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学药物栓塞(TACE)、B超引导无水酒精瘤内注射(PEI)和微波射频消融(RFA)对肝癌病人在肝移植前等待期间的作用。方法将本组在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的27例肝癌肝移植病人分为术前抑瘤组(18例)和非抑瘤组(9例);抑瘤组TACE9例(其中TACE+PEI1例)、PEI7例和RFA2例。结果抑瘤组肝移植平均等待时间为14.56±5.29周(3-21周),非抑瘤组为4.67±2.74周(2-11周),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42);抑瘤组病人的肝移植手术率100%(18/18),非抑瘤组81.8%(9/11);抑瘤组肿瘤复发率50%(9例),非抑瘤组肿瘤复发率77.8%(7例);抑瘤组和非抑瘤组术后2年累计生存率49.3%和32.3%(P=0.065),而术后2年累计无瘤生存率为43.5%和11.8%(P=0.044)。结论肝癌病人在肝移植前等待期间行TACE、PEI和RFA等治疗有较好抑瘤作用。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2.
63.
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在肝癌手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不同血流阻断方法在肝癌手术应用的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91至2 0 0 1年采用不同血流阻断方式进行肝切除 1 5 6例 ,对手术情况及术后肝功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 )球囊导管区域性血流阻断组平均术中输血明显少于PTC法肝门阻断组及半肝血流阻断组。 (2 )术后 1周时患者肝功能比较 ,区域性血流阻断组、Pringle法肝门阻断组、规则半肝切除组的肝功能改变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1 )球囊导管区域性血流阻断肝切除术术中失血少 ,对肝功能影响小。 (2 )球囊导管区域性血流阻断肝切除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64.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LCBDE)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RCP/EST)+LC两种微创术式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12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比较2组的胆总管直径、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27例患者中,85例采用LC+LCBDE治疗,其中54例采用一期缝合胆总管,28例放置T管引流;42例患者采用ERCP/EST+LC治疗。LC+LCBDE和ERCP/EST+LC两种术式结石清除率〔100%(82/82)比97.37%(37/38),P=0.317〕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1%(4/85)比4.76%(2/42),P=1.000〕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住院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和住院费用〔中位数(四分位数)〕方面LC+LCBDE一期缝合胆总管组均明显少于ERCP/EST+LC组〔住院时间:11(5)d比17(9)d,P<0.001;住院费用:27 054(8 452)元比31 595(11 743)元,P=0.005〕。结论 LC+LCBDE和ERCP/EST+LC均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但是LC+LCBDE尤其是LC+LCBDE一期缝合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较ERCP/EST+LC有较明显的优势;并且LC+LCBDE对于结石大小、数量没有限制,能够在保留乳头功能条件下,一次麻醉解决两个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合适病例可考虑LC+LCBDE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联合术中B超在肝胆结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0年来102例在肝胆管结石手术中联合使用了纤维胆道镜和术中B超协助诊断和治疗的肝胆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02例在术中胆道镜和术中B超协助下78例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18例行肝部分切除加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6例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合并胆囊切除术89例。术中纠正术前胆管结石诊断的假阳性12例,假阴性16例,发现左肝胆管癌7例,Mirizzi综合征5例。术后2周复查11例有残余结石,残石率为10.8%(11/102)。93例获得随访3个月至2年,随访率91.7%,优良率达92.5%。结论术中纤维胆道镜联合术中B超对提高肝胆结石的术中再诊断,减少结石的误诊或漏诊,降低肝胆结石手术残留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可在手术中帮助术者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探讨甲状腺再次手术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入路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将145例甲状腺再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经两种入路实施甲状腺手术:外侧入路组(n=65)和正中入路组(n=80).结果:外侧入路组手术总时间[外侧入路组70(30~ 265)min,正中入路组87(40~180)min,Z=-2.915,P=0.004]及显露甲状腺时间[外侧入路组(4.0±1.5) min,正中入路(5.0±2.0) min,t=-3.312,P=0.001]比正中入路组短.外侧入路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正中入路组[外侧入路组10(5 ~ 100)mL,正中入路组30(5~ 500)mL,Z=-3.095,P=0.002].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无显著统计学差异(Z=-0.256,P=0.798).结论:再次甲状腺手术采用外侧入路可获得相对较清晰的解剖层次,适用于大部分甲状腺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68.
一、病历讨论陈汉忠医师:病史简要介绍:患者,女,41岁,因"体检B超发现左肾占位性病变7d"于2011年1月8日入院。无头晕、头痛,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排血尿等不适。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6年,目前服用二甲双胍片、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  相似文献   
69.
陈盛  简志祥  江寅  陈伟 《新医学》2012,43(5):297-30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处理方法和技术疗效。方法:8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前行B超、CT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明确结石情况,于全身麻醉下通过四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LC+LCBDE),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6%(82/85),82例的手术时间为(226±36)min,出血量为(40±20)ml,此82例中取尽结石后行胆总管一期缝合54例,余28例行T管引流,82例住院日数为(13±4)d。85例中3例患者由于炎症较重,胆囊三角黏连致密解剖不清,故中转行开腹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3年,无患者出现明显腹痛,无黄疸、发热等症状,无结石残留和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出现,病情稳定。结论:术前完善检查,筛选适当病例行LC+LCBDE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能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0.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时机、方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1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以及术后随访资料;其中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6例,黏液性囊腺瘤8例(其中1例为黏液性囊腺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4例,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肿瘤位于胰头颈部者12例,位于胰体尾部者19例。 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1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10例行胰体尾切除术、2例行腹腔镜下胰体尾肿瘤切除术、3例行胰腺肿瘤局部剜除术、4例行胰腺节段切除术;1例黏液性囊腺癌患者仅可行姑息手术。本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2例患者术后发生胃瘫,4例患者术后发生胰瘘,均可经保守治疗痊愈。除1例囊腺癌患者外,其余30例患者随访6~96个月,均未出现胰腺肿瘤复发或转移。 结论 胰腺囊性肿瘤的具体病理类型术前很难准确判断,对于难以定性的囊性肿瘤及时手术是防止肿瘤癌变的重要手段;手术方式选择应该个体化,并应遵循损伤控制性原则,有条件的单位应该多开展经腹腔镜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