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99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慢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现代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目前研究发现的具有抗HBV和HCV作用的药物如白介索-12、乙肝治疗性疫苗、消炎痛、Vit B1、Vit E、氧化苦参碱、左旋咪唑、苷必妥、微卡、胸腺素α1、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抗病毒疫苗等的现代应用进展进行了扼要总结。  相似文献   
122.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时的不良反应,探讨其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通过记录、分析我院2001年3月1日~2008年12月31日近8年间住院的137例各型重型肝炎患者208次应用血浆置换疗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资料,探讨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及处理方法。结果本组208例次应用血浆置换疗法过程中,累计发生不良反应202例次(97.12%),其中过敏反应198例次(95.2%),最为常见,1例次发生过敏性休克(0.48%)。其余依次为低血钙样表现178例次(85.58%);血压下降21例次(10.1%);穿刺部位渗血19例次(9.14%),其中经桡动脉或股静脉穿刺者为15例次(11.54%),78例次改为锁骨下静脉穿刺,穿刺部位加8字型缝合后,仅4例次(5.13%)有局部轻微渗血;导管感染4例次(1.93%)。结论运用血浆置换疗法治疗重型肝炎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较高,但在操作过程中如能密切观察,妥加应对,可使治疗顺利完成,对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临床疗效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类型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在年龄、性别和民族方面的内在关联,比较不同HBV基因类型患者的肝组织病理损害程度、HBV-DNA载量及肝功能改变。方法:荧光定量PCR仪检测94例行肝活检的CHB患者的HBV-DNA,以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方法进行HBV基因分型。结果:本组94例CHB患者B基因型占74.5%,C基因型占25.5%。HBV基因类型与年龄、性别无关;C基因型中壮族所占比例明显高于B基因型;C基因型患者HBeAg阳性率明显低于B基因型患者(P<0.05)。CHB患者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与B、C基因型相关,C基因型在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较重组所占的比例高于B基因型(P<0.05);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与肝功能指标相关(P<0.05),但与HBV-DNA水平无关。结论:本组CHB患者HBV基因类型呈B、C 2型,人群分布以B型为主,C型次之,未见其他类型或混合型;汉族患者以B基因型为主,壮族则以C型为主;相对于B基因型,C型患者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较重,容易出现严重的肝损害和肝癌等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24.
程书权 《天坛药讯》2003,13(4):18-19
拉米夫定(贺普丁)自1991年问世以来,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用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艾滋病(AIDS)病毒(HI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较早的临床安全性研究认为,拉米夫定安全无毒、无“三致(致畸、致癌、致基因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25.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研究与应用新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红霉素及其新衍生物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等为代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因服用方便,不良反应较小而被临床推广为应用,尤其新衍生物具有酸稳定性好,生物利用度,半衰期长,细胞渗透性好,组织中药物浓度高等特点,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某些较为难治的非感染性疾病病因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尤其对幽门螺杆菌胃外致病作用的进一步显示,本类药物在非感染性疾病中的用途亦不断被拓宽,近年在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荨麻诊,某些恶性肿瘤,消化道出血,肝脏纤维化,马红球菌感染,肝脏疾病,外科术后粘连,功能性消化不良,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6.
目的:分析ALT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合并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患者的肝脏病理学改变及与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关系。方法:83例CHB合并PTB感染患者按照肝脏炎症程度(G)和纤维化情况(S)进行分组,运用Sperman相关分析及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ordinal duo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OLM)分析病理分级与肝功能相关指标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straw transamin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水平,及HBV-DNA载量各项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83例患者肝细胞呈现轻度炎症(相似文献   
127.
正肝脏炎症不仅见于几乎所有原因所致的肝病,而且常常贯穿病程始终。长期以来有关抗炎保肝药物的高质量临床研究比较少,并存在诸多不同意见。现就抗炎保肝药物的应用浅谈如下。1、抗炎保肝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1)病因治疗是第一位的:肝脏炎症坏死及其所致的肝纤维化/肝硬化是肝病进展的主要病理学基础。如能找出病因,在对因治疗的基础上有效控制肝脏炎症,可减少肝细胞破坏和延缓肝纤维化的发展。我国2014年"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中推  相似文献   
128.
阿斯匹林(ASP)的主要药理机制是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和促使组织生化反应中的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因此除对相应疾病的病理过程产生有益作用外,亦可对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用量、疗程的差异,机体代谢亦呈现复杂效应。本文拟就此问题试加讨论,希冀对ASP的合理应用有所裨益。 1.水盐代谢:目前认为,PG对调节肾脏代谢,增加肾脏血供重要作用,并可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及钠利尿激素作用。ASP通过对过氧化物酶的抑制和乙酰化蛋白作用,使肾局部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肾素和醛固酮分泌增多,尿量减少,钠水同时潴留,同时通过抗  相似文献   
129.
药源性低血钾危象程书权,赵国兴河南焦作矿务局中央医院(4541510)药源性低血钾危象(durg-inducedhypokalemicCrisis,DHKC)是由于长期或应用某些药物不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电解质紊乱,血清K+常<2.5mmol/L(有的...  相似文献   
130.
中草药活性成分治疗慢性肝病的现代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草药活性成分如姜黄素、甜菜碱、水飞蓟素、汉防己甲素、黄芩素、氧化苦参碱、桑黄、冬虫夏草菌粉、木糖醇、水苏糖等在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及酒精性肝损害等慢性肝病方面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的新进展做了扼要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