋亡和临床意义.方法 用快速尿素酶法、W-S银染法和美蓝法联合检测6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5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52例肠化生(IM)、46例不典型增生(AH)、65例胃癌(GC)组织中Hp的感染,并采用免疫组化及TUNEL法分别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Hp感染率、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随着胃癌形成中病变恶性程度的加重而明显上升.Hp感染率CAG、IM、AH和AC组较CSG,GC组较CAG组均明显升高 (P<0.05);IM、AH、GC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SG组(P<0.01,P<0.05);GC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IM组(P<0.01);AH、GC组Hp阳性患者Bcl-2蛋白表达率均高于Hp阴性患者(P<0.05);IM、AH、GC组中Bcl-2阳性者凋亡指数均低于Bcl-2阴性者;Hp感染阳性胃癌患者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有明显关系,低未分化胃癌Bcl-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胃癌(P<0.01).结论 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Hp感染可能通过逐渐上调Bcl-2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和分化发挥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49.
鼻咽癌组织中bcl-2和p15的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bcl2、p15的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测定56例鼻咽癌组织中bcl2、p15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鼻咽原发灶大小、颈淋巴结有无转移、放疗后有无肿瘤残留及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T1-2者bcl2高、低表达分别占68.0%(17/25)、32.0%(8/25),p15分别为20.0%(5/25)、80.0%(20/25),T3-4者bcl2高、低表达分别占77.4%(24/31)、22.6%(7/31),p15分别为38.7%(12/31)、61.3%(19/31);颈淋巴结阳性者bcl2高、低表达分别占69.8%(30/43)、30.2%(13/43),p15分别为37.2%(16/43)、62.8(27/43),颈淋巴结阴性者bcl2高、低表达分别占84.6%(11/13)、15.4%(2/13),p15分别为7.7%(1/13)、92.3%(12/13);放疗后肿瘤残留者bcl2高、低表达分别占74.1%(20/27)、25.9%(7/27),p15分别为33.3%(9/27)、66.7%(18/27),无残留者bcl2高、低表达分别占72.4%(21/29)、27.6%(8/29),p15分别为27.6%(8/29)、72.4%(21/29);原发灶大小、颈淋巴结有无转移和放疗后有无肿瘤残留其bcl2、p15的表达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2或p15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bcl2和p15的表达水平对预测鼻咽癌的病情及预后均无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瘦素(leptin)、核转录因子-κBp65(nuclear factor κBp65,NF-κBp65)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MaxVisionTM法检测63例慢性子宫颈炎(炎症组)、125例CIN组织(CIN组)中Leptin 和NF-κBp65的表达。结果 Leptin在炎症组中100%表达,且呈强阳性表达,在CIN组中随着CIN级别的升高其表达逐渐减弱;NF-κBp65在炎症组和CIN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为100%,CIN组为强阳性表达,其表达强度随CIN 级别升高而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ptin和NF-κBp65的表达强度呈负相关(r =-0.234 ,P<0.05)。结论 NF-κBp65的高表达对CIN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在CIN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由于细胞异常增生影响Leptin合成与分泌而致其表达下降或异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