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4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作者使用双相X线录像、超快速CT、影像和动画计算机软件方法,建立了可以精确反映吞咽时口咽部解剖、生理动态的立体模型。X线研究(录像和CT)是在一志愿者(男性,35岁,无吞咽问题)身上进行的。双相X线录像在心导管室完成。志愿者取仰卧位正侧位同时X线录像,视野包括整个口腔和下咽。三个金属球作为空间定位标志,每个耳垂处一只,颏下正中线稍偏外一只。两台30帧/s录像机同时作正侧位X线录像;两台录像计时器同时对大量时间信号百分之一秒的编码。用1/3水和2/3钡混合而成10ml液钡。嘱其吞钡时一次吞完。超快速CT使用Imatron C-100型行动态CT研究。志愿者取仰卧位,  相似文献   
82.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系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诊断困难,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以磁共振为代表的功能和分子成像能对CRC进行更早期、更特异性的诊断,从而降低患者死亡率.本文就磁共振功能和分子功能成像在直肠肿瘤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探讨^131ISPECT/CT对^131I全身平面显像(WBS)不能确定性质的摄碘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DTC患者56例,男19例,女37例,年龄20~85(45±15)岁。于^131I治疗后第5天行^131IWBS,对^131IWBS不确定的摄碘灶进行^131ISPECT/CT显像。采用四格表,检验对比分析2种显像的差异。结果”。IWBS共显示摄碘灶288处,其中不能明确诊断的摄碘灶108处(37.5%)。经^131ISPECT/CT显像后,108处中27处摄碘灶被明确诊断为DTC转移灶(25.O%),71处被确定为非DTC转移灶(65.7%),分别为鼻、口腔、唾液腺、上颌窦囊肿、残留甲状腺组织、胸腺、胆囊炎、胃肠道、子宫、体表污染等非特异性摄取;其余10处^131ISPECT/CT也不能明确定性(9.3%)。与^131IWBS相比,^131ISPECT/CT提高了对DTC转移灶和非转移灶的鉴别能力(X2=102.35,P〈0.01)。结论对DTC患者^131IWBS难以判别的摄碘灶,^131ISPECT/CT可提高临床鉴别诊断率。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评价经足背-足底(transdorsal-to-plantar,TDP)或经足底-足背(transplantar-to-dorsal,TPD)动脉环逆行腔内成形技术,治疗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8例踝下闭塞性病变患者共8条患肢,行传统腔内成形技术失败后接受TDP或者TPD逆行腔内成形技术治疗.所有...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回顾性分析使用长球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糖尿病严重下肢缺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从2007年4月到2008年3月,34例患者(53条下肢,119处血管病变)接受了长球囊膝下血管PTA.回顾性分析血管造影图像,根据病变长度和程度进行分类和分级.平均随访期(7.4±2.6)个月,随访期内每3个月进行1次下...  相似文献   
87.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近年来 ,生物医学向宏观方向发展为交叉科学、边缘科学 ;向微观方向发展为分子医学、基因医学。影像医学特别是介入放射学更是发展迅猛。 1998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组织相当数量的影像医学、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子生物学、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等一流专家研讨生物医学影像学未来。专家一致认为 2 1世纪的生物影像医学的热点将聚焦在分子影像学方面 ,他们建议NIH、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健康保健基金部 (HCFA )和工业机构通力合作 ,尽快使分子影像学应用于临床。 1999年刘玉清…  相似文献   
88.
介入诊断和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目的 评价介入方法在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急、慢性消化道出血患者32例,其中肿瘤性病变12例,血管源性病变20例。32例行DSA检查,27例行CT血管造影(CTA)和钡剂检查,其中13例同时行DSA,CTA和钡剂检查。共对10例血管源性病变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32例消化道出血病变在DSA检查中均清晰显示。DSA检查特别适用于肠道血管异常病变,结合CTA有利于提高肠道黏膜下病变诊断。10例介入栓塞止血均100%成功,术后随访6个月~2年,无并发症及复发。结论 超选择性DSA检查和CTA在消化道出血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对于消化道出血性病变,介入栓塞是一种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9.
0引言“吞咽”一词,一般可理解为将嘴里的食物吃下去.在医学上,吞咽则指食团通过由口唇、咽、食管构成的吞咽通道传输至胃的全过程.吞咽通道包括口唇、舌肌、腭肌、颊肌、咽肌、食管肌以及有关的黏膜、腺体和神经等.需要吞咽的液体或固体物质通常需要先在口腔内经过咀嚼和舌肌的搅拌形成食团,才能咽下.这些器官的结构或功能如果发生了异常,就会影响正常的吞咽,出现吞咽障碍[1-3].如前文所述,吞咽障碍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他们都是由于吞咽器官有关的肌肉和神经发生异常改变后形成的.常见的异常改变,有的是由于吞咽器官肌肉的萎缩,收缩力减弱;有…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破裂动脉瘤在电解脱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栓塞术中再次破裂的可能性及其相应措施。方法159例颅内动脉瘤施行GDC栓塞时,发生术中再次破裂7例。女5例,男2例,平均年龄46.9岁:7例中微导丝原性破裂1例,弹簧丝原性破裂3例,微导管原性破裂2例,弹簧圈填塞过度性破裂1例。结果3例弹簧丝原性破裂和2例微导管原性破裂均施行GDC继续填塞或调整微导管位置后继续填塞,直至瘤腔致密填塞。该5例中4例术后完全康复,1例残留一侧下肢不灵便;1例微导丝原性破裂和1例弹簧圈过度填塞性破裂,因术中出血过多致死亡。结论颅内动脉瘤GDC栓塞中发生动脉瘤破裂难以避免,操作者经验与发生率成反比,材料选择合活可降低其发生率.破裂发生后继续GDC填塞可达到完全填寨、愈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