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88篇
神经病学   89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心房黏液瘤合并多发脑动脉瘤一例及文献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患者 女,19岁,于2004年5月在情绪激动后出现发作性抽搐,口吐白沫,跌倒在地,四肢强直,双侧上肢屈曲,约2-3min后缓解,发作间歇不能言语,发作时无意识丧失,抽搐发作频繁,每天十几次至几十次,追问病史,患者曾于2002年4月于运动中突然意识丧失,约20min后缓解,意识恢复后,左侧口角下垂,右侧肢体无力。送至当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使用SolitaireTM支架机械取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其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连续入组的30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均使用SolitaireTM支架设备进行机械取栓治疗分析支架,分析取栓治疗的再通率及并发症,评估治疗90 d临床预后,分析影响临床预后的因素。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机械取栓手术。患者平均年龄为(58.6±8.4)岁,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中位数25.5分(21.3,29.5),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中位数8分(6.0,9.8),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中位数5分(5.0,5.0)。成功再通[脑梗死溶栓分级(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schemia Scale,TICI)3或2b级]28例(93.3%),6例(20.0%)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9例(30.0%)患者预后良好(m RS 0~2分)。9例死亡,死亡率为30.0%(9/30)。术前患者意识不清(P=0.014)及m RS评分较高(P=0.020)与不良预后(m RS2分)相关。结论使用SolitaireTM支架进行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机械取栓,有较高的再通率,能够改善功能性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2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实施CAS治疗的患者1700例,按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他汀组1224例和非他汀组476例。降脂目标为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至2.1 mmol/L或降低基础水平的40%。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0 d内卒中、心肌梗死和死亡的总发生率,分析他汀类药物与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性及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支架置入技术成功率100%。(1)术后30 d内43例(2.53%)患者出现主要不良事件,其中卒中34例、心肌梗死1例、死亡8例,应用他汀组术后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6%(24/1224),而非他汀组术后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99%(19/4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1,P=0.017)。两组卒中发生率分别为1.56%(19/1224)和3.16%(15/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围手术期服用他汀类药物是CAS良好预后的保护性因素(OR=0.524,95%CI:0.279~0.983;P=0.044)。结论 CAS的预后他汀治疗组术后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非他汀治疗组,他汀治疗可降低不良终点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KG*2〗探讨“后新冠肺炎时期”对神经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平疫结合”的护理策略,为临床护理提供可参考依据。 〖HTH〗方法〖KG*2〗选择疫情期间神经介入治疗患者96例为试验组,按照“平疫结合”护理策略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加以规范。另选择非疫情期间神经介入治疗患者362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穿刺点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评分。 〖HTH〗结果〖KG*2〗试验组均完成“新冠肺炎”入院筛查,无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住院期间无新发“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及疑似病例。医护人员无确诊感染病例及疑似病例。2组穿刺点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HTH〗结论〖KG*2〗“后新冠肺炎时期”神经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平疫结合”护理策略,可以预防不良事件发生,保障医院正常有序开展医疗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263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经验,评价其疗效。方法:颈动脉狭窄患者263例,其中双侧颈动脉狭窄97例,对侧颈动脉闭塞23例,均使用自膨式支架进行预动脉支架成形术。在263根病变血管中置入支架265枚,其中84例使用了脑保护装置。结果:技术成功率98.9%?术后小卒中5例,颅内出血4例。围手术期神经源性病死率为1.14%,致残率为1.52%?对95例患者进行了随访(超过6个月),其中2例发生再狭窄,1例死亡。结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这一结果还有待长期随访证实,其技术和应用材料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研究热点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卒中发作和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有种族差异。WASID(the Warfarin vs Aspirin for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Disease)的569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疾病患者的系统分析显示,106例患者发生了缺血性卒中(18.6%),其中77例发生在狭窄动脉供血区(72.6%)。多因素分析显示,颅内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与相应供血区卒中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卒中与狭窄率呈线性相关。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卒中史并且动脉狭窄率≥70%的患者,狭窄动脉供血区卒中的1年发作率为18%(13%~24%),2年发作率为19%(14%~25%)。但对有TIA或卒中发生,并且动脉狭窄率〈70%的患者,狭窄动脉供血区卒中的发作率则明显下降,1年和2年的卒中发作率分别为6%(4%~10%)和10%(7%~14%)。  相似文献   
17.
<正>2022年,国际上公布了多项大型神经介入领域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结果,在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急性大血管闭塞(large vessel occlusion,LVO)适应证的扩展、药物治疗、管理,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sICAS)治疗,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机械性碎栓治疗难治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23例抗凝治疗不能控制病情发展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施行了机械性碎栓治疗.其中,单纯机械性碎栓治疗5例,机械性碎栓联合接触性溶栓治疗的患者18例.术后规范抗凝治疗12个月,同时筛查静脉窦血栓病因,并给予相应处理.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临床随访,包括眼底视盘检查、GCS评分、mRS评分,腰穿和MRV或DSA检查.结果 机械碎栓治疗后即刻,所有患者静脉窦主干血流恢复.患者出院前神经功能评分2.1±1.1较术前3.7±1.2明显改善(P<0.05),GCS评分11.5±4.6较术前10.5±3.4明显改善(P<0.05),其中mRS评分0~1分患者9例,2分6例,3分及以上7例,死亡1例,另有4例自动出院后死亡.术后3个月回访,所有患者眼底视盘水肿消失,腰穿压力恢复正常,mRS评分0~1分患者14例,2分3例,3分1例.术后12个月mRS评分0~1分患者17例,2分1例,未见患者血栓复发.结论 机械碎栓是难治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安全、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抗凝治疗不能控制症状或者是重症患者应尽早采用机械性碎栓治疗.  相似文献   
19.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支架成形术相关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主要手段,可用于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或亚急性期病例的治疗,尤其是可预防严重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其围手术期和远期并发症包括支架植入失败、颅内出血、刺破血管、栓塞,以及支架内再狭窄,而围手术期的抗凝药物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我们知道多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2004年中国脑血管病指南的推测,我国每年新发卒中患者200万,其中70%为缺血性卒中,而且缺血性卒中的30%~70%与颅内动脉狭窄有关。美国每年有4万~6万患者新发作的卒中与颅内动脉狭窄有关,占10%~20%。亚洲国家报道颅内动脉狭窄是卒中发作或再发作的主要原因。目前,颅内动脉狭窄的原因还不是非常清楚,对其针对性研究报道尚不多。很多结论都是来自于假设或推断,直接证据很少。有限的文献报道也认为,中国人颅内动脉狭窄是卒中发作的主要原因。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1年5月至2005年5月15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管造影资料显示,颅内动脉狭窄850例,占56.67%,其中大脑中动脉狭窄250例,占整个颅内动脉狭窄的29.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