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目的:乙肝病毒蛋白对不同感染状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乙肝表面抗原(HBeAg)阳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者40例(A组), 乙肝e抗原(HBeAg)阳性ALT持续正常者20例(B组), HBeAg及 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性ALT正常者20例(C组),另外选择15例各型肝炎病原学标志检测均为阴性的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分离培养外周血单核细胞,加入植物血凝素(PHA)、HBeAg、HBcAg, 培养48 h后,1 500 r/min 离心10 min,收集上清液-20 ℃保存,统一检测IFN-γ、IL-10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8+CD28+T细胞亚群。结果:IFN-γ在HBeAg阳性ALT正常组,HBeAg阳性ALT异常组中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HBeAg及 HBV-DNA阴性ALT正常组;IL-10在HBeAg阳性ALT正常组,HBeAg阳性ALT异常组中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HBeAg及 HBV-DNA阴性ALT正常组。CD8+CD28+T细胞在HBeAg阳性ALT正常组中明显低于其它各组。结论:HBeAg阳性的患者,Th1型细胞免疫反应明显低下,Th2型细胞免疫反应明显增高,CTL的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52.
HLA复合体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预后及治疗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个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可以出现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携带者、肝硬化、肝癌等不同的预后,且对药物的反应亦不同。大量研究表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复合体与HBV感染预后及治疗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报道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3.
补肾方对慢性乙型肝炎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补肾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调节作用。方法收集HBeAg阳性ALT异常者30例,给予补肾方治疗,用药6个月,于用药前、用药3个月、6个月时分别检测下列指标。采用罗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加入HBeAg、HBcAg与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培养48h,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10、IFN-γ,血液中CD4^+、CD8^+、CD8^+CD28^+、CD8^+CD28^-和CD28^+T细胞的比例及加入HBeAg、HBcAg与PHA培养48h后培养细胞中CD8^+CD28^+的比例。结果补肾方治疗有效组在治疗3个月后,PBMC培养中IFN-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IL-10明显下降(P<0.05,P<0.01);CD8^+CD28^+T、CD28^+T、培养后CD8^+CD28^+T细胞较治疗前明显上升,CD8^+CD28^-T细胞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补肾方能明显增强Th1型细胞因子的表达,降低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CD8^+(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的表达,这可能是使HBVDNA复制得到抑制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4.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医体质类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方法:参照临床流行病学方法,采用CCQ问卷对HBV感染者开展广泛调研。结果:在HBV感染者中,体质类型按内热质、气虚质、津亏质、郁滞质、精亏质、阳虚质、紧张质、协调质从高到低分布,其所占比例分别为:62.4%,54.4%,51.9%,50.7%,47.5%,45.4%,37.6%,9.3%。结论:内热质及气虚质为HBV感染者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相关临床指标、年龄、性别等因素对HBV感染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影响。方法:参照临床流行病学方法,采用CCQ问卷对HBV感染者开展广泛调研。探讨HBV感染者的临床指标及年龄、性别等因素对中医体质类型的影响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结果:在DNA阳性的HBV感染者中,气虚质、内热质的发生概率较高,P〈0.05;在性别方面,阳虚质、津亏质、精亏质、郁滞质及紧张质发生的可能性与性别负相关,P〈0.05,而协调质发生的可能性与性别正相关,P〈0.05。在年龄方面,阳虚质、精亏质及郁滞质发生的可能性与年龄正相关,P〈0.05。结论:HBV-DNA阳性对HBV感染者的中医体质有影响,在DNA阳性的HBV感染者中,内热质及气虚质的发生概率要高于DNA阴性的HBV感染者。性别、年龄等因素对HBV感染者的中医体质亦有影响,男性较之女性,阳虚质、津亏质、精亏质、郁滞质及紧张质的发生可能性均小,而协调质的发生几率则较大。在HBV感染者中,随着年龄的增加,阳虚质、精亏质及郁滞质的发生概率增高。  相似文献   
56.
利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检测肾病患者尿液中各种特异性生物学指标,发现与疾病相关的特殊蛋白质标志分子,已成为肾脏病早期诊断、病理生理研究的前沿性手段。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将有助于肾脏病的疗效观察、预后判断与病理机制研究。现将国外尿液蛋白质组学在肾脏病研究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7.
目的:了解慢性HBV感染者病毒量、细胞因子及T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方法:共观察8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其中HBeAg阳性ALT正常者20例,HBeAg阳性ALT异常者40例,HBeAg阴性ALT正常者20例,采用罗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FIBVDNA;ELISA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HBeAg、HBcAg与PHA(植物血凝素)培养48小时后上清液中IL-10、IFN-7,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细胞中CD8^+、CD28^+T细胞的比例。结果:IFN-7在HBVDNA为10^7copy/ml及10^8copy/ml组中的含量较HBVDNA≤10^3copy/ml组显著降低。IL-10在HBVDNA为10^8copy/ml组中的含量较HBVDNA≤10^3copy/ml组明显偏高。CD8^+、CD28^+T细胞在HBVDNA为10^8copy/ml组中的含量较HBVDNA≤10^3copy/ml组及HBVDNA为10^4~6copy/ml组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PBMC体外培养后,IFN-7及CD8^+CD28^+T细胞与血清中HBVDNA水平呈负相关,IL-10与血清中HBVDNA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含量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观察60例CAA患者血清补体C3、C4和免疫球蛋白(Ig)含量,并分析血清C3含量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CAA患者血清C3、C4和Ig含量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且血清C3含量与外周血CD8^+细胞表达成正相关(r=0.30,P〈0.05),与CD4/CD8比值负相关(r=-0.31,P〈0.05),但与CD8^+HLA-DR^+细胞表达无关。结论:CAA患者血清补体含量与其B细胞功能和CD8^+T细胞的免疫应答水平相关,其降低可能与机体本身的免疫保护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HLAA、DRB1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乙肝后肝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因芯片分型方法,检测61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HLAA、DRB1分型,并与146例正常人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HLAA02及HLADRB107、HLADRB108、HLADRB111的频率在乙肝后肝硬化组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其它等位基因频率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LAA02及HLADRB107、HLADRB108、HLADRB111与上海汉族人乙肝后肝硬化的发生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