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3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83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7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体外实验研究低浓度泰素(人工半合成紫杉醇Pacitaxel)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组装形成管道的能力。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在含生长因子的胶原(Matrigcl)上能自行组装成管道结构,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低浓度泰素,观察其抑制HUVEC组装管道的能力.计算管道总长度,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发现泰素浓度在0.5—50μg/ml时,几乎完全抑制了HUVEC的管道形成。当泰素浓度降低到1、2、5和10ng/ml时,HUVEC形成的管道总长度分别为对照组的57%、51%、34%和27%。结论 ng/ml级的低浓度泰素在体外可抑制HUVEC约50%-70%的血管形成能力,而μg/ml级浓度泰素几乎可完全抑制HUVEC的血管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72.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52例手术后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5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中,甲状腺癌的发生率为3.3%;甲状腺腺瘤的发生率为45%。临床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准确率为26.3%,B型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2%。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同位素扫描主要表现为肿大的甲状腺内伴有单发或多发的温、凉结节。结论:肿大不明显的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很难与  相似文献   
73.
笔者对 1975年 12月至 1998年 3月收治的 118例不同大小的腹部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18例中男 51例 ,女 67例。年龄最大 86岁 ,最小 4 0岁 ,平均 63岁。原手术类型中 ,阑尾切除手术 39例 ,胃肠道手术 2 6例 ,胆胰手术2 1例 ,妇科手术 17例 ,其他手术 15例。 79例患者可找到引起切口疝的确切原因 :切口感染 58例 ,呼吸系统疾患 19例 ,造瘘口间隙过大 2例。其余 39例原因不明。术后发生切口疝的时间 <1个月的 4 3例 ,1个月~ 1a的 51例 ,>1a的 2 4例。腹壁缺损(切口疝的横径 ) <5…  相似文献   
74.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52例手术后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5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中,甲状腺癌的发生率为3.3%;甲状腺腺瘤的发生率为45%.临床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准确率为26.3%,B型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2%.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同位素扫描主要表现为肿大的甲状腺内伴有单发或多发的温、凉结节.结论肿大不明显的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很难与甲状腺单发或多发腺瘤相鉴别,B型超声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方面无临床价值;相当一部分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同时伴有甲状腺的肿瘤.因此,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应适当放宽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75.
转移性胃癌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4例转移性胃癌患者的CT资料,讨论转移性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问题,旨在提高CT对转移性胃癌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984~1999年间,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转移性胃癌患者的临床、GI和CT资料。结果:原发癌中,小肠腺癌1例,结肠癌1例,肝癌2例,其中,肝细胞肝癌和胆管细胞型肝癌各1例,胃的转移瘤位于胃体1例,胃窦1例,胃窦及胃体部2例,孤立型肿块1例,弥温浸润型3例,结论:转移性胃癌是非常少见的消化道肿瘤,提高CT对该肿瘤的认识,提供临床更多的信息,对病人术前治疗计划的制定和预后的判断,预防意外的消化道穿孔和出血的发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6.
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1-2]。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有15%~25%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即合并有肝转移,而另有15%~25%患者在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可发生肝转移,其中绝大多数(80%~90%)的肝转移灶初始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3-7]。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2],未经治疗的肝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6.9个月,无法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5%[8-9],而肝转移灶完全切除[或可以达到“无疾病证据(no evidence of disease,NED)”状态]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5个月,5年生存率为30%~57%[10-14]。有一部分最初肝转移灶无法根除的患者经治疗后可以转化为可切除[15]或达到NED状态。因此,通过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个性化地制定治疗目标,开展相应的综合治疗,以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提高肝转移灶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16-17]。  相似文献   
77.
重视和预防胃癌术后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癌作为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仍相当高。近年来,我国的胃癌治疗水平已有显著提高,以手术为主综合治疗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接近60%。就手术治疗而言,标准的胃癌根治性手术包括胃切除、淋巴结清扫和消化道重建3个部分。  相似文献   
78.
肠道屏障功能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重视 ,然而目前仍无一种成熟的肠屏障功能监测方法可用于临床 ,检测血浆D 乳酸来评估肠道屏障功能具有实用性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获得足够数量和较高纯度小鼠胰岛的分离及纯化方法,为进行小鼠的胰岛移植提供实验条件。方法:将6-8周,体质量25-30g的雄性C57BL/6小鼠腹腔麻醉后结扎胆总管,采用胶原酶Ⅴ逆行灌注、原位消化、Ficoll-400梯度离心并用无菌的毛细吸管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并分选胰岛,双硫腙(DTZ)染色鉴定胰岛细胞。体外培养胰岛单细胞,并于第3、8、24天观察胰岛形态。结果:采用该法分离纯化后,每只小鼠可得到390±20个胰岛,胰岛呈圆形或团块状,直径50-150μm,形态完整,折光性好,纯度达85%以上,24d后在培养皿内铺成单个细胞。结论:本研究所用逆行灌注、原位消化及Ficoll-400梯度离心分离、纯化胰岛细胞的方法省时、高效,培养的胰岛细胞活性好,适合进一步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80.
<正>1961年首次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引起的感染[1]。40年来,由于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的滥用,MRSA造成的院内与院外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