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25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155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62篇
  2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探讨自制手术患者护理风险评估表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手术患者护理风险评估表,内容包括病情、麻醉、手术和穿刺静脉4项,将4项结果经加权处理获得综合风险。对1 244例手术患者(应用后)进行风险评估,识别风险因素,根据风险级别实施分级管理,对风险因素采取规避措施。与评估表应用前的1 039例患者术中并发症和相关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评估表应用后,患者术中高血压、低血压、尿管脱出或堵塞、中心静脉导管脱出或堵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应用前(P0.05,P0.01)。结论手术患者护理风险评估表能够客观评估手术风险,可为手术患者风险防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规范评估干预程序在降低脑卒中患者误吸风险中的作用。方法将180例脑卒中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评估及干预措施,干预组采取规范误吸风险评估程序进行评估及干预。结果干预组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留置胃管率及留置胃管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短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组出院时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规范误吸评估干预程序,可有效提高误吸防范效果,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及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4.
目的 通过比较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的白血病干细胞(LSC)和健康人骨髓正常造血干细胞(HSC)的microRNA (miRNA)表达谱,鉴定在CML LSC表达异常的miRNAs.方法 通过磁珠法分选获得分子表型为CD34+ CD38-的CML LSC和正常HSC.使用Exiqon人miRNA芯片检测miRNA的表达情况.选取差异表达的miRNAs进行qRT-PCR验证.结果 利用Exiqon人miRNA芯片一共检测了1 900个人源miRNAs的表达情况.其中1个miRNA在CML LSC中发生显著的表达上调,46个miRNAs发生显著的表达下调.基于KEGG的pathway显著性分析显示,CML LSC表达下调的miRNAs参与的显著性信号转导通路是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qRT-PCR检测miR-584-5p、miR-675-3p和miR-431-5p的表达情况与miRNA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鉴定了在人CML LSC中表达异常的miRNAs,为miRNA在CML LSC中的潜在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5.
腹腔镜和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探讨两种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比分析2004年3月至2007年9月我科339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同期284例开腹胃癌根治术的病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恢复情况及护理措施。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开腹组,开始下床活动时间、进流质时间均早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拔除胃管的时间及平均住院日均少于开腹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5%,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8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相对传统开腹手术而言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其围术期护理的关键在于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和加强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等。  相似文献   
26.
患者女,58岁,慢肝病史二十余年,1988年10月15日晨起呕血约800ml,急诊入院,按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处理。上午11点30分患者突然面色苍白,四肢抽搐,意识丧失,脉搏血压测不出,心音消失,即刻作心电示波显示Ⅲ度房室呼导阻滞。按阿—斯综合处理,立即静推阿托品1 mg并给予心外按摩,静滴异丙肾上腺素,经抢救患者清醒,血压9.33/5.33kea心率98次/分,心电示波器提示恢复为窦性心律,肢体导联低电压。下午5点上述症状再次出现,给予相应处理后患者于半分钟内恢复  相似文献   
27.
28.
随着人们对自身形体美要求的提高,腹部美学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多数女性希望拥有一个类似七弦琴的腹部[1]。由于女性妊娠、年龄增大,腹部逐渐老化,表现为腹部皮肤松弛,脂肪堆积,肌肉腱膜分离松弛,造成腹部膨隆,腰部曲线不复存在。并且,近年来胃旁路术、胃减容手术等手术的广泛开展,手术减肥成功后导致腹壁皮肤松弛的患者也逐渐增加[2]。而腹壁整形术通过切除多余皮肤、去除多余脂肪,恢复腹部美学特征,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3]。目前我国该手术开展较少,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笔者对腹壁整形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9.
乳腺癌诊治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腺癌的治疗是科学和人文理念的有机结合。在治疗模式上综合治疗已经获得了专家们的认可。目前,乳腺癌的治疗呈现手术微创化、辅助治疗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分子靶向治疗方兴未艾的趋势。在循证医学的时代,我们应基于大规模临床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不断深化对乳腺癌诊治模式的认识,提高乳腺癌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疗效。方法选择早产儿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除常规抗感染、保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热卡等治疗外,加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45例只采用常规治疗。临床观察并发硬肿症、临床感染例数、呼吸暂停发生例数,应用抗生素天数、病情稳定天数及出院时体重增加克数。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并发硬肿症、临床感染例数、呼吸暂停发生例数明显减少,应用抗生素天数、病情稳定天数减少,出院时体重增加克数多,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疗效显著,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