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13.
目的:分析CK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473例曾在我院行冠脉CT检查的CKD及非CKD患者,通过收集其生化指标及冠脉CT检查结果,分析CK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与临床检查指标的关系。结果: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与年龄、尿素氮、肌酐水平、血磷水平和钙磷乘积呈正相关(P<0.05),与肾小球滤过率和血红蛋白呈负相关(P<0.05)。结论:年龄、尿素氮和血磷是患者冠脉发生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肌酐水平、肾小球滤过率和血磷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严重程度有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15.
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全球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病因之一。严格控制血糖可以有效减少糖尿病肾病发生及疾病进展;然而随着肾功能减退,会出现体内降糖药物蓄积,增加药物毒副反应及低血糖事件,所以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有效且安全的使用口服降糖药物至关重要。本文主要讨论各类口服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促泌剂、非胰岛素促泌剂及新型口服降糖药物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人们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肾脏病(CKD)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据估计,全世界有8. 5亿人因各种原因罹患肾脏疾病。慢性肾脏病每年导致至少240万人死亡,目前已成为第六大快速增长的死因。以及由其导致的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kidney disease,ESKD)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的慢性疾病之一。近20年来全球范围内开展过多个关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流行病学研究,针对不同国家、不同人群中CKD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为CKD的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2]。基于目前我国尚缺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注射药物信息化管理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注射药物信息化管理(2020年4月在原信息化系统基础上开发)前后6个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达标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变化。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为信息化管理前的对照阶段, 2020年4至9月为信息化管理后的研究阶段。结果对照阶段纳入患者285例, 男190例, 女95例, 年龄(62.4±13.2)岁;研究阶段纳入患者278例, 男193例, 女85例, 年龄(62.8±13.2)岁。与对照阶段相比, 研究阶段患者血红蛋白[47.8%(797/1 668)比40.2%(687/1 710), P<0.001]、铁蛋白[39.0%(217/556)比31.2%(178/570), P=0.006]及转铁蛋白饱和度[64.7%(360/556)比58.6%(334/570), P=0.034]达标率均较高。研究阶段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1.2%(31/278), 低于对照阶段的16.5%(47/28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慢性肾脏病(CKD)一体化门诊为平台的优化营养指导模式对提高非透析患者低蛋白饮食依从性并改善其营养状况的作用。方法:将196例CKD 3B~4期非透析CKD患者随机分为优化模式组和传统模式组。两组均给予饮食蛋白质0.6g/(kg·d)和30~35kcal/(kg·d)的营养处方,接受两种不同模式的营养管理。随访12个月,每3个月通过MDRD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运用人体测量、生化营养指标和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GA)评估营养状况。结果:两组患者eGFR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传统模式组相比,优化模式组低蛋白饮食依从性更高,每日饮食蛋白质摄入量较低,饮食热量较高,血清白蛋白水平较高,体质量增加,血尿素氮和甲状旁腺激素下降,SGA评估的营养状况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营养指导模式有助于提高中晚期非透析CKD患者对低蛋白饮食的依从性,改善其营养状况,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状况的影响。方法 2011年12月选择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行腹膜透析且营养不良患者40例,采用CQI的方法进行监督和管理,每3个月记录并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三头肌皮肤皱褶厚度、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和全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测评。结果评后,患者的三头肌皮肤皱褶厚度、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和Kt/V指标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G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采CQI方法,能全面和准确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调整饮食,控制营养不良状况,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多频生物电阻抗(BIA)与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方法测定进展期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骨骼肌量的一致性,进而为临床准确评估肌少症提供依据。方法: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的进展期老年CKD患者接受手握力及步行速度等运动能力评定,以及DXA和多频BIA法测量身体肌肉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Bla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