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的变化,探讨EPCs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变化规律及脑心通胶囊对外周血EPCs数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脑梗死A组30例和脑梗死B组30例.另设同期神经内科住院的非脑卒中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A组给予阿司匹林常规治疗,B组给予阿司匹林+脑心通治疗,分别在不同时间点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测定外周血EPCs数量.采用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结果 (1)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24 h)外周血EPCs数量[(22.24±0.10)个/100万个细胞]与对照组[(36.00±0.09)个/100万个细胞]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EPCs数量逐渐回升,至第7天已恢复至正常水平.(2)脑梗死急性期NIHSS改善程度与外周血EPCs数量变化呈正相关(r=0.730,P<0.01).(3)B组治疗第14天,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41.40±0.18)个/100万个细胞]明显高于A组[(32.80±0.12)个/100万个细胞],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外周血EPCs数量呈“U”型的动态变化规律.外周血EPCs数量回升明显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脑梗死急性期外周血EPCs数量.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PN)、同型半胱氨酸(t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T2DM无血管病变组(DM1组,n=45)和大血管病变组(DM2,n=65).测定血清APN、t-Hcy、hsCRP及相关指标,计算Homa IR.[结果]①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DM2组病程、腰围(W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Homa-IR、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Hcy、hs-CRP等指标均显著高于DM1和对照组,而APN却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②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WC(R2 =-0.37)、HOMA-IR(R2=-0.49)、hs-CRP(R2=-0.37)、tHcy(R2=-0.21)是影响APN的重要因素(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PN、tHcy、hsCRP和HOMA-IR水平增高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APN、tHcy、hsCRP、HOMA-IR参与了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APN可能通过减少炎症因子表达,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3.
程洁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3):38-38
在婴幼儿的心脏手术中,尿量是指导用药和补液的重要指标,因此直观的观察尿量就显的十分重要.但因小儿身形短小,引流袋放到手术床侧边影响手术操作,加之手术中覆盖手术巾单给观察尿量带来很大的不便.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改良了一种方法,即用一次性输血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时效性激励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时效性激励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弹性[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和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坚韧、乐观、力量等CD-RISC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B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oC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时效性激励护理可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理弹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功能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85.
线栓法制大鼠脑缺血模型操作和评价的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线栓法制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寒模型的操作和评价的改良.方法 雄性SD大鼠共120只,随机分成常规组(n=50)、改良组(n=60)和假手术组(n=10),前两组分别用常规线栓法和改良法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利用体征指标和红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对所有大鼠进行评价.以TTC染色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造模方法的成功率,同时计算各项体征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率的比较用χ~2或校正χ~2检验.结果 改良法模型成功率为71.67%,明显高于常规法的52.00%(P=0.034);评价模型是否成功,现有的体征法灵敏度为98.55%,特异度仅为加40.00%,经改良后灵敏度仍为98.55%,而特异度可提高到100.00%(P=0.000).结论 大鼠腩缺血模型经改良后,造模成功率和评价准确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6.
目的: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方法:提出问题一收集资料一讨论问题,进行3次讨论;将班级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有一位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结果:在《针灸治疗学》课程中应用PBL教学方法,效果良好,较之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能显著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提高自学能力,并能锻炼提高临床思辨分析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身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结论:PBL教学方法能有效锻炼学生临床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分析不同部位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心电图改变特征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8年7月湖北省郧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出血部位、出血量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异常心电图.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电图改变与不同部位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细胞生长采用MTS法;凋亡率检测采用FCM法;激活半胱天冬酶-3 (Cleaved-Caspase-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以及凋亡蛋白家族成员Bc...  相似文献   
89.
本文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时甲状腺素是否影响血清瘦素水平及抗甲状腺素药物治疗对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新诊断的女性甲亢患者32例,年龄(41±3)岁,BMI(19.9±0.4)kg/m2,一年内体重下降(4.3±0.8)kg,无肝、肾功能不全及糖尿病。他巴唑治疗前及空腹一夜后早上8时采血,分析血清瘦素、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_3)、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筛选B16M高低转移株,以探讨B16M的转移异质性及机制.方法 通过B16M自发肺转移模型筛选出转移性能不同的细胞株,并用实验性和自发性肿瘤转移模型验证其在体内生长、转移性. 通过细胞增殖、3H-TdR参入实验、流式细胞技术、细胞侵袭离散实验研究了高、低转移B16M细胞株体外增殖能力、侵袭能力以及对离散因子的反应的差异,Western印迹实验研究细胞c-met表达及活化水平. 结果在所筛选出的3株可疑高转移B16M细胞株中,H3 B16M细胞接种于同系C57BL/6小鼠体内所形成的原发瘤重量、实验和自发性肺转移结节数明显高于其他细胞株;该细胞株增殖能力、侵袭性及对离散因子的反应能力的也明显高于其他细胞株.c-met表达及磷酸化水平也升高.结论成功的筛选出B16M 高、低转移细胞株,两者在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离散能力等方面有差别.这种差异可能与c-met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