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杨秀桃  白彬 《全科护理》2009,7(24):2250-2251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健康关注程度的加深,社会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的改变等问题的存在,必须进一步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努力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十七大指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的确,坚持做好社区医疗保健工作,不仅是民心所向,也是大势所趋。而对于我国的国情来说,如何以医院为基础来做好社区医疗保健工作,是摆在我国医疗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 探讨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术前超选择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14例经CT和CTA诊断并为手术病理证实的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患者,术前全部行双侧颈内、外动脉血管造影.肿瘤均为颈外系统供血,术前使用300~510 μm多聚乙烯醇颗粒(PVA)及明胶海绵条超选择性栓塞治疗,栓塞后1~3天行手术切除.结果 14例患者,其中颌内动脉分支供血9例,颌内动脉和咽升动脉分支供血5例.所有患者颈外动脉供血分支用Cobra导管超选择性栓塞,均获得成功.栓塞后,13例肿瘤染色完全消失,1例肿瘤染色大部分消失.无临床并发症出现.结论 术前血管内超选择栓塞供血动脉是治疗鼻咽部纤维血管瘤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BSA)参与供血的大咯血患者的动脉造影表现及急诊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NBSA参与供血的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选用明胶海绵条、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PVA)颗粒及弹簧圈选择性栓塞出血的动脉,对动脉造影的表现及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及评价。结果选择性非支气管性体动脉造影显示出血动脉增粗,分支增多、紊乱及新生血管形成。本组中,对比剂外溢有24例,NBSA与支气管动脉分流6例,对比剂外溢合并甲状颈干一支气管动脉分流2例,NBSA与肺动脉分流3例,假性动脉瘤1例。共栓塞42支NBSA,同时支气管动脉12支,栓塞术后48h内咯血停止。术后随访1年,所有患者无再次咯血及严重的并发症。结论NBSA可以参与大咯血的供血,漏栓NBSA是大咯血治疗失败和复发咯血的原因之一,急诊NBSA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餐后高血糖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 收集单纯2型糖尿病组56例,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组50例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病程、甘油三酯较单纯糖尿病组升高、而HBC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病程、甘油三酯、HBCI是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多元性回归分析提示餐后2 h血糖与空腹血糖、HbA1c、甘油三酯呈正相关,与HBCI呈负相关,餐后2 h血糖对HbA1c的贡献比空腹血糖大.结论 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尤以餐后高血糖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6.
脊髓血管畸形介入放射学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血管畸形(Spinal cord 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属于少见疾病,仅占脊柱疾病的2%~4%,但其致残率高,近几年来,随着DSA、MRI 等影像学的进展,显微外科手术方法的改进,以及新微导管和栓塞材料的出现,对脊髓血管畸形的分类,病理生理学,影像学及治  相似文献   
77.
治疗脑AVM300例,栓塞1305次,解剖治愈108例(36%,其中70例栓塞后手术切除),发生各种并发症22例(7.3%),其中最严重为栓塞后出血,共14例(4.7%),全部经股动脉插管,应用带孔球囊导管及Magic导管,栓塞剂为IBCA或NBCA与碘苯酯的混合剂。栓塞后即刻发生出血者8例,24小时以上者3例,其余则为3~19小时。出血后紧急手术清除血肿和畸形团切除9例,脑室引流1例,保守治疗4例。结果14例中6例完全治愈,3例遗有轻度单肢瘫,植物生存1例,死亡4例。分析出血的原因可能为:(1)大面积AVM的治疗中,一次闭塞的体积过大,4例;(2)在同一支血管内反复插管栓塞,2例;(3)栓塞前后未能很好降血压,2例;(4)未能先选择畸形团的“薄弱部分”栓塞,1例;(5)带孔球囊撑破血管,3例;(6)栓塞过程中的机器故障,2例。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急诊行子宫动脉栓塞(EUAE)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产后大出血患者行急诊介入造影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后,采用丙烯酸微球(TAGM)、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弹簧圈及聚乙烯醇(PVA)颗粒对出血动脉行急诊栓塞治疗,对动脉造影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动脉造影表现:子宫动脉明显增粗,分支迂曲、增多、紊乱43例;子宫动脉造影剂明显外溢27例;假性动脉瘤形成5例,其中左侧2例,右侧3例;由髂外动脉参与供血1例。65例患者经EUAE治疗,62例阴道流血的症状消失,3例仍有阴道流血症状,3例均为胎盘植入,术后行子宫切除。术后随访12个月,62例患者均恢复正常月经周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双侧子宫动脉造影,对明确诊断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具有重要意义。EUAE治疗产后大出血是一种创伤小、止血效果确切、无严重的并发症且可保存患者的生育能力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9.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TACE是HCC的首选姑息性治疗方法。近年在蛋白质组、mRNA组中发现了一系列HCC代谢产物。本文对HCC常见及目前热点研究的肿瘤标志物对于TACE治疗的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0.
正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横纹肌细胞损伤,进一步引起其细胞膜发生破坏,细胞之内的酶类、肌酐、无机盐离子、肌红蛋白、肌酸激酶等物质被释放到血液中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其可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衰竭,如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则死亡率超过50%[2]。RM常引起肌红蛋白尿,是导致急性肾损伤(AKI)的重要原因之一[3]。艾滋病并横纹肌溶解症病情复杂、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