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探讨核苷类似物(NA)恩替卡韦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低水平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HBsAg低水平CHB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继续给予恩替卡韦治疗48周,观察组患者先给予恩替卡韦和PEG-IFNα-2b联合治疗12周,再给予PEG-IFNα-2b单药治疗36周。治疗后48周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24、48周和治疗后24、48周检测2组患者血清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转移酶(ALT)水平,并计算血清HBsAg和HBeAg阴转率。结果 治疗后48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23/30)、43.33%(13/3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BsAg、HBeAg、ALT和AST水平比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各型肝病患者凝血及抗凝血指标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37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凝血及抗凝血指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等指标随病情进展呈进行性延长,急性肝炎、慢性轻度肝炎患者PT、APTT、TT指标与健康人员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FIB)在急性肝炎轻度升高,之后随病情进展呈下降趋势;抗凝血酶-Ⅲ(AT-Ⅲ)与病情进展呈负相关。肝衰竭患者D-二聚体水平升高显著,其中急性肝衰竭患者较慢性肝衰竭、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有更高水平(P0.05)。结论:凝血和抗凝血指标可间接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肝病患者临床动态监测上述指标可实时评判病情及预后,对治疗方案的调整亦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肝硬化大鼠肝功能的保护及炎症抑制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从60只SD大鼠中随机抽取10只设为正常组,其余建立肝硬化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肝硬化组、激活剂组、小檗碱组、激活剂+小檗碱组,每组10只.激活剂组给予SRI-01138130 mg/kg灌胃,小檗碱组给予小檗碱200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