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8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95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80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421篇
内科学   224篇
皮肤病学   63篇
神经病学   69篇
特种医学   2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288篇
综合类   1059篇
预防医学   405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324篇
  7篇
中国医学   382篇
肿瘤学   8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溃疡性结肠炎(UC)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明确,关于丹参注射液治疗UC的报道尚不多见。本试验通过对UC活动期患者36例进行T细胞亚群和胃肠神经肽检测,旨在探讨UC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变化,同时分析丹参注射液治疗UC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42.
目的分析探讨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的耐药情况和形成耐药原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泰安市结核病防治院就诊的51例MDR-TB患者,分析耐药情况和耐药形成原因。结果 51例MDR-TB患者中,男性为70.59%(36/51),64.71%(33/51)的患者为农民,住院两次及以上的占29.41%(15/51),有过结核病密切接触史的患者为17.65%(9/51),胸片显示有空洞的患者为41.78%(21/51),合并肺部其他疾病、糖尿病的患者分别占50.98%(26/51)和19.61%(10/51)。MDR-TB耐药率为13.11%(51/389),17.65%的新患者曾用抗结核药。初治痰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中耐多药率为8.30%(24/289),复治痰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中耐多药率为27.00%(2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R-TB患者的耐药谱中,对INH+RFP、RFP+INH+SM、RFP+INH+SM+EMB、RFP+INH+EMB+PAS这4种组合常见。结论 51例MDR-TB患者以中年男性为主,耐药谱比较复杂,复治患者和曾用过抗结核药的初治患者易导致MDT-TB的发生,应加强肺结核患者的宣教管理,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   
143.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不同职业人群进行华支睾吸虫血清学检测和知识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 141名居民,检出血清华支睾吸虫IgG抗体阳性90例,感染率为7.89%,男性为9.93%,女性为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32,P=0.010);31~4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9.59%);机关干部感染率最高(14.02%),商服人员感染率最低(4.17%),不同职业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86,P=0.000);机关干部和本地企业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途径、健康危害和预防措施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商服人群和劳务工,且家庭生熟砧板分开行为率较高,但不吃未煮熟鱼类的健康行为形成率低于商服人群和劳务工人群;检出感染的人群防制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都稍低于总体水平。结论龙岗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有上升趋势,应广泛宣传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继续倡导健康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44.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中青少年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可获得的相关信息和服务,以及在寻求和使用这些信息及服务时存在的挑战和障碍。方法分别对研究社区内20位从事城市流动人口或青少年相关工作的主要知情者和20位流动青少年进行深入访谈,以生态学模型为框架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提取主题,比较主要知情者与流动青少年的观点异同。结果 13位知情者和16位流动青少年认为健康问题低于就业、上学等问题;9位知情者和15位流动青少年认为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10位知情者和12位流动青少年表示对社区资源不熟悉;15位知情者认为社会平等提供服务,但保障程度不平等,12位流动青少年认为社会地位和机会不平等。结论应关注流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公平的社会保障和机会。  相似文献   
145.
孩子的成长既需要物质基础,也需要精神呵护,尤其是来自父母亲人的呵护。二战后法国孤儿院的例子就很典型。当时,不论城市乡下,配给都公平等最,但若干年后,乡下孤儿死亡率远高于城市。原来,在城市经常有志愿者去抱或背孤儿,而在乡下,孩子本能的“肌肤饥渴”、精神呵护未被满足。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微创手术治疗4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动脉瘤术前Hunt—Hess分级Ⅰ~Ⅲ级者应尽早手术;Ⅳ级及以上者,出血在3d以内可根据实际情况争取手术治疗,3d后血管痉挛严重者待病情平稳后再考虑手术。通过微创手术人路的选择及术中神经内镜的辅助,尽量减少对脑组织的牵拉,动脉瘤夹闭后使用吲哚菁绿行血管造影了解夹闭情况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出院时或术后1~3个月复诊评定疗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进行评估,患者恢复良好者23例,轻残(生活可自理)者11例,重残者5例,植物生存者1例,2例因严重脑血管痉挛出现大面积脑梗死而死亡,病死率为4.8%(2/42)。结论根据动脉瘤的部位、术前Hunt—Hess分级及临床表现,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案,可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7.
目的:观察一种交叉异位融合肾新亚型的发病情况,探讨其临床分型、诊断与治疗以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交叉异位融合肾合并髂血管后巨输尿管异位开口和胸椎侧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病史资料、影像资料和手术探查交叉异位融合肾的术中所见,然后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文献复习证实这可能是交叉异位融合肾的一种新亚型,交叉异位融合肾合并髂血管后异位输尿管在以前的文献中也从未见报道,患者的异位输尿结石并感染通过手术治愈。结论:男性的异位输尿管开口更为隐蔽,需要联合多种方法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48.
目的:探讨小切口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结石患者110例,将这些患者在随机方式下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且将这两组患者分别利用观察组与对照组来进行标记,对照组中患者以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以小切口胆囊解除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其手术效果厦手术情况。结果:在手术结束之后,观察两纽患者的手术效果,两纽患者在经过手术活疗之后均痊愈出院,两组患者之间并无明显差异;观察两纽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中出血量,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中患者的发生率为5.5%,对照纽中患者的发生率为21.8%,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可减少患者痛苦,并且手术后的恢复时间较短,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在手术过程中的并发症比较少,手术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讨胃镜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l例。观察组采用胃镜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立止血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4h、48h及72h空腹胃液pH值逐渐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输液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输血量及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胃镜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讨1例新生儿期发病的女性婴儿IL-36受体拮抗剂缺陷病临床特征、免疫学特征及基因突变。方法收集该患者的临床资料。获取外周血标本行相关基因测序,利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精细免疫分型及细胞因子测定。结果患儿IL36RN基因第3内含子拼接位点发生c.115+6TC纯合突变,父母为相同位点杂合突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示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数量正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发现血清IL-6、IL-10水平增高。予以益赛普治疗后患儿全身脓疱消退,5月后随访无复发,随访中未发现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IL-36受体拮抗剂缺陷病由IL36RN基因突变致天然免疫失控引起,益赛普是治疗药物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