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60篇 |
免费 | 143篇 |
国内免费 | 13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5篇 |
儿科学 | 28篇 |
妇产科学 | 16篇 |
基础医学 | 126篇 |
口腔科学 | 44篇 |
临床医学 | 409篇 |
内科学 | 246篇 |
皮肤病学 | 14篇 |
神经病学 | 36篇 |
特种医学 | 13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313篇 |
综合类 | 841篇 |
预防医学 | 272篇 |
眼科学 | 13篇 |
药学 | 309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341篇 |
肿瘤学 | 1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52篇 |
2022年 | 85篇 |
2021年 | 78篇 |
2020年 | 59篇 |
2019年 | 63篇 |
2018年 | 58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151篇 |
2013年 | 114篇 |
2012年 | 142篇 |
2011年 | 181篇 |
2010年 | 153篇 |
2009年 | 155篇 |
2008年 | 146篇 |
2007年 | 148篇 |
2006年 | 152篇 |
2005年 | 162篇 |
2004年 | 159篇 |
2003年 | 143篇 |
2002年 | 117篇 |
2001年 | 92篇 |
2000年 | 114篇 |
1999年 | 100篇 |
1998年 | 87篇 |
1997年 | 72篇 |
1996年 | 52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63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59年 | 4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性别异常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讨性别异常发生的机制及染色体组型与表型性别的相关性 ,对 33例性别异常病人的染色体组型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46XY男性假两性畸形占 5 7 5 7% ,46XX女性假两性畸形为 18 18% ,真两性畸形的组型有12 12 % ,其他组型为 12 12 %。含Y染色体组型的病人 88 8%可以找到睾丸 ,但 73 6 8%的病人表现为女性社会性别。性染色体与社会性别的相符率为 42 82 %。还发现 2例男性假两性畸形其性染色体正常 ,但常染色体分别为臂间倒位及 13和 14号染色体间的易位时 ,也可以导致性别异常。结论 :性染色体决定着性腺分化的方向 ,但成熟的性腺和正常的性别发育还需除性染色体之外的多条染色体、多个基因的参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 (BTCC)染色体微卫星不稳定性的表现及与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检测 4 0例 BTCC患者 5个微卫星位点的改变 ,同时用同样的方法检测癌组织中BAX基因和转化生长因子 (TGF) - β 型受体基因移码突变的情况。结果 至少发生一个微卫星位点改变的阳性率为 82 % (33/ 4 0 ) ,D9S16 2、D16 S4 76、D9S5 4、FGA和干扰素 (IFN) - A1位点改变各自的阳性率分别为 5 8%(2 3/ 4 0 )、 4 2 % (17/ 4 0 )、 38% (15 / 4 0 )、 4 8% (19/ 4 0 )和 5 5 % (2 2 / 4 0 ) ,阳性检出率与良性病变差异有显著性 ,与肿瘤的分期分级无显著相关性。发生微卫星改变的 33例中 ,33% (11/ 33)和 4 2 % (14 / 33)分别可见 TGF- β 型受体基因和 BAX基因的移码突变。结论 检测染色体微卫星的改变是 BTCC早期诊断、监测复发的有效手段 ,染色体微卫星改变可能是 BTCC发生过程中多基因突变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济南市及其所辖区(市、县)健康教育工作情况。[方法]利用卫统表43《健康教育所(中心)业务工作调查表》,2003年2月对济南市健康教育所及所属10个区(市、县)健康教育机构的专业工作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组织的活动、制做的各种健康教育材料、发行的报刊或栏目、业务指导与监测的人员等。[结果]2002年济南市共举办大型健康教育活动825次,238069人参加;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主要是讲座、宣传咨询和从业人员培训,共制作健康教育宣传品164种961862件。健康教育宣传栏在各类机构中较普遍。对各系统人员进行业务指导与监测8673人次。[结论]济南市健康教育的受益人群还较少。专业性强、比较直观的宣传品数量很少。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气管镜在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展,气管镜的检查,诊断和治疗价值就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如何做好气管镜及附件的消毒管理工作,这也是牵涉到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国家卫生部2004年版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软镜部分》(以下简称《规范》),我科气管镜室通过加强消毒管理,在杜绝院内感染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工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米丰年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1):24-25
活血化瘀疗法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是近些年在中医学研究、中西医结合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天山雪莲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中绿原酸和芦丁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 C_(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0.4%磷酸(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327 nm、257 nm,柱温35℃。采用超滤法分离天山雪莲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与游离药物测定包封率。结果:绿原酸和芦丁分离度良好,质量浓度分别在9.625~96.25μg/mL、12.87~128.7μ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5±0.12)%和(99.40±0.21)%,精密度和稳定性较好。超滤法回收率分别为(99.31±0.97)%和(99.44±0.36)%。2种成分的重复性实验的RSD均小于2.0%。3批天山雪莲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中绿原酸和芦丁的包封率分别为(83.82±0.32)%和(87.78±0.80)%,载药量分别为(17.66±0.40)%和(20.14±0.33)%。结论:本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同时测定天山雪莲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中绿原酸和芦丁的载药量和包封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治疗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21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35例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的病例资料, 根据治疗方式不同, 将其分为保守组(n=24)和手术组(腔内支架组+开放手术组, n=11)。其中保守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 腔内支架组(n=10)患者采用腔内支架置入治疗, 开放手术组(n=1)患者行肠系膜上动脉内膜剥脱术+成形术+回肠切除术治疗。分析保守组和手术组患者入院时的白细胞计数、腹痛时间以及YOO分型、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住院时间。所有患者随访24个月以上, 随访结束时对两组间的肠系膜上动脉的血管重塑率进行分析。此外, 对肠系膜上动脉腔内支架的一期通畅率及二期通畅率进行研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Q1,Q3)]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单因素分析结... 相似文献
18.
肺纤维化是一组以肺间质弥漫性渗出、浸润和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疾病,是多种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最终转归,是对损伤的过度修复。病程一般呈进行性发展,晚期多可引起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本病因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故临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西医治疗多以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疗效不能令人满意,且有较大的副作用。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肺纤维化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曹世宏认为,肺燥阴伤和肺气虚冷是本病病机的主要方面,且相互兼夹,均可导致瘀血。瘀血一旦形成,又可影响气机的宣畅,阴津阳气难以布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对患儿脑干发育的影响。方法:探讨先心病患儿听性脑干反应(ABR),并以正常儿为对照组。结果:年龄<12月,青紫型先心病(CCHD),患儿Ⅰ波潜伏期(LP)正常,Ⅰ~Ⅴ波峰期潜伏期(IPL)较正常儿显著延长,非青紫型先天病(NCCHD)患儿Ⅰ波LP、Ⅰ~Ⅴ波LPL均显著延长;4-6岁者NCCHD和CCHD无反复缺氧发作者LP和Ⅰ~Ⅴ波LPL与正常儿无差异,CCHD反复缺氧发作者Ⅰ~Ⅴ波LPL较正常儿显著延长,异常率2.3%。结论:先心病不延迟婴儿期脑干发育,缺氧发作可损害脑干功能,对缺氧发作者应尽早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深入分析中华预防医学会与美国公共卫生学会的发展现状、内部治理机制和主要业务活动,对我国公共卫生社团发展路径提出思考。方法 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中华预防医学会和美国公共卫生学会的发展现状;通过对比分析法,研究两个学术社团内部治理机制和主要业务活动领域的共性和差异性,客观分析中美两国公共卫生社团的优势与不足,探索我国公共卫生科技社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路径。结果 中美两国的管理机制对各自公共卫生社团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优势明显,工作网络完善,服务能力突出。美国公共卫生学会国际化程度高、会员服务能力强及品牌学术交流活动影响力大。但同时两个社团组织也存在不足之处。结论 建议我国公共卫生社团应充分发挥优势,提升会员认同感和获得感,持续助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服务中国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大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