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磁共振成像在挂线治疗复发性肛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ill)在挂线治疗复发性肛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2例复发性肛瘘患者,术前进行磁共振相控阵列线圈检查,将删检查结果 与术前指诊结果 进行比较,最终以挂线手术结果 为标准验证其准确性,同时观察挂线后患者肛门功能、复发情况.结果 22例患者中19例确诊为复发性肛瘘,1例为骶前囊肿合并直肠瘘,2例肛瘘伴癌变.MRI对肛瘘内口、原发主管、支管/脓腔检查准确率明显优于直肠指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9例患者均行挂线治疗,近期治愈率100%.平均随访13个月,其中2例患者复发(10.5%),再次手术后痊愈.5名患者术前已有肛门功能改变,肛门漏气3例,漏液2例,挂线后8名患者有肛门功能改变,肛门漏气5例,漏液3例,未见有发生完全性肛门失禁的病例.结论 应用删相控阵列线圈能准确定位复发性肛瘘的内口、瘘管及潜在脓腔的位置,同时排除其它肛管直肠周围病变,在其引导下行中医挂线治疗可大大提高该疗法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乳腺错构瘤的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对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错构瘤进行回顾性X线分析。结果:密度不均,瘤体内脂肪和纤维腺体等量分布,形成“水中浮岛”,是乳腺错构瘤最典型的一种类型,易于确诊,本组3例确诊为错构瘤。对于密度尚均匀,不典型的乳腺错构瘤,如以脂肪为主密度较低者,易误为脂肪瘤或囊肿,本组2例。如以纤维腺体为主,密度较高者,易误为纤维腺瘤,本组1例。伴边缘不清,则可疑恶变,本组1例。另1例属错构瘤早期改变。结论:X线分型对于不同类型乳腺错构瘤的X线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3.
乳腺导管内占位病变的X线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占位病变的X线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研究 10 3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X线特点 ,结合临床及病理特征 ,进行鉴别诊断。结果 导管内乳头状瘤 70例 ,导管内乳头状癌 15例 ,导管内乳头状瘤病 11例 ,导管内炎性结节 7例。结论 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X线鉴别诊断 ,应综合分析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管腔改变及溢液性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英夫利昔单抗(IFX)联合手术治疗克罗恩病肛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IFX联合手术治疗的15例克罗恩病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手术后第1周开始接受静脉输注IFX诱导治疗(5mg/kg,0、2和6周)。监测IFX治疗前后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肛周克罗恩病指数(PCDAI)、体质量指数(BMI)、相关血液学指标及内镜检查结果,并记录肛瘘愈合情况及IFX输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IFX治疗后14周,13例(86.7%)肛瘘完全愈合,1例局部症状改善,1例再次形成皮下瘘;肛瘘瘘管愈合时间20~45(平均32.5)d。4例伴肛管直肠狭窄明显改善。1例患者内镜下可见肠道黏膜完全愈合,其余14例肠道炎性反应显著改善。CDAI由治疗前的230.5±97.5降至114.O±90.3,PCDAI由治疗前的9.9±3.4降至2.8±3.2,BMI由治疗前的(19.1±3.1)kg/m。上升至(21.5±3.0)k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1)。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等血液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IFX治疗期间,1例患者发生低钾血症;1例患者发生严重输液反应:其余13例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静脉输注IFX联合手术治疗克罗恩病肛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微小乳腺癌的X线诊断(附4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微小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作者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42例微小乳腺癌的X线表现。结果:42例中,15例呈肿瘤结节,12例出现恶性钙化,11例局部结构紊乱,10例出现小灶致密影,3例显示为星芒征。结论:对上述诸多特殊表现的认识,在微小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静脉注射英夫利西单抗联合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肛周克罗恩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4年6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肛肠科接受英夫利西单抗联合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的49例肛周克罗思病患者(3例非瘘管性肛周克罗恩病和46例瘘管性肛周克罗恩病)的临床资料,每次注射药物时以住院的方式进行,并作为随访资料.监测治疗前后的瘘管闭合情况,通过Wilcoxon检验评价C-反应蛋白、肛周克罗恩病活动指数等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初始诱导治疗后均有应答,C-反应蛋白治疗前为[16.9(6.6,35.6)] mg/L,末次随访时C-反应蛋白为[4.5(1.5,15.9)]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94,P=O.00);肛周克罗恩病活动指数治疗前[7(4.5,10.5)]分,末次随访时肛周克罗恩病活动指数为[1(0,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00,P=O.00);末次随访时56.5% (26/46)的患者达到瘘管闭合,28.3% (13/46)的患者症状改善,15.2% (7/46)的患者失去应答.2例患者肛管溃疡愈合,1例患者单纯疣状皮赘未再发生其他肛周病变.结论 英夫利西单抗结合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肛周克罗恩病可以提高瘘管闭合率,有效改善肛周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引流挂线+英夫利昔单抗(IFX)+高糖局部注射治疗克罗恩病(CD)肛瘘的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江苏省中医院肛肠科于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住入院的30例CD肛瘘患者,分为试验组12例和对照组18例,试验组患者接受拆除引流挂线+IFX+高糖局部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拆除引流挂线+IFX治疗。于治疗前,以及IFX治疗第6、14、22和30周为观察时间点,检测2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并评估BMI、克罗恩病活动指数评分(CDAI)、肛周克罗恩病活动指数评分(PDAI)及临床疗效。结果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实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PLT)计数及血红蛋白(Hb)水平]、BMI、CDAI及PDAI的组间效应和组别及时点的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时点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管是在试验组还是在对照组,相比于治疗前,第6周的WBC计数、CRP水平、ESR、PLT计数、CDAI及PDAI均降低,之后几个时点变化不大;而Hb水平和BMI的变化趋势则相反,在第6周时增高,之后维持在一定水平。IFX治疗第14、22及30周时,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拆除引流挂线的同时局部注射高糖治疗CD肛瘘的效果不明显,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9.
乳腺导管系统疾病400例造影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乳腺导管系统疾病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作者回顾分析400例乳腺导管系统疾病的造影资料。结果:肿瘤性疾病占11%,包括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内乳头状癌、导管癌,其中以导管内乳头状瘤最多见,占6.25%。非肿瘤性疾病占89%,包括导管扩张、导管扩张并慢性炎症、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囊肿、小叶增生、囊性增生,其中以导管扩张最多见,占62.5%。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导管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术式有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或前切除术(AR)。自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应用以来,患者的复发率和生存率都有明显的改善,但根治性手术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出血多,往往伴有较高的死亡率及令人沮丧的并发症和功能障碍。即使在很好的条件下,一些低位直肠癌患者仍不得不接受永久的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包括吻合口漏,生殖及泌尿功能障碍等。近20年来,直肠癌局部手术治疗得到多方面的研究,如果病人选择及辅助治疗适当的话,局部切除术不仅可以保留括约肌功能且治疗效果和根治术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