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背景精神疾病患者是易发生自杀的高危人群,目前有关自杀的神经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主要集中于 5 HT系统.有研究发现 5 HT2A受体基因的 T102C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有关联. 目的探讨 5 羟色胺 2A( 5 HT2A)受体基因 A 1438G多态性与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杀未遂之间的关系. 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的观察对比研究. 单位一所市级医院的精神科和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科. 对象本研究所有病例的标本收集于 2002- 3/2002- 9在扬州市五台山医院精神科完成,基因型分析在 2002- 10/2002- 12于徐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完成.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版( CCMD 3)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4版( DSM Ⅳ)"精神分裂症"或"情感障碍"诊断标准.病例排除标准有自伤的意愿或行为,但并不真正想死的准自杀者.根据有无自杀行为或意图 /意念将 116例患者分为 2组,即自杀未遂组 52例(男 35例,女 17例),平均年龄( 44± 13)岁;无自杀组 64例(男 44例,女 20例),平均年龄( 48± 15)岁.正常对照组 63例(男 33例,女 30例),平均年龄( 55 ± 17)岁. 方法所有入组者按常规氯仿饱和酚白细胞提取法提取 DNA,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 5 HT2A受体基因的多态性. 主要观察指标① 3组的 5 HT2A受体基因 A 1438G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的比较.②自杀未遂组中精神分裂症者与情感障碍者的 5 HT2A受体基因 A 1438G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的比较. 结果自杀未遂组的 A 1438G多态性位点的 G等位基因频率( 0.52)高于正常对照组( 0.3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 2=3.91,P< 0.05);自杀未遂组 3种基因型的分布 AA( 0.23)、 AG(0.50)及 GG(0.27)与正常对照组 AA( 0.32)、 AG(0.59)及 GG(0.09)的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χ 2=6.12,P< 0.05). 结论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杀未遂与 5 HT2A受体基因的 A 1438G多态性有关, G等位基因可能是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疲劳的临床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组PD患者75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起病年龄,受教育程度,采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估PD患者疲劳程度,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表(UPDRS),Hoehn-Yahr(H-Y)分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MD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等评定。比较疲劳与非疲劳PD患者各量表评价的差异,并对疲劳评分与其他各量表评分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75例PD患者中,有52例(69.3%)患者存在疲劳,患者的疲劳与性别、年龄、起病年龄无相关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示PD患者UPDRSⅠ~Ⅲ、H-Y评分、HMDS、PSQI和左旋多巴服用剂量与疲劳呈显著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PDRSⅡ评分及PSQI是疲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疲劳是PD患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明显影响PD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与多个运动及非运动症状相关。  相似文献   
33.
帕金森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体位改变前后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对16例PD患者和16例健康对照者(NC)行直立倾斜试验的同时进行Holter记录,分析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包括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及LF/HF比值。结果在倾斜前及从倾斜位回到水平位的最初5min内,PD组与NC组LF、HF及LF/HF比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其支配心脏的迷走和交感神经均受损害。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自噬是否参与老龄SD大鼠多巴胺(DA)能神经元对Rotenone神经毒性的易感性。方法♂SD大鼠,分别构建3、12、20mon组,每个月龄组又随机分为自然增龄组和Rotenone处理组,以Rotenone1.0mg·kg-1.d-1背部皮下注射,连续给药30d,每周停药1d,构建SD大鼠Rotenone染毒模型。大鼠黑质连续切片,进行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检测黑质部位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蛋白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黑质神经元中自噬体形成和溶酶体激活。结果在自然增龄组,大鼠黑质TH阳性细胞计数以12mon组为最高;Rotenone处理后各月龄组TH阳性细胞计数均比相应自然增龄组降低(P<0.01),且20mon组降低最为明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自然增龄组大鼠黑质部位LC3表达在20mon组比3mon组下降(P<0.01),Rotenone处理后各月龄组大鼠黑质部位LC3表达均比相应自然增龄组上调(P<0.01)。透射电镜显示Rotenone处理后大鼠黑质神经元可见自噬小体和溶酶体数目增多。结论自噬参与老龄大鼠DA能神经元对Rotenone神经毒性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β-淀粉样蛋白(Aβ325—35)诱导的HT-22细胞损伤后坏死样凋亡(necroptosis)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观察不同浓度的A[325—35(1-20μmol/L)作用于HT-22细胞24h,及不同浓度EPO(1—50U)预处理3h后再加入20μmol/LAβ25—3524h对HT-22细胞活力的影响;Hoechst33258核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Aβ25—35作用HT-22细胞24h后均引起细胞活力的下降,且活力下降呈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的EPO对20μmol/LAβ25—35引起的细胞活力下降具有抑制作用。10μEPO可有效地抑制20μmol/LAβ25—35诱导的caspase-3的裂解片段表达增加。核染色表明EPO可抑制对细胞损伤后necroptosis。结论EPO对Aβ25—35诱导的细胞损伤后的neeroptosis具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的裂解片段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五-羟色胺2A(5-HT2A)受体基因A1438G多态性与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杀未遂之间的关系。方法 共有52例有自杀未遂的精神疾病患者和64例无自杀的精神疾病患者及63例正常人入组研究。所有入组者按常规方法提取DNA,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5-HT2A受体基因的多态性。结果 自杀未遂组的A1438G多态性位点的G等位基因频率(0.52)高于正常对照组(0.39)x2=3.91,P<0.05。自杀未遂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基因型分布的差异也有显著性(x2=6.12,P<0.05)。结论 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杀未遂与5-HT2A受体基因的A1438G多态性有关,G等住基因可能是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2小时,再灌注48小时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于再灌注开始前,治疗组经腹腔注入EPO(3000 U/Kg);缺血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48小时后断头取脑。制作 HE切片;以2%氯化-2,3,5三苯基四氮唑(TFC)对脑片进行染色;经图像分析仪计算梗死体积占全脑体积的百分比;同时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的含水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海马 CA_1区神经细胞减少(25.7±1.16)%,缺血组减少(31.2±1.49)%;治疗组与缺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脑梗死体积比缺血组明显缩小(P<0.01)。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比缺血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EPO能够显著降低脑组织含水量,抑制脑水肿,缩小脑梗死体积及减少神经细胞坏死,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吡呗地尔和左旋多巴对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多巴胺转运体(DAT)活性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早期PD患者43例,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左旋多巴与吡呗地尔合用组(15例),单用吡呗地尔组(12例),单用左旋多巴组(16例).采用PD统一评分量表(UPDRS III)对患者进行治疗前的运动功能基线评定,并在治疗后1、3和6个月进行跟踪随访.采用99mTc-TRODAT-1-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对患者进行治疗前的基线DAT 活性评定,并在治疗后6个月末复查SPECT.结果 (1)与入组治疗前的基线比较,合用组、单用左旋多巴组3和6个月后UPDRS III降低(P<0.05或P<0.01).(2)反映DAT活性的ST/CB放射性摄取率从基线到6个月末的总体变化程度为:合用组下降了2.71%(P<0.05),单用吡呗地尔组下降了3.61%(P<0.05),单用左旋多巴组下降了10.44%(P<0.01).结论 单用吡呗地尔对早期PD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不明显,但延缓了纹状体DAT活性的下降.而单用左旋多巴可显著改善早期PD患者运动功能,但纹状体的DAT活性却明显下降.吡呗地尔联用左旋多巴不仅明显改善了患者运动功能,而且显著延缓了纹状体DAT活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内分水岭脑梗死(IWI)与颅内外动脉狭窄及Willis环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5月丰县人民医院65例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及头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IWI患者,依据DWI的形态学特征分为部分型内分水岭脑梗死(P-IWI)组29例(44.6%)和融合型内分水岭脑梗死(C-IWI)组36例(55.4%),分析两组颅内外动脉狭窄及Willis环的特征。结果 (1)CTA显示65例患者中颈内动脉(ICA)或(和)大脑中动脉(MCA)狭窄≥50%的共有49例,占75.4%(49/65);MCA、ICA及串联病变发生率P-IWI组分别为71.4%(20/29)、17.2%(5/29)、10.3%(3/29);C-IWI组分别为80.6%(28/36)、58.3%(21/36)、44.4%(16/36)。(2)Willis环依据形态特征不完整者(缺如、发育不良)P-IWI组占55.2%(16/29),C-IWI组占52.8%(19/36)。结论不同类型IWI均与MCA狭窄密切相关,C-IWI是ICA串联狭窄发生的有效预测因子;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基础上,IWI与Willis环的不完整密切相关,两组间Willis环形态特征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是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缺失[1],神经细胞白噬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点,自噬溶酶体途径(autophagylysosome pathway,ALP)在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神经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急、慢性PD模型的成功建立[2-3]以及高等真核细胞生物自噬检测指南的制定[4],使得进一步探讨自噬与PD之间的关系成为可能.现就其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