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25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58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63篇
  2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观察电针干预治疗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过程中,大鼠"足三里"穴区局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 1)及其受体CD 24表达及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变化,探讨穴区电针刺激缓解慢性神经痛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CI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行假手术,其余两组结扎坐骨神经造成慢性神经痛模型。手术后1周开始测定大鼠双侧热刺激缩腿反应的潜伏期(PWL)。电针组于CCI术后8d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穴,连续5d。电针结束后用免疫沉淀法检测"足三里"穴区乙酰化HMGB 1蛋白表达,用蛋白免疫印迹、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HMGB 1和Toll样受体4(TLR 4)蛋白、CD 24mRNA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穴位局部组织β-EP的含量,并在穴位局部注射CD 24的中和抗体,观察阻断HMGB 1-CD 24通路对电针效应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CI后各组动物双侧PWL差值明显增加(P0.05);与CCI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动物的痛觉过敏明显减轻(P0.05)。CCI后穴位局部的HMGB 1和TLR 4蛋白表达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电针后,和CCI模型组比较,HMGB 1乙酰化程度增高,CD 24mRNA表达升高,同时穴位局部β-EP含量显著升高(P0.05),但是HMGB 1及TLR 4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变化(P0.05)。穴位局部注射CD 24的中和抗体后,电针升高局部β-EP含量、抑制动物痛觉过敏的作用明显减弱(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阳陵泉"穴可缓解CCI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效应与穴位局部HMGB 1活性及其受体CD 24表达升高导致的局部β-EP含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1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12例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对照组104例采用薄芝糖肽治疗。2组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80.36%,对照组有效率63.4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优于单用薄芝糖肽治疗。  相似文献   
13.
夏璇  李丹  程琳  段娟  施雁 《上海护理》2021,21(2):45-49
对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测评工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介绍心理社会干预、同伴支持、性生活指导等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措施,旨在为临床护士开展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在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AHR在RA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患者(35例)及健康对照组(14例)中AHR阳性细胞在外周血CD4+CD25+T及CCR6+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并将所得结果与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做分析.结果 RA组外周血CD4+ CD25+T细胞中AHR阳性细胞所占比例为(17.90(6.10,80.10))%,低于健康对照组(52.43(19.18,9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62,P<0.001);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 CD25+T细胞中AHR阳性细胞比例为(52.49±19.18)%,高于CCR6+ CD4+T细胞中(23.18±5.62)%,且都高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18.06±7.80)%,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03,P<0.001);RA组CD4+ CD25+T细胞中的AHR比例为(17.90(6.10,80.10))%,低于PBMCs中的(34.43(8.72,56.37))%,且都低于CCR6+CD4+T细胞中的(46.15(20.18,87.31))%,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29,P<0.001).结论 RA外周血CD4+CD25+T细胞中,AHR阳性细胞比例降低,而在CCR6+ CD4+T细胞中升高,AHR可能通过调节辅助性T细胞17与调节性T细胞细胞的分化,影响Th17与Treg之间的平衡,从而参与RA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5.
移动支付在提高医疗结算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同时,也存在很多实践性问题。文章介绍移动支付在以预付模式为基础的大型公立医院中的应用,分析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技术上的不足和管理上的缺失,并提出对策:加大技术力量投入、升级预付模式为即付模式、理顺业务关系和岗位职责、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疗效。方法选择早产儿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除常规抗感染、保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热卡等治疗外,加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45例只采用常规治疗。临床观察并发硬肿症、临床感染例数、呼吸暂停发生例数,应用抗生素天数、病情稳定天数及出院时体重增加克数。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并发硬肿症、临床感染例数、呼吸暂停发生例数明显减少,应用抗生素天数、病情稳定天数减少,出院时体重增加克数多,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疗效显著,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比较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的白血病干细胞(LSC)和健康人骨髓正常造血干细胞(HSC)的microRNA (miRNA)表达谱,鉴定在CML LSC表达异常的miRNAs.方法 通过磁珠法分选获得分子表型为CD34+ CD38-的CML LSC和正常HSC.使用Exiqon人miRNA芯片检测miRNA的表达情况.选取差异表达的miRNAs进行qRT-PCR验证.结果 利用Exiqon人miRNA芯片一共检测了1 900个人源miRNAs的表达情况.其中1个miRNA在CML LSC中发生显著的表达上调,46个miRNAs发生显著的表达下调.基于KEGG的pathway显著性分析显示,CML LSC表达下调的miRNAs参与的显著性信号转导通路是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qRT-PCR检测miR-584-5p、miR-675-3p和miR-431-5p的表达情况与miRNA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鉴定了在人CML LSC中表达异常的miRNAs,为miRNA在CML LSC中的潜在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引言医学影像增强检查多经静脉高压快速团注大剂量高浓度、高渗透压、高黏滞度的对比剂[1],检查流速常为2.0~6.0 mL/s,甚至更高[2]。注射时压力大、瞬间流速快,若患者血管条件差,留置针材质、型号与注射流速不匹配,反复穿刺,固定不当,易导致对比剂外渗甚至留置针断裂[3]。目前,可用于对比剂高压注射的输注工具种类繁多,主要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血管条件差者也可使用耐高压型中心静脉导管[4]。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告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道的经验。方法对我院2001年10月~2005年10月间应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33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碎石,碎石时间5~30分钟,术后无明显出血、感染、严重尿道损伤、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均能排净结石。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疗效确切、经济、安全、损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尿道结石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脾动脉瘤(splenic artery aneurysms,SAA)是一种少见的血管性疾病,但其发生率居内脏动脉瘤之首[1]。SAA临床表现和危害各异,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导致患者迅速死亡;其危害与下列因素有关:瘤体起源的血管级别、瘤体大小、瘤体数目、脾脏功能受损程度、脾源性门脉高压、瘤体破裂及基础疾病。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