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99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药源性肠梗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引起肠梗阻的药物品种日益增多,而临床对这一少见的消化道急症的缺乏充分认识,本文就药源性肠梗阻的常见致病药物、发病机理、临床特征及治疗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2.
药源性低血糖危象程书权(河南省焦作矿务局中央医院454150)赵国兴(河南省中医院)药源性低血糖危象(Drug-inducedhypoglycemicCri-sis,DHC)是药源性低血源症的一种危重情况,空腹血糖<2.22~2.78mmol/L,甚...  相似文献   
103.
分析焦作市某小学一起集体中餐饮用豆奶诱发的群体性癔病突发事件。全校7个年级532人饮用,150人发病,占28.2%。临床表现为腹痛、恶心、头痛、头晕、啼哭,少数呕吐、腹泻。较重的59人住院观察。调查发现此批豆奶被枯草杆菌污染,由此导致的一过性胃肠道反应为主要诱因,6~9岁年龄组的三年级下以儿童、饮用巧克力色豆奶为易感因子,心理暗示与发病有重要关联  相似文献   
104.
抗生素、抗菌药物是现代生活中与人类关联密切的药品,其销量近20年来一直稳居发达国家各类药物之首。在美国,仅头孢类年销售收入就达上千亿美元,在我国,用量亦是与日俱增,据统计,其使用频度在门诊处方中超过60%,在住院病人中则高达70%~90%,在居民的家庭小药柜中,氟喹酮类、头孢类、磺胺类更是“重要成员”。据WHO统计,人  相似文献   
105.
猩红热样皮疹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儿童多见。其中 90 %以上为 A群感染 ,C群和 G群及早绿色链球菌偶见。临床以发热伴皮肤弥漫性潮红充血 ,猩红色鸡皮疹 ,触之呈砂纸样改变为特征。近年发现许多疾病可有类似表现 ,易导致误诊。本文就此问题试加总结 ,希冀对临床有所裨益。1 非感染性疾病1.1 潮红综合征 (Flushing syndrome) [1 ]  鲭鱼肉内含有组织胺类物质 ,进食者可因此中毒导致皮肤毛细血管的广泛扩张 ,引起类似猩红热样皮肤表现。常为集体发病 ,突现面、颈、躯干上部和手臂等处的皮肤弥漫充血潮红 ,呈醉酒貌 ,灼热…  相似文献   
106.
程书权 《中国药事》1996,10(6):420-421
氟喹酮类致剧烈头痛4例程书权(河南省焦作矿务局中央医院454150)氟喹酮类抗菌药物近年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刺激症状和一过性谷丙转氨酶升高等,导致剧烈头痛者则甚少见,1993年以来我们曾遇到4例,其中1例做过腰穿、头部CT等系...  相似文献   
107.
108.
低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s)是由葡萄糖脱水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多糖类药物,分子量在4000左右。通过其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灌流,临床可用于淤疸型肝炎的辅助治疗。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过敏性皮肤瘙痒,导致流感综合征(Flu-Likesyndrome)者笔者未见报道。我们于1992年6月应用同一批号药物时连续6例9次发生类似不良反应,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9.
<正> 会议于1991年12月18-20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共收到论义1549篇,其中28篇在大会交流,468篇小会交流。出席大会正式代表540人,为传染病、免疫学、病毒学、流行病学专家及各地从事传染病、寄生虫病防治的医务人员。全国医技工作者奋力攻关,对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的克隆均已告成功。从胚胎肝分离出一种肝细胞刺激多肽单体,证明不同于肝细胞生长因子,临床试用于重症肝炎的治疗可明显改善病情预后。用国产α_1型  相似文献   
110.
程书权  杨思才 《临床荟萃》1995,10(5):194-196
药源性低血钠危象(Drug—induced hyponatremic Crisis,DHNC)是临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以血清Na~+降低为主的一种严重药源性疾病,血Na~+<130mmol/L并伴有循环衰竭或脑水肿、心律紊乱、四肢软瘫、肾功能不全甚至惊厥、意识障碍等为其特征。临床有稀释性(假性)和失钠性(真性)两种。Kraytman根据体钠的变化分为:①体钠增多性低钠血症(如氨基甙类抗生素性);②体钠减少性低钠血症(如利尿剂性);③体钠正常性低钠血钠(如脑垂体后叶素性),老年人及婴幼儿有时血Na~+仅轻度下降,但因重要脏器缺钠,故仍可致DHN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