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13篇 |
免费 | 305篇 |
国内免费 | 11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7篇 |
儿科学 | 31篇 |
妇产科学 | 66篇 |
基础医学 | 214篇 |
口腔科学 | 62篇 |
临床医学 | 1019篇 |
内科学 | 364篇 |
皮肤病学 | 64篇 |
神经病学 | 124篇 |
特种医学 | 21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217篇 |
综合类 | 1362篇 |
预防医学 | 642篇 |
眼科学 | 86篇 |
药学 | 611篇 |
11篇 | |
中国医学 | 456篇 |
肿瘤学 | 1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3篇 |
2023年 | 136篇 |
2022年 | 155篇 |
2021年 | 200篇 |
2020年 | 149篇 |
2019年 | 132篇 |
2018年 | 130篇 |
2017年 | 71篇 |
2016年 | 82篇 |
2015年 | 81篇 |
2014年 | 264篇 |
2013年 | 216篇 |
2012年 | 243篇 |
2011年 | 287篇 |
2010年 | 216篇 |
2009年 | 206篇 |
2008年 | 195篇 |
2007年 | 239篇 |
2006年 | 240篇 |
2005年 | 250篇 |
2004年 | 247篇 |
2003年 | 182篇 |
2002年 | 133篇 |
2001年 | 161篇 |
2000年 | 170篇 |
1999年 | 136篇 |
1998年 | 135篇 |
1997年 | 131篇 |
1996年 | 114篇 |
1995年 | 128篇 |
1994年 | 107篇 |
1993年 | 63篇 |
1992年 | 57篇 |
1991年 | 49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46篇 |
1988年 | 35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36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18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13篇 |
1965年 | 5篇 |
1963年 | 8篇 |
1960年 | 6篇 |
1959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患者,男性,19岁,主因骶尾部肿物手术后1年,进行性增大3个月以“骶骨肿瘤术后”收入院。患者于1年前,曾于当地医院以“骶骨肿瘤”收入院。患者于1年前,曾于当地医院以“骶骨肿瘤”(图1)行“骶骨肿瘤刮除术”。术后病理报告:骶骨动脉瘤样骨囊肿。入本院后, 相似文献
52.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术后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附1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术后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6年1月,对130例腺性膀胱炎采用经尿道电切术,电切时切除所有病变黏膜及周边1cm正常膀胱黏膜,切除深度直达浅肌层。术后1周开始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每次50mg,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持续2年。结果5例术后尿道狭窄,经定期扩张后治愈,余无并发症。98例症状消失,23例偶有尿路刺激症状,复查膀胱镜黏膜正常;9例复发,其中5例术后6~12个月出现非灌注后血尿,4例无症状定期复查,行膀胱镜检查见原位复发,活检病理确认后再次行经尿道电切术,术后更换灌注药物为羟基喜树碱,每次20mg,随访12个月,无复发。结论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术后有效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中的常见症状,以往诊断此类疾病多采用乳管造影、溢液涂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活体组织检查等,因不能直观反映病变情况,确诊率较低。纤维乳腺导管镜(fiberoptic ductoscopy,FDS)的应用为诊断乳头溢液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查方法。我院2005年11月至2007年4月共诊治乳头溢液3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幼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成人的解剖差异及临床应用。方法2001年3月~2006年1月应用不带腓肠内侧皮神经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移位修复幼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6例,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3岁7个月~5岁。摩托车等致伤5例,铡草机致伤1例。均为足跟部软组织逆行撕裂,其中3例跟骨骨骺外露,1例跟骨骨骺外露伴跟腱外露,1例跟骨外侧外露,1例足背近端软组织缺损合并骨、肌腱外露。创面范围3cm×2cm~6cm×5cm。切取皮瓣范围3.5cm×2.5cm~7cm×6cm,急诊手术1例,伤后5~15d手术5例。结果术后6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足踝功能满意。结论不带腓肠内侧皮神经的幼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仍有足够的血运,手术操作简便,是一种修复幼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初步探讨肌内效贴短期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48例,按年龄、性别及体重及急慢性期等严格配对后随机分为肌内效贴组+常规局部理疗组(治疗组)及常规局部理疗组(对照组)各24例。在入选时、治疗5d及10d时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综合功能(西安大略及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作评估,同时对过敏性与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入选时两组膝骨性关节炎VAS和LK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5天,治疗组VAS和LKSS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0天,两组VAS和LKSS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VAS评分趋向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K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内效贴可作为安全有效的康复手段之一,短期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症状,改善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分析一起由两种罕见血清型混合感染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病原学的检测结果,为食物中毒病原学检查途径提供依据。方法 对一起在龙门县人民医院就诊食物中毒事件的9例患者采集其肛拭子样本,参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GB 4789.7—2013) 等标准进行病原学分析鉴定。结果 本次事件出现临床症状者9例,其中≤20岁2例,20~<40岁1例,40~<60岁4例,≥60岁2例;9份肛拭子样本检出8株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分型O2:K28构成比占25.00%(2/8);O8:K21构成比占75.00%(6/8);经PFGE分子分型,2株O2∶K28血清型(VP18171、VP18175)相似度为66.7%;3株O8∶K21血清型(VP18172、VP18173、VP18176)相似度为100.0%,与另外3株O8∶K21血清型(VP18177、VP18174、VP18170)相似度为88.4%~95.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除有1株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二重耐药、1株菌株对氨苄西林耐药、3株菌株对头孢唑林耐药外,其它菌株对所有测试药物均敏感,无多重耐药现象。结论 此次食物中毒是由O2:K28和O8:K21这两种罕见血清型的副溶血性弧菌混合感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以提高其心理素质及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10月30日入住我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等组实验法将2018年1月1日—5月30日住院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8年6月1日—10月30日住院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护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存质量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0)。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9.
目的评价固定正畸结合牙周组织再生术(GTR)治疗中重度牙周病伴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2017年在合肥市口腔医院就诊的牙周病伴错颌畸形患者32例,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单纯固定正畸治疗,对照组在固定正畸的基础上进行GTR辅助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正畸治疗后的1、3、6、9、12个月牙周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SBI)和临床附着丧失(CAL)情况,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在治疗后,各项牙周临床指标(PD、SBI、CA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PD和SBI治疗后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对照组的各项牙周指标(PD、SBI、CAL)均高于试验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GTR技术辅助正畸治疗中重度牙周病伴错颌畸形,能显著增加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安全性,同时能使丧失的牙周组织再生。 相似文献
60.
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对存在会阴裂伤诱因产妇分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用于存在诱发会阴裂伤因素(会阴过紧、耻骨弓过低、胎儿过大)产妇分娩的效果.方法将足月分娩中会阴过紧、耻骨弓过低、胎头过大的初产妇31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66例行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后会阴侧斜切开娩出,对照组150例行单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后会阴侧斜切开娩出.结果两组胎头拨露至胎儿娩出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伤口缝合时间、产后2 h出血量及会阴裂伤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能充分松弛会阴,缩短胎头拨露至胎儿娩出时间,缩短第二产程,降低会阴裂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