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4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应用暂时性贲门支架置入,与相同直径的球囊扩张两种方法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 101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球囊扩张治疗组(A组;n=38)和暂时性贲门支架治疗组(B组;n=63).球囊和支架直径均为30mm.临床症状评分(TSS)和食管测压用于评价患者临床症状和食管下段括约肌(LES)压力改善,食管钡餐检查作为评价食管排空的客观指标.随访期间记录TSS和LES压力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38例共行49次球囊扩张,B组63例共行65次支架置入,均在透视引导下成功施行.术后并发症包括疼痛、反流和出血,在A组中上述症状分别为9例(23.6%)、8例(21.1%)和3例(8%);B组中分别为27例(42.9%)、8例(12.7%)和lO例(15.9%).支架置入时间为4~7 d,后经胃镜取出.术后两组患者TSS、食管测压和钡餐检查均较术前明显改善.A组平均随访(71.3±40.9)个月,B组平均随访(53.9±36.2)个月,随访结束时A组TSS和LES压力分别为(10.20±0.45)和(58.60±8.65)mmHg,而B组分别为(4.00±1.0)(P=0.0096)和(43.67±12.66)mmHg(P=0.168 7).Kaplan-Meier曲线表明在>10年随访中,B组的症状缓解优于A组(P=0.0212).结论 长期随访研究表明,与相同直径的球囊扩张相比,暂时性贲门支架置入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兔食管良性狭窄模型构建方法——自制内镜注射针经喉镜注射氢氧化钠(NaOH)构建食管良性狭窄模型,为支架置入体内相关介入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自制注射针:将一次性胃镜注射针外层导管去除,取含针头端长约70 mm内芯导管,将针头剪至2 mm长并磨成斜坡状,去除针柄及部分塑料管,然后接上内芯导管无针头端.选择2~3 kg健康兔10只,3%戊巴比妥(1 ml/kg)经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左侧卧位固定于DSA操作台;透视下将泥鳅导丝插入胃腔,8 mm×40 mm球囊置于食管下段贲门处,喉镜下距球囊近端约l cm处选取环周4个点,经自制内镜注射针分别注入1.5%NaOH 0.25 ml.术后2周和4周分别作喉镜及造影检查;术后4周处死实验兔,取材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术后2周喉镜检查显示食管中下段溃疡形成,无明显狭窄;造影显示食管中下段管壁不光整.术后4周喉镜显示食管中下段瘢痕形成、食管狭窄;造影显示食管中下段局部狭窄;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局部溃疡、黏膜下层增厚、瘢痕形成.食管管径狭窄率为平均49.54% (44.89%~56.65%);狭窄长度造影测量为平均18.0 mm(14.6~22.8 mm),标本测量为平均16.3 mm(13.1~21.1 mm).结论 自制内镜注射针经喉镜注射1.5% NaOH可成功构建兔食管良性狭窄模型,方法简单易行,狭窄程度和部位易控.  相似文献   
113.
急性血栓性大脑中动脉栓塞脑缺血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评价急性血栓性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脑缺血造模的可行性,旨在提高模型的可重复性和可控制性。方法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60只,体重300~450g,随机分为3组:大栓子组(栓子长1.2~1.5mm,15只)、中等栓子组(0.8~1.0mm,30只)和小栓子组(0.5~0.6mm,15只)。取同系大鼠的股动脉血0.6ml与0.15ml凝血酶溶液混匀后,注入微导管内制备成线样血栓。将切好的栓子经大鼠左侧颈内动脉注入,建立MCAO模型。使用GESigna1.5T超导成像仪,3英寸环形表面线圈行大鼠脑MRI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小栓子组15只,9只发现脑梗死灶(60%),中等栓子组和大栓子组所有大鼠均出现脑梗死灶,小栓子组与另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等栓子组脑梗死灶均位于同侧大脑半球,局限于左侧顶叶皮质、皮层下及基底节的占93.3%(28/30)。小栓子组9只,在24h或死亡时的平均脑梗死体积占同侧大脑半球的(14.41±8.72)%,中等栓子组30只占(48.29±18.57)%,大栓子组15只占(73.68±18.29)%。3组之间脑梗死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171,P<0.01)。小栓子组9只,平均生存时间(301.1±23.02)h;中等栓子组30只,平均生存时间(277.43±20.27)h;大栓子组15只,平均生存时间(59.93±25.03)h。大栓子组与另2组之间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676,P<0.01),而中等栓子组的生存时间与小栓子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等栓子组脑梗死区相对脑血流容量(rCBV)在3~18h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78,P>0.05)。结论经过改良后,中等栓子建立的大鼠MCAO模型脑梗死体积适中、存活率高、脑梗死部位恒定而rCBV持续降低,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可控性。  相似文献   
114.
生物可降解支架在良性管腔狭窄成形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支架成形术在介入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临床应用主要以永久性支架为主,具有炎性增生和再狭窄等并发症存在,难以在良性狭窄性病变及儿童病例中广泛应用。生物可降解支架从理论上克服了永久性支架的缺点,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前景。目前生物可降解支架技术已经日趋成熟,通过动物实验和初步临床应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物可降解支架在许多良性疾病中都将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成为永久性支架以外很好的补充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5.
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的重中之重,高层次的学科代表医院的地位和水平。十五期间,我院通过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内联外展、发展特色、深化改革等手段,创建三个市级重点学科,学科建设水平和层次取得明显进步。  相似文献   
116.
0 引言胃肠道肿瘤一向以钡剂检查和内镜及内镜下活检为主要手段,但在CT出现约20a间内,CT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成像方法不断涌现,随着CT新技术在临床的推广应用,CT在胃肠道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日显突出。 1969年Housefield发明了CT以来,许多研究者不断尝试用CT诊断胃肠道肿瘤,但早期则常规CT扫描速度慢和图像分辨率低,常规CT一直作为钡餐和内镜的补充检查手段。1989年,单层螺旋CT(SCT)的出  相似文献   
117.
中国胃肠影象学发展的50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回顾中国胃肠影象学50年发展的历史.方法1949-10/1999-10,中国在胃肠影象设备和成象技术的发展概况、中华放射学杂志(<中放>)上发表胃肠影象学论著数量和分布年代情况、国内公开出版的胃肠影象学专著数量和种类、在胃肠影象学方面获得的卫生部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等方面,进行回顾复习.结果在此50年中,胃肠影象设备从20世纪50年代的200mA的普通X线机发展到90年代计算机摄影(CR)或直接摄影(DR)X线机.胃肠影象成象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普通X线成象发展到90年代的数字成象、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磁共振(MR)仿真内镜成象技术.<中放>共发表胃肠影象学论著211篇,占<中放>全部论著的8.43%.50年代<中放>发表的论著,着重常见疾病平片诊断和胃肠单对比造影表现的描述;90年代<中放>发表的论著,着重胃肠成象新技术(CT,MR,CR或DR)的应用和综合应用和介入放射学的广泛应用.出版胃肠影象学专著12种,从50年代陈祯琳编写的<胃肠X线检查诊断图谱>到90年代谢敬霞主编<消化道疾病的影象诊断图谱>.与胃肠影象学内容有关的卫生部和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70年代陈根芬等<"华山2000型"、"医工78型"-X线双重造影硫酸钡剂研究>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到90年代尚克中等<胃肠道双对比造影(DC)的实验及应用系列研究>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结论中国胃肠影象学50年来在紧跟世界胃肠影象学发展的同时,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胃肠影象学发展和研究道路.  相似文献   
118.
在所有吞咽障碍(deglutition disorders)患者中,老年人占绝大多数。在无严重疾病影响的情况下,正常老年人的吞咽障碍亦随年龄增长而日渐增多。有报道,≥87岁人群中有16%主诉吞咽障碍。某些可以导致吞咽困难的疾病,如食管病变、任克憩室、颈椎骨刺症等在老年人中更容易发生。老年人吞咽障碍不仅可因咽、食管疾病,  相似文献   
119.
常规X线和超声检查对小肠淋巴瘤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影像新技术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 CT,MDCT)及其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 struction,MPR)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小肠病变的检出率。本文回顾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小肠淋巴瘤患者,观察其MDCT表现,同时探讨MDCT后处理技术MPR对小肠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肠道支架放置对左半结肠直肠癌所致的急性梗阻之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2000年5月~2006年6月收治的42例左半结肠直肠癌所致的急性梗阻进行临时性或姑息性支架放置:观察支架植入后梗阻缓解情况和并发症。结果:42例中34例支架植入成功(81.0%).24h内的临床梗阻缓解率为94.1%(32/34).全组无死亡发生。术后并发结肠穿孔和食物残渣堵塞支架各1例,均改作Hartmann手术;支架移位和肛门疼痛各2例。18例经过肠道准备和全身支持治疗后再行根治性手术;另14例支架植入属永久性姑息性治疗。结论:肠道支架植入对左半结肠、直肠癌所致的急性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时过渡性或永久性姑息性治疗手段,可借以免除急诊结肠造瘘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