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2小时,再灌注48小时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于再灌注开始前,治疗组经腹腔注入EPO(3000 U/Kg);缺血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48小时后断头取脑。制作 HE切片;以2%氯化-2,3,5三苯基四氮唑(TFC)对脑片进行染色;经图像分析仪计算梗死体积占全脑体积的百分比;同时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的含水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海马 CA_1区神经细胞减少(25.7±1.16)%,缺血组减少(31.2±1.49)%;治疗组与缺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脑梗死体积比缺血组明显缩小(P<0.01)。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比缺血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EPO能够显著降低脑组织含水量,抑制脑水肿,缩小脑梗死体积及减少神经细胞坏死,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为探讨术前化疗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情况,给胃癌手术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检测21例胃癌患者化疗前后胃癌细胞的p53、bcl-2和CD95的平均光密度值以及细胞的凋亡指数,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化疗前后胃癌细胞的p53、bcl-2和cD95的平均光密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cl-2低于化疗前,而p53和CD95高于化疗前.化疗后胃癌细胞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结论:术前化疗能够抑制胃癌细胞bcl-2的表达,增强p53和cD95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对于改善胃癌根治术的效果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内分水岭脑梗死(IWI)与颅内外动脉狭窄及Willis环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5月丰县人民医院65例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及头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IWI患者,依据DWI的形态学特征分为部分型内分水岭脑梗死(P-IWI)组29例(44.6%)和融合型内分水岭脑梗死(C-IWI)组36例(55.4%),分析两组颅内外动脉狭窄及Willis环的特征。结果 (1)CTA显示65例患者中颈内动脉(ICA)或(和)大脑中动脉(MCA)狭窄≥50%的共有49例,占75.4%(49/65);MCA、ICA及串联病变发生率P-IWI组分别为71.4%(20/29)、17.2%(5/29)、10.3%(3/29);C-IWI组分别为80.6%(28/36)、58.3%(21/36)、44.4%(16/36)。(2)Willis环依据形态特征不完整者(缺如、发育不良)P-IWI组占55.2%(16/29),C-IWI组占52.8%(19/36)。结论不同类型IWI均与MCA狭窄密切相关,C-IWI是ICA串联狭窄发生的有效预测因子;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基础上,IWI与Willis环的不完整密切相关,两组间Willis环形态特征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吡呗地尔和左旋多巴对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多巴胺转运体(DAT)活性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早期PD患者43例,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左旋多巴与吡呗地尔合用组(15例),单用吡呗地尔组(12例),单用左旋多巴组(16例).采用PD统一评分量表(UPDRS III)对患者进行治疗前的运动功能基线评定,并在治疗后1、3和6个月进行跟踪随访.采用99mTc-TRODAT-1-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对患者进行治疗前的基线DAT 活性评定,并在治疗后6个月末复查SPECT.结果 (1)与入组治疗前的基线比较,合用组、单用左旋多巴组3和6个月后UPDRS III降低(P<0.05或P<0.01).(2)反映DAT活性的ST/CB放射性摄取率从基线到6个月末的总体变化程度为:合用组下降了2.71%(P<0.05),单用吡呗地尔组下降了3.61%(P<0.05),单用左旋多巴组下降了10.44%(P<0.01).结论 单用吡呗地尔对早期PD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不明显,但延缓了纹状体DAT活性的下降.而单用左旋多巴可显著改善早期PD患者运动功能,但纹状体的DAT活性却明显下降.吡呗地尔联用左旋多巴不仅明显改善了患者运动功能,而且显著延缓了纹状体DAT活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45.
背景:精神疾病患者是易发生自杀的高危人群,目前有关自杀的神经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主要集中于5-HT系统。有研究发现5-HT2A受体基因的T102C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有关联。目的:探讨5-羟色胺2A(5-HT2A)受体基因A—1438G多态性与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杀未遂之间的关系。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的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一所市级医院的精神科和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科。对象:本研究所有病例的标本收集于2002—3/2002—9在扬州市五台山医院精神科完成,基因型分析在2002-10/2002-12于徐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完成。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精神分裂症”或“情感障碍”诊断标准。病例排除标准:有自伤的意愿或行为,但并不真正想死的准自杀者。根据有无自杀行为或意图/意念将116例患者分为2组,即自杀未遂组52例(男35例,女17例),平均年龄(44&;#177;13)岁;无自杀组64例(男44例,女20例),平均年龄(48&;#177;15)岁。正常对照组63例(男33例,女30例),平均年龄(55&;#177;17)岁。方法:所有入组者按常规氯仿-饱和酚白细胞提取法提取DNA,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5-HT2A受体基因的多态性。主要观察指标:①3组的5-HT2A受体基因A-1438G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的比较。②自杀未遂组中精神分裂症者与情感障碍者的5-HT2A受体基因A-1438G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的比较。结果:自杀未遂组的A—1438G多态性位点的G等位基因频率(0.52)高于正常对照组(0.3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3.91,P&;lt;0.05);自杀未遂组3种基因型的分布AA(0.23)、AG(0.50)及GG(0.27)与正常对照组AA(0.32)、AG(0.59)及GG(0.09)的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x^2=612,P&;lt;0.05)。结论: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杀未遂与5-HT2A受体基因的A-1438G多态性有关,G等位基因可能是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烟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7例初次诊断烟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烟雾病的发病年龄、性别和伴发疾病的特点。结果本组患者发病平均年龄39.2岁,其中男性患者为33.6岁,女性为41.5岁,不同性别患者组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不同性别患者间临床表现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男女患者比例1:2.38,发病频数分布拟合优度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x2=4.481,P=0.034);患者起病形式为缺血性卒中表现者占59.25%;本组中3例累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占11.11%;40.74%患者合并高血压。结论本组成人烟雾病患者中女性患者比例高于男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缺血性脑卒中。该病受累血管可以合并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相似文献   
47.
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帕金森病(PD)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PD生活质量问卷(PDQL)、PD统一评定量表(UPDRS)、Hoehn-Yahr分期、Schwab-England残疾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71例PD患者的生活质量、疾病严重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反应、精神状态及治疗并发症等指标进行评估,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起病情况、吸烟、左旋多巴剂量、症状波动等因素评价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一元相关分析显示:病程越长、治疗时间越久、左旋多巴剂量越大、UPDRS各项评分、Hoehn-Yahr分期越高,以及有抑郁或症状波动的PD患者生活质量越差(P<0.05~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的情感功能,其次是疾病的严重程度。结论情感功能是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8.
目的:克隆人野生型SNCA基因,构建野生型SNCA基因及其致病突变Ala30Pro、Ala53Thr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从人胎脑扩增SNCA基因,T-A克隆后测序。在此基础上利用单核苷酸差异引物定点诱变法构建其致病突变Ala30Pro、Ala53Thr的SNCA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用这些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宿主细胞。结果:PCR、酶切及测序证明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目的基因序列在宿主细胞成功表达。结论:人野生型SNCA基因及其Ala30Pro、Ala53Thr突变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pEGZ/MCSHA载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构建表达野生型及Ala30Pro、Ala53Thr突变型SNCA的PD细胞模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以神经系统症状首诊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以神经系统症状就诊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疗过程。结果:头痛是鼻咽癌早期神经系统损害最常见的症状,其次为面部麻木疼痛,眼球运动障碍,视觉障碍,耳鸣听力减退,以及言语不清、构音障碍等。结论:鼻咽癌起病隐匿,易扩散,容易出现头痛、听力障碍、颅神经受累等神经系统症状,神经科易误诊。鼻咽部影像学检查、及时活检能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50.
在407例新英格兰医学中心后循环登记患者中,59%为不伴TIA的卒中,24%在卒中前有TIA,16%仅表现为TIA。栓塞是最常见的卒中机制(占40%,其中24%为心源性栓塞,14%为动脉-动脉栓塞,2%两者兼有)。在32%的患者中,大动脉闭塞性损害导致血流动力学性脑缺血。梗死最常出现在后循环远段供血区(脑干腹侧、小脑上部以及枕叶和颞叶),近段(延髓和小脑后下部)和中段(桥脑和小脑前下部)供血区受累的比例相当。148例患者存在至少累及1支大动脉的重度闭塞性损害(狭窄〉50%),134例患者有单侧或双侧动脉受累。最常见的闭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外段(52例患者,15例双侧)、椎动脉颅内段(40例患者,12例双侧)和基底动脉(46例患者)。动脉-动脉栓塞是椎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最常见的脑梗死发病机制。30d病死率为3.6%。发病机制为栓塞,远段供血区受累和基底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的预后最差。具有多处动脉狭窄部位的患者转归最好。他们通常经年累月地发生T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