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TRAIL和Survivin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20例良性卵巢肿瘤及60例卵巢癌组织中TRAIL蛋白和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分析TRAIL和Survivin蛋白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①正常卵巢组织、良性卵巢肿瘤、卵巢癌中TRAIL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90.0%、80.0%、38.3%,Survivin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0%、20.0%、63.3%。两者间比较:在正常卵巢和良性卵巢肿瘤中TRAIL蛋白、Survivin蛋白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良性卵巢肿瘤和恶性卵巢肿瘤中TRAIL蛋白、Survivin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在卵巢癌中TRAIL蛋白表达与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期别密切相关(P〈0.05);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期别密切相关(P〈0.05)。结论TRAIL蛋白和Survivin蛋白可能共同参与了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且可能通过减少TRAIL蛋白表达,升高Survivin蛋白表达,起到协同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作用,从而参与了卵巢肿瘤发生过程中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探讨PCR在HP感染的诊断及根除效果判定中的应用。方法:应用PCR技术检测胃粘膜HP感染,并与常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PCR阳性率(91.8%)明显高于组织培养(58.1%)、尿素酶试验(62.8%)和warthin-starry银染色;65.1%)(P〈0.05);治疗后HP阳性率显著下降,其根除率为95.5%;PCR可检出的最小DNA量为0.1pg,可检出常规方法不能检出的少量HP。结论:PCR是检测HP的最为敏感的方法,有助于HP感染的诊断和HP根除的精确判断。  相似文献   
24.
CD44V6在大肠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 CD44 V6黏附分子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抗 CD44 V6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采用免疫组化 ABC方法对 12 1大肠癌组织进行标记分析。结果  CD44 V6在大肠癌中的阳性率为5 0 .4% ( 6 1/12 1)。其中低分化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组 ( 6 3.6 % vs40 .4% ,P<0 .0 5 ) ;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 ( 6 4.7% vs40 % ,P<0 .0 1) ;Dukes分期中的 C期组及 D期组的阳性率分别高于 A期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 6 2 .5 %、6 8.4% vs34.6 % ,P<0 .0 5 )。结论  CD44 V6表达的大肠癌具有更强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能力 ,CD44 V6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宫颈癌、31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12例正常宫颈组织中MMP-9、TIMP-1及VEGF的表达情况,探讨三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宫颈癌中MMP-9、TIMP-1和VEGF的阳性率较正常宫颈组与CIN组均增高.MMP-9与VEGF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分化高低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而TIMP-1的阳性率仅与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结论 MMP-9和VEGF表达增强而TIMP-1的相对增强不明显可能使宫颈癌更易发生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26.
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10例正常胃黏膜、16例胃黏膜轻度异型增生、12例中度异型增生、14例重度异型增生、16例早期胃癌及52例进展期胃癌组织中的PTEN蛋白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正常胃黏膜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0.0%,轻、中、重度异型增生胃黏膜分别为81.3%、75.0%、42.9%,早期及进展期胃癌分别为37.5%和36.5%.PTEN蛋白在轻度异型增生胃黏膜中的阳性表达率与重度异型增生、早期及进展期胃癌相比,P均<0.05;中度异型增生与早期及进展期胃癌相比,P均<0.05;肠型胃癌的阳性率(50.0%)与弥漫型胃癌(25.0%)相比,P<0.05;淋巴结转移胃癌的阳性率(14.8%)与未转移者( 51.2%)相比,P<0.05.认为PTEN蛋白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Krüppel样因子9(KLF9)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增殖、凋亡和炎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A549细胞随机分为四组:NC组、LPS组、LPS+pcDNA-con组和LPS+pcDNA-KLF9组。qRT-PCR检测KLF9、IL-6、IL-1β和TNF-α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KLF9、CyclinD1、Bax、Bcl-2、β-catenin和GSK-3β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LPS组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KLF9、CyclinD1和Bcl-2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Bax蛋白和炎症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表达显著升高;与LPS+pcDNA-con组相比,LPS+pcDNA-KLF9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KLF9、CyclinD1和Bcl-2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Bax蛋白和炎症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过表达KLF9可抑制LPS诱导的A549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结论:过表达KLF9可减轻脂多糖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这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8.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 R)是原癌基因 c-erb B- 1 (又称 HER- 1 )的表达产物 ,是一种细胞膜受体 (分子量为 1 70 KD) [1] ,其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已引起临床重视。研究表明 ,多种肿瘤组织中都有较高水平的 EGF- R表达[1、2 ] ,但临床对大肠癌癌前病变向癌转化过程中 EFG- R表达变化规律的研究较少。1 984~ 1 996年 ,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部分正常大肠粘膜、大肠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 EGF- R的表达 ,旨在探讨 EGF- R与大肠癌发生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收集 1 6 5例受检者的大肠粘膜组织标本 ,…  相似文献   
29.
应用抗cerbB2癌基因蛋白(P185)的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ABC方法,对正常胃粘膜、各级胃粘膜异型增生、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进行研究。结果:在正常胃粘膜腺体颈部偶见P185蛋白的弱阳性表达;在轻、中、重度异型增生病变中P185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50%、83.3%、85.7%;在早期及进展期胃癌中P185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22.2%和56.7%。重度异型增生表达率显著高于早期胃癌(P<0.05),进展期胃癌表达率显著高于早期胃癌(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P<0.05),但P185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组织学类型及胃癌肿块大小无相关性(P>0.05)。提示:P185蛋白有可能参与正常胃粘膜的增殖、修复及癌变过程,P185蛋白阳性的肿瘤可能具有更强的浸润及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30.
郝晓伟  赵亚超  米建强  范波 《癌症进展》2021,19(16):1690-1693
目的 探讨TBC1结构域家族成员15蛋白(TBC1D15)、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对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32例脑胶质瘤患者,其中低级别胶质瘤患者56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76例,分析不同分级脑胶质瘤组织中TBC1D15蛋白、最小ADC值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TBC1D15、最小ADC值对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TBC1D15蛋白积分光密度(IOD)明显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P﹤0.01),最小ADC值明显低于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P﹤0.01).截至2021年6月,132例脑胶质瘤患者中,死亡52例,生存80例,死亡脑胶质瘤患者脑胶质瘤组织中TBC1D15蛋白IOD值明显高于生存患者(P﹤0.01),最小ADC值明显低于生存患者(P﹤0.01).TBC1D15蛋白IOD值、最小ADC值预测高级别脑胶质瘤的AUC分别为0.883和0.848,此时的最佳截断值为0.99和1.11×10-3 mm2/s.TBC1D15蛋白IOD值、最小ADC值预测脑胶质瘤患者死亡的AUC分别为0.913和0.888,此时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12和0.95×10-3 mm2/s.结论 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TBC1D15蛋白表达上调,但最小ADC值较低,在预测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