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MIP-1表达及其与树突状细胞浸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 IP-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经外科手术切除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CR1,CCR7的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M IP-1的表达。结果:(1)肺癌细胞胞质及胞膜表达M IP-1,同时检测到肺癌组织中有CCR1和CCR7阳性树突状细胞的浸润。(2)肺癌组织中CCR1,CCR7及M IP-1表达和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关。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M IP-1的肿瘤细胞及CCR1阳性树突状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Ⅲ~Ⅳ期患者表达M IP-1的肿瘤细胞及CCR1阳性树突状细胞数量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3)肺癌组织中M IP-1阳性细胞表达率和CCR1阳性树突状细胞数量呈正相关,和CCR7阳性树突状细胞数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M IP-1表达和肺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CR1,CCR7的表达关系密切,推测M IP-1可能影响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的发育和趋化功能并参与肺癌的免疫逃逸和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积分模型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以提高胸腔积液的诊断率。方法分析65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和87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年龄、体温、胸腔积液中的腺苷脱氨酶(ADA)、血清C-反应蛋白(CRP)4个指标建立积分模型,以年龄<37岁、体温>37.8℃、ADA>45U/L或>30U/L、CRP>26mg/L为截点,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相关性设置每个指标合适的分值,根据每例患者的指标分值,建立积分模型,利用积分模型作为判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依据。结果以积分模型分值≥7分作为预测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截点,其敏感性为95.4%、特异性为96.6%、准确性为96.0%。结论积分模型可以简单方便的进行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测定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0(sCD40)、可溶性CD40L(sCD40L)、血浆CD62P的含量,探讨血小板源性CD40/CD40L在肺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体外分离85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2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血清和血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血清sCD40、sCD40L、血浆CD62P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肺癌组血清sCD40、sCD40L、血浆CD62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2)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血清sCD40、sCD40L含量、血浆CD62P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肺癌患者sCD40、sCD40L、CD62P的含量随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呈升高趋势。(4)有远处转移肺癌患者sCD40、sCD40L、CD62P的含量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患者(P均<0.05)。(5)肺癌患者术后2周时血浆CD62P、血清sCD40L的含量均较术前下降,但血清sCD40含量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其CD62P、sCD40L的表达水平成正相关关系(r=0.300,P<0.05)。结论(1)肺癌患者血清sCD40、sCD40L、血浆CD62P含量增加,且表达水平与肺癌的进展程度相关,血小板源性CD40/CD40L系统在肺癌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2)检测血小板源性CD40L、CD62P表达水平对研究肺癌的临床分期、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琴  黄建安  穆传勇 《江苏医药》2013,39(8):935-938
目的 探讨厄罗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42例NSCLC患者每天口服厄罗替尼150 mg行靶向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对其中的12例检测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采用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NCI毒性评价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42例患者中,疾病部分缓解(PR) 18例,疾病稳定(SD)16例,疾病进展(PD)8例;客观有效率(ORR)为42.8%,疾病控制率(DCR)为80.9%.12例接受基因突变检测结果:突变型9例,野生型3例;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9个月(95%CI为6-13个月)和15 d(95%CI为15-30 d)(P<0.01);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11个月(95%CI为6-14个月)和2个月(95%CI为1-5个月)(P<0.01).42例患者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疹(73.8%)和腹泻(28.5%).结论 厄罗替尼对于NSCLC患者有效,尤其对于EGFR基因突变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5.
树突状细胞是体内最为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可激活机体初始免疫应答。已有的研究发现,侵入到肺癌组织的突状细胞存在成熟障碍,未成熟树的突状细胞不能有效地向肿瘤特异性T细胞递呈肿瘤抗原,同时通过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增殖参与肺癌的免疫逃逸。肺癌组织中的树突状细胞与患者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基于树突状细胞的肿瘤疫苗已作为肺癌生物治疗的手段之一得以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前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icroRNA-21(MiR2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支气管镜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RT-PCR的方法测定31例NSCLC患者支气管镜活检组织及10例非肺癌肺组织中MiR21的表达量,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 MiR21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肺癌组织(P<0.05),且与患者病理类型及TNM分期有关。ROC曲线下面积为0.785(95%CI:0.635-0.935);临界值取0.158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3%和80.0%。结论 MiR21在NSCLC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率,与病理类型和TNM分期有关,提示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7(CCR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经外科手术切除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15例癌旁组织标本中CCR7的表达情况。结果肺癌组织中CCR7阳性细胞表达率较癌旁组织明显增加;有淋巴结转移组的CCR7阳性细胞浸润程度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Ⅲ~Ⅳ期肺癌CCR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CR7表达与肺癌I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参与肺癌的免疫逃逸和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53岁,因口、眼干燥20余年,于咳5年余于2005年12月28日入院。患者20余年前因明显诱因出现口、眼干燥,进食馒头等于性食物时难以下咽,眼睛有磨砂样感觉,一直未予以重视,以后逐渐出现牙齿片状脱落。  相似文献   
19.
肺癌肿瘤局部浸润的免疫细胞、间质细胞及所分泌的活性介质等与肺癌细胞共同构成的局部内环境又被称之为肺癌微环境。肺癌微环境中浸润的免疫细胞参与了肺癌的疾病进展和免疫逃逸。本文对这一群细胞的浸润特征、功能和相互关系进行阐述,探讨其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