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41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91篇
中国医学   96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动态心电图监测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PMT)是双腔起搏器在临床应用中最常见及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现收集我院动态心电图监测DDD起搏器出现的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等9例,就其心电图表现加以探讨,目的是熟悉心电图特点,提高对这一合并症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认识,对指导临床进行处理及起搏器程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2.
患者女,56岁,哈尼族,因右背部发生斑块、结节伴疼痛3年,破溃2月余于2008年11月15日来诊。患者3年前无原因感右背部发生红斑、结节伴疼痛,一直未进行治疗。3月前到民间医生处行拔火罐、挑治及外敷草药3次后约10天,皮损破溃、疼痛加剧。  相似文献   
113.
三七总苷对高脂血症性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三七总苷(PNS)对大鼠高脂血症性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取SPF级3月龄未交配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蒸馏水5mL·kg^-1·d^-1灌胃;模型组:脂肪乳剂5mL·kg^-1·d^-1灌胃;PNS组:上午予脂肪乳剂5mL·kg^-1·d^-1灌胃,下午予PNS200mg·kg^-1·d^-1灌胃,连续20周。实验结束后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测定大鼠右侧胫骨近端松质骨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并观察血清生化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NS组游离脂肪酸(FFA)、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松质骨形态计量学静态参数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厚度(Tb.Th)均增加(P〈0.01),骨小梁分离度(Tb.Sp)明显减小(P〈0.01);动态参数荧光周长百分率(%L.Pm)、骨形成率(BFR/BS、BFR/By)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脂肪乳剂长期灌胃可导致大鼠脂质代谢紊乱,并伴有高脂血症性骨质疏松症。PNS可显著降低血脂并促进骨的形成,对大鼠高脂血症所致骨质疏松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4.
目的应用频域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分析周边虹膜切除术前后前房角的变化。方法原发性前房角关闭者32例(40只眼)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术前、术后2d、2个月使用频域眼前段OCT进行前房角测量,比较500μm/750μm前房角角度(ACA500/ACA750)和500μm/750μm前房角开放距离(AOD500/AOD750)等指标。结果各指标在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d、2个月相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前房角关闭行周边虹膜切除术后前房角增宽,可缓解瞳孔阻滞,预防前房角进一步关闭,频域眼前段OCT可进行术前术后的非接触检查,实现前房的生物统计学测量。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中老年患者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救治的中老年脑梗死患者170例,根据脑梗死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观察组)和未复发组(对照组),观察组88例,对照组82例,对170例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头颅CT检查,并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梗死复发组的不良生活习惯、常见疾病、颈动脉狭窄程度和脑部病变程度与未复发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脑梗死的复发率高于女性,50岁以后是脑梗死的高发年龄。结论 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颈动脉狭窄程度和脑部病变程度均是中老年患者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探讨喉罩全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对31例甲状腺手术喉罩全麻醉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 患者均顺利置入喉罩,1立体位变动时发生漏气,调整后矫正.无误吸及胃胀现象.喉罩置入及拔除心血管.31例手术顺利完成.结论喉罩全麻适合甲状腺手术.术前应做好病例选择.摆放手术体位时注意保持喉罩位置.  相似文献   
117.
由于农业生态环境不断被污染,砷、汞、硒等元素进入大米等农作物中,长期食用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长期接触砷会对人体器官产生影响,造成肝功能异常;汞对人的神经系统、肾、肝脏都会有严重破坏;微量硒是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但其正性和毒性剂量间阈值很窄,过量的硒能引起中毒。原子荧光法测定砷、汞、硒在GB/T5009.11-2003、GB/T5009.17-2003和GB/T5009.93-2003中已被列为国标方法。微波消解具有快速、高效、损失少和试剂消耗少的优点。已被广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脊柱手术术后早期感染中的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匹配手术方式的11例早期脊柱手术术后深部感染患者(深部感染组)、11例合并其他感染并发症患者(其他感染组)、11例无感染并发症患者(无感染组)术后4d、1周、2周、3周、4周时的CRP水平变化.结果 三组在术后4d时CRP水平均高于正常水平,1周时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深部感染组在术后4周时CRP水平[(14.6±6.3)mg/L]仍然高于正常水平.其他感染组在术后4周时CRP水平[(5.5±3.5)mg/L]恢复至正常水平.无感染组在术后3周时CRP水平[(6.5±4.3)mg/L]恢复至正常水平.术后4d深部感染组及其他感染组CRP水平[(62.1±19.4)、(56.2±21.9)mg/L]明显高于无感染组[(34.8±15.4)mg/L](P<0.05),且深部感染组在术后2周内CRP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排除合并感染后,CRP在术后4~7d持续升高或不降反升时应考虑脊柱手术术后早期感染.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研究不同体重全麻诱导无通气期耐受缺氧的时限,以探讨肥胖患者的氧储备能力。  方法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43例,年龄20~50岁,根据体重指数(BMI)进行分组 (A组:BMI≤25 kg/m2;B组:BMI 25.1~29.9 kg/m2;C组:BMI≥30 kg/m2)。所有紧闭面罩吸纯氧5 min(氧流量10 L/min),常规药物麻醉诱导后,呼吸停止立即作机控正压通气(VT:8 mL/kg,R:12次/min,PEEP:5 cm H2O)3 min,在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一次成功。暂不连接麻醉机通气环路,直至SpO2降至93%时迅速接上环路行机械通气。记录诱导前、SpO2由100%降至97%时、SpO2降至93%时3个时刻的以下数据:体重指数、心率、血压、SpO2,以及停止给氧即刻SpO2由100%降至97%和93%的时间(T97、T93)。  结果  三组安全时限T97、T9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T97、T93与BMI呈负相关(P < 0.05)。  结论  随着BMI 的增大,无通气安全时限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20.
张吉仲  降拥彭措 《中草药》2020,51(6):1463-147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武汉自2019年12月爆发以来,发展迅速,短期内蔓延至全球多个地区,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目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与传统医学的积极介入相关,特别是对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救治方面体现出其独特优势。疫情发生以来,各民族医基于本民族医药理论,对COVID-19的认识和防治措施建言献策;优选个体化传统医学处方"扶正"患者个体内环境,结合"消灭"疫病产生、传播的土壤、空间等环境因素,为尽快战胜疫情,保障一方人民的生命健康贡献各自力量;建议立项挖掘、整理、研究、开发民族医药预防和治疗"瘟疫"的医疗机构制剂,为预防和治疗今后可能会频繁发生的各种病毒导致的"瘟疫"做好充足准备,护佑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