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内科学   97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泡球蚴感染BALB/c小鼠IgG亚类和细胞因子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小鼠感染泡球蚴后其体液免疫的动态变化。 方法 BALB/c小鼠感染泡球蚴后,分别于2、4、8、12、16、20及25wk(IgG含量达高峰)取脾脏制备淋巴细胞悬液体外培养,分别以多房棘球蚴抗原(EmAg)、伴刀豆球蛋白A(ConA)刺激诱生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IL1);以植物凝集素(PHA)刺激诱生干扰素γ(IFNγ)。检测培养上清中IL2R、TNFα、IL1及IFNγ含量。各组均设RPMI1640培养液平行对照。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及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亚类水平。 结果 小鼠感染泡球蚴16wk后NO水平明显升高,IgG、IgG1和IgG3水平升高,IgG2a及IgG2b呈低水平。感染后的前12wk,脾淋巴细胞以分泌IL2R和TNFα为主,12wk后以IFNγ为主、16wk后以IL1为主。 结论 小鼠感染泡球蚴后的前8wk呈Th1反应。感染后期Th2反应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32.
已知绵羊红细胞表面存在嗜异性抗原,而血吸虫和其他寄生虫感染以及某些正常人血清中存在的嗜异性抗体能使绵羊红细胞发生凝集。本文就嗜异性抗体对以绵羊红细胞为载体的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诊断血吸虫病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材料和方法 1 绵羊红细胞 取我校医学实验动物中心饲养的健康绵羊血,按1:2(V/V)置入血球保存液中,用pH7.2的磷酸缓冲液(PBS)洗5次,弃去上层白细胞,再用PBS配成1%的羊红细胞悬液。 2 致敏绵羊红细胞 按石佑恩等的方法用可溶性虫卵抗原致敏绵羊红细胞,用生理盐水配成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以提取天然香菇菌多糖和茶叶多糖混合物为佐剂,探讨混合型植物多糖对血吸虫疫苗的保护性免疫增效作用。 方法 构建日本血吸虫重组质粒pVIVO2-IL12?鄄Sj23。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每鼠股四头肌注射生理盐水100 μl 为对照,B组每鼠注射pVIVO2-IL12-Sj23 100 μg,C组每鼠注射pVIVO2-IL12-Sj23 100 μg加等量多糖混合物。小鼠接种后第4 周以日本血吸虫尾蚴40±2条经皮肤攻击感染,感染后6周剖杀,计算减虫率及每克肝组织减卵率,同时用ELISA测定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 结果 C组减虫率和每克肝组织减卵率分别为64.3%和79.9%,B组则分别为45.5%和58.3%, B、C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IgG水平均较A组显著升高(P<0.05),但B、C两组IgG抗体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以天然香菇菌多糖和茶叶多糖混合物为佐剂,对日本血吸虫重组质粒pVIVO2-IL12-Sj23的免疫效果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34.
日本血吸虫成虫31/32 kDa蛋白的纯化及保护性免疫力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本文采用制备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电渗析方法分离纯化日本血吸虫成虫 31/32 kDa 蛋白(Sj 31/32蛋白)。SDS-PAGE、免疫印迹试验(EITB)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分离纯化的 Sj 31/32 蛋白纯度高,且具有较高的活性。用纯化的 Sj 31/32 蛋白加福氏佐剂免疫的小鼠,不仅可减少虫负荷(减虫率 28.1%),还可降低血吸虫成虫的产卵量(减卵率 71.4%),抑制虫卵肉芽肿的形成。结果提示:Sj 31/32 蛋白具有较高的减卵率,可望作为混合多价疫苗候选组分。  相似文献   
135.
DNA疫苗免疫途径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酸疫苗的接种有多种途径,包括肌内、皮内、皮下注射途径、基因枪免疫、黏膜免疫途径等。不同免疫途径的免疫机制不同,所诱导的免疫保护力的强弱和维持的时间也不尽相同。该文对DNA疫苗免疫各种途径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6.
血吸虫病疫苗联合免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血吸虫病疫苗是减轻血吸虫感染、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为提高血吸虫病疫苗的免疫效果,国内外通过不同抗原基因的连接、不同疫苗抗原的组合或从噬菌体肽库中筛选到若干个不同抗原表位的混合等途径来实现复合疫苗或多种单一疫苗的联合免疫,并取得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7.
采用三株分别定位于日本血吸虫表皮膜、肠道上皮和虫卵的单克隆抗体A6,SJ31/32和SE9作为捕获抗体建立检测三类循环抗原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实验(DOT-ELISA)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和普通ELISA分别观察了日本血吸虫感染家兔血清中三类循环抗原和IgG抗体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感染日本血吸虫家免在经砒喹酮治疗之后的第8周,睦相关抗原,可溶性虫卵抗原和肠相关抗原的转阴率分别为80%,70%和20%,而减后第18周全部转阴;IgG抗体一直维持较高水平。因此,MAA和SEA具有改好的疗效考核价值,GAA的疗效考核效果较差,IgG抗体不具有疗效考核作用。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设计合成由曼氏血吸虫 2 8KDaGST抗原肽段 2 6 43(P2 6) ,116 131(P116) ,141 15 3(P14 1)和日本血吸虫 2 6KDaGST抗原肽段 187 2 0 2 (J187)中的两种不同肽段组成的血吸虫混合多抗原肽疫苗 ,通过活性试验考察其抗原性、免疫原性及对BALB/c小鼠的保护性免疫效果。方法 用Boc化学和Fmoc化学相结合的策略合成含两种不同抗原肽的多抗原肽疫苗 ,产物经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抗原性 ,在无免疫佐剂存在下接种小鼠 ,ELISA试验检测血清抗体 ,并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 ,6周后剖杀小鼠进行体内成虫和肝内虫卵计数。结果和结论 合成的混合多抗原肽能够与感染日本血吸虫的病人或病兔血清结合 ,并能诱导BALB/c小鼠产生对日本血吸虫天然抗原特异的抗体应答。且合成的混合多抗原肽疫苗能够诱导BALB/c小鼠产生显著的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 ,这种免疫力不仅降低成虫负荷数 ,还能显著减少肝组织内虫卵检获数 ,其中 (P116) 4(P2 6) 4 MAP的减虫率和减卵率均达 70 %以上 ,因此有希望发展成为有效的抗血吸虫疫苗  相似文献   
139.
为探讨多糖佐剂FQ2 对血吸虫疫苗保护性免疫力的增效作用及其机理 ,采用 1 0 8CFU日本血吸虫重组BCG -Sj2 6GST疫苗分别与 5 %、1 0 %、2 0 %浓度的佐剂FQ2 混匀皮下接种BALB/c小鼠 ,同时设对照组。接种后第 8W以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 ,感染后 6W剖杀小鼠 ,计算减虫率 ,测定血清中特异抗体水平和胸腺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结果实验组获得了 33 49% - 4 0 50 %的减虫率 ,与对照组相比 ,胸腺细胞总数、胸腺活性细胞率、CD8+ 细胞率、CD4 + 细胞率均显著升高 ,尤其是疫苗 +1 0 %佐剂 ,疫苗 +2 0 %佐剂组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而各实验组IgG抗体水平无统计学差别。提示多糖佐剂FQ2 对日本血吸虫rBCG -Sj2 6GST疫苗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其免疫机制可能以细胞免疫为主  相似文献   
140.
血吸虫循环抗原及检测研究进展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医院吴桂兰,吴小兰同济医科大学寄生虫教研室石佑恩血吸虫病是广泛流行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寄生虫病,受其危害的人群达2亿,5亿人面临感染威胁。解放后,我国消灭和控制血吸虫病流行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远未达到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