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自 1990年 ,Wolff等建立基因免疫技术以来 ,DNA疫苗研究飞速发展。与传统疫苗相比 ,DNA疫苗具有许多不可比拟的优点。因此 ,被誉为疫苗史上的第三次革命。目前 ,DNA疫苗在艾滋病、乙型肝炎等多种疾病的研究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本文拟就近年来有关乙型肝炎DNA疫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乙型肝炎DNA疫苗的构建及其特点从所周知 ,乙型肝炎病毒编码三种抗原 :HB sAg、HBeAg、HBcAg ,其中 ,HBsAg在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的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成为乙肝病毒DNA疫苗研究首选的靶抗原。Davi… 相似文献
73.
74.
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的纤维定量分析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目的研究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的纤维定量分析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对77例慢性肝病患者网状、胶原及弹力纤维面积进行真彩图像定量并分析其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相关关系。结累随慢性肝病分期从S0到S4,肝组织三种纤维均逐步升高,尤其胶原纤维最明显,S3与S2组比、S2与S1组及S1与S0组比,差异均有显著性;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与胶原纤维面积相关系数依次为透明质酸(NA)0.70775>IV型胶原(CIV)059402>层粘连蛋白(LN)0.52593>Ⅲ型前胶原(hPCⅢ)0.52198。结论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对辅助诊断肝纤维化有肯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5.
肝硬变及肝纤维化血清HA及hPCⅢ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199801/199903在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住院患者259例,男198例,女61例,年龄13岁~74岁.其中急性肝炎(AH)13例,慢性肝炎(CH)143例(轻度68例,中度75例),重度CH伴早期肝硬变(ELC)63例,静止性肝硬变(SLC)15例,活动性肝硬变(ALC)25例.对照组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30岁±5岁)为健康体检者.1.2 方法1.2.1 血清纤维化指标检测 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hPCⅢ)和Ⅳ型胶原(C…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侵犯淋巴细胞对慢性乙肝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水平, PCR方法扩增乙肝病毒DNA片段.血清中HBV DNA检测采用斑点杂交法.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IFN-γ水平降低,但无显著差异性;而IL-4水平明显增高(F=17.4,P<0.01).血清中HBV DNA 水平与PBMC培养上清液中的IFN-γ水平呈负相关(rs= 0.53, P<0.01).62.9%(35/56)的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PBMC中检出HBV DNA,HBV DNA 阳性组和阴性组的IFN-γ水平具有显著差异(F=15.2,P<0.01).结论 (1)慢性乙肝患者的外周血以Th2类细胞因子占优势.(2)乙肝病毒侵犯淋巴细胞可能影响其免疫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武汉某校发生过一次肠道传播型肝炎流行,从粪便中检出与TT病毒同源的病毒,随访调查以了解这一新型病毒的感染过程。方法急性期和随访血清检测ALT和病毒片段。结果急性期、发病后6个月和18个月ALT增高分别为100%,29.6%和13.9%;检出病毒片段分别有77.0%,685%和18.5%。18个月时ALT正常者病毒血症也消失的80.6%;ALT增高的15例病人仅2例(133%)检出病毒,可能因此时病毒水平多低于可检出水平。结论这一病毒可长期血液携带,其血液传播的重要性,远非甲型肝炎和成型肝炎病毒所可比拟。 相似文献
79.
80.
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认为,活化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在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但其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研究较少.为此,我们应用流式细胞仪,对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