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沙门氏菌Ⅲ型分泌候选基因yiiG的分布和进化。方法利用序列比对检测yiiG分布,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和进化树重建分析基因进化史。结合RNA-seq数据,分析yiiG和其他沙门氏菌毒性基因表达相关性。生物信息预测Yii G蛋白是否含有公认的Ⅲ型分泌系统(T3SS)分泌信号。结果 yiiG在S.enterica种内enterica亚种高度保守,在其他亚种多变;S.bongori种内无分布。在沙门氏菌外其他菌属中,仅在部分志贺氏菌和大肠杆菌中有yiiG分布。所有yiiG所在基因组近邻区域位置保守。S.enterica种内enterica亚种的大量血清型中,yiiG基因上游存在一个head-to-head排列的高同源未注释基因(yiiGRrc)。RNA-seq数据分析揭示yiiG在细菌侵染环境刺激下表达、表达水平和T3SS相关毒性基因高度相关。各种新效应蛋白预测软件分析提示Yii G具有T3SS分泌/转运信号。结论 yiiG基因座为一个古老、遗传重组活跃的热点区域;yiiG与沙门氏菌毒性高度相关;另外,新鉴定的yiiG密切相关基因yiiGRrc,为进一步理解yiiG基因家族及其功能分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2.
葡萄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眼内炎症性疾病,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葡萄膜炎(NIU)。NIU的发病机制暂不明确,目前主要认为是由T淋巴细胞驱动的自身免疫过程,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包括IL-6、IL-12、IL-17、IL-22、IL-23等,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研究者们针对这些因子进行了靶向抑制药物的研发及一系列临床研究。本文对抗TNF-α制剂、IL抑制剂应用于NIU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酒精性脂肪肝( AFL)的模型,并采用肝脏原位灌流,分离出形态良好、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库普弗细胞( KCs ),研究其在 AFL 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ieber-DeCarli液体饮食加一次急性酒精灌胃,建立小鼠AFL模型。造模周期为16 d,于第16天灌胃9 h后处死小鼠,取小鼠肝脏、血清及KCs。检测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ALT/AST)、肝匀浆、血清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 TG/TC)水平变化和肝脏病理切片HE、油红染色。选取原位灌流的方法分离KCs,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KCs表型及组成的改变。荧光实时定量PCR( qRT-PCR)检测组织及提取细胞中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ALT/AST、TG/TC等反应肝损伤的指标模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HE及油红染色结果与之一致,表明小鼠AFL模型建立成功。肝脏原位灌流每只小鼠细胞得率约1.5×106~2.0×106个。以小鼠巨噬细胞表面标记分子F4/80及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双标设门,流式细胞术分析F4/80和 CD45双阳性细胞,在模型中肝脏固有CD68+细胞显著降低,并出现大量的浸润单核细胞。 qRT-PCR结果显示,在肝组织及原代KCs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小鼠AFL模型建立成功,肝脏原位灌流法细胞得率较高, AFL 的发病可能与 KCs 构成、表型改变,与细胞因子升高介导外周单核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25.
26.
活体肝移植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手术护理方法与特点。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6例活体肝移植手术护理进行总结,从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护理、控制感染等方面作探讨。结果6例供肝移植手术顺利,患者术后新肝移植物有胆汁流出,血运良好,手术圆满成功。结论肝移植手术难度较大,技术含量高,业务熟悉、技术全面的手术护士是提高手术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析在高血压脑出血后肢体偏瘫中应用针灸按摩配合综合康复护理的影响效果。方法:所有研究对象选取于2014年05月到2016年0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高血压脑出血后肢体偏瘫的患者,并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量表随机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26例对照组与28例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实验组在中医辨证护理中加用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12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指数(Barthel)。结果:治疗前两组的Barthel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Barthel评定指数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上,应用针灸按摩配合综合康复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后肢体偏瘫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恢复,预后效果好,在临床医学中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dl-3-正丁基苯酞对内皮素诱导脑缺血大鼠行为学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向纹状体、皮层注射内皮素-1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dl-3-正丁基苯酞组。dl-3-正丁基苯酞组每日ig 70 mg/kg,起始于缺血后1周,持续给药2周。采用平衡木实验、粘性标签试验和圆筒试验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海马齿状回新生神经细胞的情况。结果 dl-3-正丁基苯酞对脑缺血大鼠运功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改善,明显促进海马齿状回的新生神经细胞增多,增加双皮质素(DCX)阳性细胞总树突长度。结论 dl-3-正丁基苯酞不仅能够对脑缺血后大鼠的运动功能有明显的改善,而且促进脑缺血后大鼠的神经再生,对脑缺血所致的神经细胞损坏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和抗N-甲基·D-天冬IK酸受体脑炎等,发病机制复杂,多种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来源细胞参与其中.单细胞组学通过一系列测序技术实现高分辨检测单个细胞水平表达谱,以解析细胞异质性及其功能表型.本文对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常见中枢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