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5岁,因"左眼眶上缘肿块伴视力下降、流泪、眼胀2个月"入院.查体:全身情况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3.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 mopathy,TAO)患者眼眶结缔组织中共刺激分子CD40/CD40L的表达,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CD40/CD40L、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1,ICAM-1)/白细胞功能抗原(1eukocyte function antigen1,LFA-1)在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n=12)及正常对照(n=8)眼眶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原代培养TAO患者及正常对照眼眶成纤维细胞,应用RT-PCR方法检测CD40L刺激后眼眶成纤维细胞合成ICAM-1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TAO患者眼眶结缔组织中可见高表达CD40、ICAM-1的成纤维细胞,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并高表达LFA-1;双酶标组化显示CD40阳性表达的成纤维周围浸润CD40L阳性表达的淋巴细胞;ICAM-1阳性眼眶成纤维细胞与LFA-1阳性淋巴细胞以直接接触的形式存在。RT-PCR结果显示,未激活状态TAO组眼眶成纤维细胞ICAM-1mRNA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两组眼眶成纤维细胞经CD40L诱导后IC...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观察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Ortho-KCL)后裸眼视力、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眼轴长度的变化.方法 应用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梦戴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于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门诊就诊并随访的近视度数<-6.00 D的50例患者(100眼)进行矫治.采用综合验光仪检测患者配戴前和配戴3、6、12、24个月后的裸眼视力,角膜地形图检测角膜曲率和角膜厚度,眼科A/B超测量眼轴长度.结果 患者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3、6、12、24个月后裸眼视力较戴镜前均稳定提高;角膜曲率平均K值均减小(P均<0.01).左右眼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3、6、12、24个月后角膜厚度与戴镜前相比均无明显改变(P均>0.05);眼轴长度略增加,但与戴镜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型镜能够有效提高近视青少年的裸眼视力,有效、安全地减缓近视发展.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经结膜入路摘除的手术疗效,并探讨其与影像学定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经结膜入路摘除的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手术效果及选择标准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的海绵状血管瘤均位于眼球后水平或紧邻眼球.CT和MRI显示39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均位于肌肉圆锥内,多呈类圆形且边界清楚.36例完整摘除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均位于肌肉圆锥内,粘连程度轻,无粗大引流静脉;1例患者虽然完整摘除但术后视力丧失,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存在粗大引流静脉;另2例患者部分切除,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手术成功率92.3%;9例术前视力减退患者中有6例视力有提高;全部32例眼球突出患者均完全缓解.疗效改善者32例(82.1%),疗效不变者5例(12.8%),疗效恶化者2例(5.1%).结论:球后肌肉圆锥内的海绵状血管瘤可以通过结膜入路成功摘除.但如果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紧邻眶尖、与眶周组织粘连紧密、或有粗大引流静脉,则需要选择其他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75.
目的:对1%rimexolone滴眼液控制白内障手术相关性眼内炎症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对两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根据前瞻治疗分析模型对资料进行提取.通过计算机治疗效应和比值比来评估1%rimexolone滴眼液的治疗效果,并按照固定效应模型对两项研究的结果进行合并.结果:总计对357例患者进行有效性分析.在治疗结束时,炎症消失、治疗失败的合并比值比分别为3.28[95%CI2.10,5.11]0.13[95%CI0.05,0.33],前房炎症的合并治疗效应为-1.30[95%CI-1.67,-0.93].Rimexolone治疗相关副作用发生率为7.5%,而安慰剂高达33.3%.两组的眼内压改变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rimexolone滴眼液是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控制手术相关性眼内炎症的药物.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眼上静脉扩张及其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96~2005年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眼上静脉扩张的94例眼眶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上静脉扩张的病因包括颈动脉海绵窦瘘81例,眼眶静脉曲张7例,眼眶动静脉畸形6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显示为反向动脉化血流的眼上静脉扩张。眼眶静脉曲张呈正向血流的眼上静脉扩张。眼眶动静脉畸形则呈双向混杂血流的眼上静脉扩张,并常合并眶前部畸形血管团。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显示眼上静脉扩张及其血流动力学状态,对眼上静脉扩张的病因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制备5-Fu纳米粒涂层人工晶状体(IOL)并探讨其对兔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抑制作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通过低能离子束表面氟离子注入技术使5-Fu纳米粒与IOL表面交联黏附形成涂层.取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只,对左眼行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吸出术,对照组为A组,植入普通IOL;实验组为B组,植入5-Fu纳米粒涂层IOL.术后行裂隙灯显微镜、组织病理学及电镜检查.所有数据用SAS统计软件处理,前房闪光和晶状体后囊膜中央视区混浊程度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前房炎性反应:B组的前房闪光轻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45,P=0.024).两组兔眼的前房反应均在术后3 d至1周内缓解.晶状体后囊膜混浊:B组晶状体后囊膜的混浊程度轻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04,P=0.016).光学显微镜行组织病理学检查:A组眼内炎性反应较轻,B组无明显眼内炎性反应表现,A、B两组角巩缘结构及组织均无病理损害.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A组见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现象,B组未见明显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结论 兔眼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后植入5-Fu纳米粒涂层IOL,可有效抑制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发生,眼内毒性较小.  相似文献   
78.
李玉珍  魏锐利  蔡季平  李由  程金伟 《眼科》2012,21(5):352-356
目的 通过对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不同治疗方式及影响其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危险因素的研究,以期能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1997年1月至2010年6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眼科收治的79例病理确诊为IE期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患者。方法 回顾上述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和放射治疗)及预后情况。手术方式包括全部切除和部分切除。预后情况主要观察患者的生存率、有无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等。主要指标 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生存率、有无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等。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全部切除58例,局部切除21例。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后2~4周行眼局部放射治疗。5年总生存率86.0%,共有6例转化为DLBCL。放射治疗对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有较好的局部控制。患者双眼发病(P=0.0221)和对放射治疗的初始反应(P=0.0033)与肿瘤转化为DLBCL有相关性;而性别、年龄、发病部位、肿瘤大小及手术方式等因素对转化均无影响。结论 双眼发病和对放疗的初始反应与MALT淋巴瘤转化为DLBCL相关,而手术方式对转化无影响;根据不损伤眼部重要结构的原则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眼科, 2012, 21: 352-356)  相似文献   
79.
患者,女,31岁,因左眼视物模糊、眼球突出1a余,于2006年5月15日入院。眼部检查:视力:右1.0.左0.1(-2.00DS→0.6);眼压:右15mmHg(1kPa=7.5mmHg),左18mmHg;右眼前后节检查未见异常;左眼眼眶上外侧骨壁明显增厚,眼球向下方移位,较健眼低2mm,眼球向上运动受限,眶压偏高,眼球突出度:右眼15mm,左眼19mm。眼眶CT示:左眼眶上外侧骨壁明显增厚,骨质膨胀,皮质变薄,密度不均,突入眼眶,眶内容物受压向下移位。患者于2006年5月18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左眼前路开眶取瘤术,设计眉弓切口。术中可见肿瘤来源于额骨,暗红色,呈血窦样,边界不清,与颅底硬脑膜及眶周膜黏连,血供丰富,质脆。分离肿瘤表面骨膜显露其边缘,用颅钻在眶外侧壁钻孔,用Styke电锯锯断外侧壁,后用铣刀沿肿瘤边缘锯开额骨至眶切迹内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