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强化调脂、抗炎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ACS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组(A组,阿托伐他汀40mg,qn)和辛伐他汀组(B组,辛伐他汀40mg,qn),服药前及服药4、8周测定TC、LDL-C、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并随访1年,记录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4、8周后2组TC、LDL-C、TG及hs-CRP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均能有效降低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2者对肝酶的影响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强化治疗均能显著降低ACS患者的TC、LDL-C、TG、以及hs-CRP水平,疗效和不良反应无差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对46例DM合并ASC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与113例非DM合并ASC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脏超声检查,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DM合并ASC患者高血压、TG血症的发生率较非DM组高,分别为58.7%与46.0%(P0.01)、54.3%与44.2%(P0.05);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增加、心脏射血分数(EF)减低(P0.05);DM合并ASC患者多支病变、重度病变的发生率高(P0.05),结论:DM合并ASC患者多伴有高血压、高TG血症,多支病变、重度病变发生率高,且心脏收缩功能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它对临床诊断和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18例AMI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征,比较治疗前后血清Cys-C水平,分析它与一般资料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Cys-C与肌钙蛋白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对诊断AMI阳性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清Cys-C水平为(1.35±0.28)mg/L,治疗后第1天为(1.44±0.29)mg/L,第10天为(1.63±0.41)mg/L,第30天为(1.62±0.56)mg/L,均高于治疗前(P0.05);饮酒史、冠脉病变支数和治疗方式与治疗后血清Cys-C水平变化相关(P0.05);治疗前较高水平的Cys-C增加了治疗后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OR=0.12,95%CI:0.02~0.67,P=0.02)。结论血清Cys-C水平变化受到饮酒史、冠脉病变支数和治疗方式的影响,因此不宜作为AMI的诊断指标,但治疗前高水平的Cys-C可能是AMI后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Fazel  S  Ciraini  M  Chen  LW  程希富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6,27(5):679-679
原癌基因c-kit编码1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它定位于W基因座,对配体、黑素及红细胞的生成有重要作用。对啮齿类动物的实验显示c-kit 造血干细胞直接移植入或在心肌梗死时通过c-kit配体(SCF)和G-SCF的作用下植入梗死心肌均能引起强烈的心肌细胞的再生和心功能的恢复。尽管临床在心肌梗死后试用骨髓干/祖细胞治疗的方法很有前景,但其机制还不清楚。加拿大学者Fazel等通过小鼠实验探究内源性心肌修复的特性。结果显示:小鼠冠脉结扎后梗死部位心肌中的c-kit 细胞增多,且这些c-kit 细胞来源于骨髓;c-kit突变的小鼠在冠脉结扎后生存率极低且快速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Ischemic reperfusion,I-R)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和血红素氧和酶-1(Heme oxygenage-1 protein,HO-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24只在体大鼠I-R模型,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F组)、缺血再灌注组(O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组(E组),缺血45 min,再灌注180 min,E组在手术前24 h腹腔注射EPO(4 000 U/kg).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分别测定3组大鼠心肌组织MCP-1和HO-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F组比较,O及E组大鼠心肌组织内MCP-1和HO-1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E组心肌组织MCP-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介于其它2组之间(P<0.05),而HO-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又显著高于O组(P<0.01,P<0.05).结论:EPO预处理可能通过增加HO-1蛋白和mRNA表达及抑制MCP-1蛋白和mRNA的表达,从而起到抗心脏I-R损伤的作用. kg).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分别测定3组大鼠心肌组织MCP-1和HO-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F组比较,O及E组大鼠心肌组织内MCP-1和HO-1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E组心肌组织MCP-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介于其它2组之间(P<0.05),而HO-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又显著高于O组(P<0.01,P<0.05).结论:EPO预处理可能通过增加HO-1蛋白和mRNA表达及抑制MCP-1蛋 和mR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冠脉内支架的改进和血小板受体拮抗剂的运用使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几乎可适用于所有的冠脉疾病病人。但PCI手术量的快速增长也产生了住院费用和手术效果方面的问题。本文描述了美国中西部地区的1家大型医学科研中心尝试由医生、多学科综合小组实施持续质量控制(CQI)的影响。实验目的是确定在采用新技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和达到病人满意的同时,能否降低医疗花费并保持心血管医疗机构的长期经济生命力。该研究包括评估当前的手术操作以期进行改善操作,减少手术差异,并使PCI手术的费用最适化。干预的结果用特定的临床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通40例(74.1%),好转12例(22.2%),无效2例(3.7%),总有效率96.3%。结论合理正确的护理对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并发症及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茹祥伟  程希富 《中医药研究》2011,(12):1424-1426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心律失常的防治作用。方法 80例接受溶栓或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0例)和胺碘酮治疗组(治疗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成功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溶栓后治疗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59.4%)较对照组(80.6%)明显降低(P〈0.01)。结论胺碘酮能有效减少AMI患者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