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无创正压通气成功治疗中重度肺性脑病1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中重度肺性脑病患者在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后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二氧化碳水平、pH与治疗成功的关系。方法:总结应用NIPPV治疗的23例中重度肺性脑病患者资料。结果:16例患者避免了有创通气治疗,各项生理指标于治疗2 h后改善。结论:1.最初几个小时的治疗效果及患者对NIPPV的耐受性可以决定NIPPV治疗的成败;2.NIPPV治疗前血气分析结果及APACHE-Ⅱ评分和GCS并不能预测NIPPV效果。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2年间,于北京安贞医院EICU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住EICU出现精神障碍的年龄段集中在76~85岁,占57.1%(P<0.05),发生率7.5%(42/563),男女病死率相同11.9%(5/42)。患者基础病多为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营养和代谢疾病,常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不全等。EICU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多为行为异常和定向力障碍。出现EICU精神障碍的患者精神症状大多持续1~10 d;由疾病因素为主导致精神障碍占61.9%(26/42),由非疾病因素为主导致的精神障碍占38.1%(16/42)。结论:EICU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高。出现精神障碍多数与基础疾病有关。应重视病因治疗减少精神障碍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分析不同脱机组患者脱机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对126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简单脱机组(59例)、困难脱机组(37例)和延长脱机组(30例),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年龄及PaO2/FiO2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主。结论:病情程度和氧合情况可以预测脱机的难易程度;对有脱机困难倾向者,应警惕甲状腺功能低下和神经肌肉疾病。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石油化工区 (简称石化区 )支气管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 测定 4 2例某石化区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CD3、CD4、CD8、CD4 /CD8,血清IgA、IgM、IgG、IgE水平 ,并与 4 0例健康人对比。 结果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CD3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CD8哮喘组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CD4低于对照组 (P <0 0 1) ,CD4 /CD8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两组IgA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IgM哮喘组低于对照组(P <0 0 1) ,IgG哮喘组低于对照组(P <0 0 1) ,IgE哮喘组高于对照组(P <0 0 1)。结论 石化区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存在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改变 ,但与非石化区哮喘患者相比结果不一致 ,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影响ICU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因COPD急性加重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预后患者各指标的差异.结果死亡组患者肺动脉压、肌酐、APACHE Ⅱ评分、APACHE一Ⅲ评分等升高(均P<0.05),ICU住院时间延长(P<0.05);呼吸频率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下降(P<0.05).结论肺动脉压、肌酐、APACHEⅡ评分、APACHEⅢ评分、呼吸频率和GCS可以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7.
梁颖  米玉红  刘双  陈东  方微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1):1282-1285
肺动脉肉瘤(PAS)是一种起源于肺动脉内膜的恶性疾病,临床极其罕见.症状上可表现为胸闷、憋气,极易误诊为肺血栓栓塞症(PTE)或其他疾病,本文旨在通过这个病例,提醒临床医生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尽早诊断及治疗该病.  相似文献   
68.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危险因素的年龄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方法:将136例PTE患者分组为≤40岁(A组)、41~60岁(B组)和≥61岁(C组).结果:(1)A组87%为遗传性危险因素且明显高于B、C两组(P<0.05);(2)A组获得性危险因素与B、C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A组以单一遗传性危险因素为主;B、C两组患者以2个或3个获得性危险因素为主.结论:不同年龄PTE患者危险因素的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和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2年9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急诊抢救室及重症监护病房住院脓毒症患者48例,非脓毒症患者52例。以就诊时cTnI和BNP水平和入院24 h的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评分作为基线资料。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法分析cTnI和BNP与预后关系,预后不良指标包括院内和出院30 d内死亡及APACHE评分≥20分。结果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的性别、年龄和原发病构成比、APACHE Ⅱ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中有47.92%(23/48)存在cTnI和(或)BNP水平升高,非脓毒症组中有28.84%(15/52)存在cTnI和(或) BNP水平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的预后不良与cTnI、BNP增高有关。结论血清cTnI、BNP水平升高有助于判断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