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分析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眼睑缺损行局部皮瓣联合异体巩膜移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眼睑缺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各40例。控制组采用邻近皮瓣转移及自体唇黏膜修复治疗,实验组采用局部皮瓣联合异体巩膜移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修复前后睑裂高度、长度差值,修复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修复前睑裂高度、长度差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修复后实验组睑裂高度、长度差值明显小于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修复总有效率95.0%高于控制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0.0%低于控制组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眼睑缺损行局部皮瓣联合异体巩膜移植修复的效果显著,可有效修复眼睑功能和外形,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降纤酶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 ,观察大鼠脑缺血 3h ,再灌注 3h、6h、2 4h及脑缺血 6h ,再灌注 3h、6h、2 4h降纤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梗死体积的影响。各组均设生理盐水对照组。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降纤酶组在缺血 3h再灌注 6h、2 4h ,脑梗死体积比减小(P <0 .0 5 ) ,在缺血 3h再灌注 3h和缺血 6h再灌注 3h、6h、2 4h ,脑梗死体积比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在缺血 3h时间窗内 ,降纤酶能够减小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梗死体积 ,对脑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国产降纤酶对局灶性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程大鼠脑组织TNF-αmRNA和IL-1β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降纤酶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RT-PCR技术,分析降纤酶治疗的脑缺血3h/再灌注3h、6h、24h和72h大鼠脑组织TNF-αmRNA和IL-1βmRNA表达水平。结果缺血3h/再灌注72h,降纤酶治疗组动物缺血侧脑组织TNF-α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降纤酶治疗组动物缺血侧脑组织IL-1βmRNA的表达水平在缺血3h/再灌注3h和6h时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降纤酶减轻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与下调细胞因子TNF-αmRNA和IL-1βmRNA的表达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时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SLE病人12例为研究对象,治疗过程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病人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依从性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12例病人均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8例病人能遵医治疗,4例病人有延迟治疗现象,均按时随访,完成治疗;12例病人中4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胸憋、气紧2例,低血压1例,发热1例,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治疗3个月与6个月病人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预见性护理在利妥昔单抗治疗SLE病人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疗效及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及负性心理。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按照循证医学的方法,以血清白蛋白(ALB)、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A)、血清总蛋白(TP)等四方面对早期肠内营养的治疗效果进行系统评价,以期为临床护理脑梗死患者选择充分、合理、均衡的营养供给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脑梗死”、“肠内营养”、“假性球麻痹”等为主题词,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并采用Coe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血清白蛋白(ALB)、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A)、血清总蛋白(TP)等四方面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方法的ALB值差异有显著意义,RR=2.74,95%CI(2.19,3.30);TP值RR=5.62,95%CI(4.35,6.9),P<0.001,TSF值差异有显著意义:RR=0.94,95%CI(0.51,1.37),AMC值差异有显著意义:RR=1.72,95 %CI(1.25,2.19).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肠内营养的各项营养指标值恢复较好.结论 肠内营养干预疗法对脑梗死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肠外营养及其他喂养方式.  相似文献   
106.
膀胱内注药联合脉冲按摩预防拔管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预防和减少留置尿管病人拔管后尿潴留的方法。 [方法 ]将 94例留置尿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拔管 ;观察组在拔管前夹闭导尿管使膀胱充盈 ,病人感到腹胀后放尿 10 0mL~ 15 0mL ,再次夹闭尿管 ,用电脑脉冲按摩治疗仪按摩 2 0min后放空膀胱内尿液 ,将2 %利多卡因 2 .5mL、氧氟沙星 0 .2g加入 0 .9%氯化钠 10 0mL中全部滴入膀胱 ,消毒尿道口 ,拔管。 [结果 ]观察组排尿顺利和较顺利者为97.3 6% ,对照组则为 70 .2 1%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χ2 =13 .41,P <0 .0 0 5 ) ;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 <3h的病人 ,观察组比对照组多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χ2 =19.66,P <0 .0 0 5 )。拔管后排尿伴尿道口疼痛症状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χ2 =17.84,P <0 .0 0 5 )。 [结论 ]留置尿管拔管前采取膀胱内注药和电子脉冲按摩 ,能消除或减轻排尿时尿道口伴随的疼痛或不适 ,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留置尿管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神经行为学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促凋亡蛋白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GF组、康复训练组及NGF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又分为脑梗死后7d、14 d、21 d 3个亚组.采用线栓法制作脑梗死大鼠模型,NGF组制模后即予腹腔注射鼠NGF 20 μg/(kg·d);康复训练组制模后72 h给予平衡木、转棒、网屏训练;联合治疗组同时给予NGF和康复训练.各组分别于相应时间点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脑组织BDNF、Bax的表达,逆转录-PCR法检测BDNF mRNA、Bax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GF组、康复训练组及联合治疗组各时间点亚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明显降低,脑组织BDNF、BDNFmRNA表达明显升高,Bax及Bax mRNA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与联合治疗组比较,NGF组、康复训练组各时间点亚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明显升高,脑组织BDNF、BDNF mRNA水平明显降低,Bax、Bax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 NGF联合康复训练能上调BDNF、下调Bax的表达,而显著改善脑梗死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8.
在人类基因研究领域,一位留学美国的中华新秀引起了科学界的重视,美国福克斯电视台和其他媒体竞相报道了这位年轻的华人科学家的事迹。他就是得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医学中心基因和生物信息研究室主任李明定博士。  相似文献   
109.
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近几年来,介入性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成为治疗继发孔型ASD的新方法[1]。我院分别于2001年7月和2006年7月开始采用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股静脉插管介入治疗ASD和经胸小切口置入封堵器方法闭合ASD,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本文探讨两种路径的病例选择及手术情况。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1年7月~2007年9月我院心内科、心外科收治的ASD患者61例,男25例,女36例;年龄3~63岁,平均27.8岁。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均确诊为单纯继发孔中心型ASD,缺损口直径最大34mm,最小10mm,…  相似文献   
110.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间质性肺疾病(ILD)的代表性疾病,一直以间质纤维化为其病理特点。其病理特点为正常的肺泡壁的形态消失,代之以肥厚的肺泡壁和(或)形成纤维化。继之,由残存的扩张气腔形成蜂窝肺。迄今,对IPF尚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临床上较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和抗纤维化制剂。由于疗程在六个月以上,患者长期用药,对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