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9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幽门弹簧插入法及去氧胆酸钠口服法复制大鼠慢性胃炎病理模型,观察“实痞通”、“甘平养胃”及“胃乐”方剂水煎液对实验性慢性胃炎的疗效,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结果3种方剂均能降低模型动物胃液pH值及胆酸含量,使组织形态学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2.
益气通降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益气通降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 :将 4 3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2 3例 ,对照组 2 0例 ,治疗组用口服降糖药的同时加用益气通降方治疗 ,对照组则加用西沙比利治疗 ,疗程 4周 ,观察患者症状、不透光标志物胃排空、胃电图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 :两组对饱胀、早饱、腹胀、餐后不适、上腹痛、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治疗组控制症状的有效率为 95 .6 5 % ,对照组 95 % ,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为饱胀、腹胀、厌食有优势 (P <0 .0 5 ) ;两组不透光标志物胃排空、胃电图的胃体、胃窦频率和振幅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P <0 .0 5~ 0 .0 0 1) ,但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益气通降方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有效且安全的方剂 ,其机制可能为直接调节胃的肌电活动 ,进而促进了胃排空。  相似文献   
23.
情志因素与脾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病是人类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它的发生与外感寒邪,饮食不节,情志因素,脾胃虚弱等有关。近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思想观念的迅速转变,在跟随导师田德禄教授诊病过程中,笔者发现由情志因素导致脾胃病的比例在逐渐增加,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把情志因素与脾胃的关系及由情志因素所导致的脾胃病的辨证论治进行系统阐述,以供同道参考。1 情志因素与脾胃的关系情志因素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生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另外还有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的记载…  相似文献   
24.
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基础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医内科学又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基础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内科学的学习、理解和临床实践才能进一步深化。因此,学好中医内科学又是学好其它临床学科的前提。我校中医内科学科是教育部最早的重点学科之一,在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在教学改革方面又做了大量的探索。在此仅就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工作做一总结。1教学模式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中医内科学是学生进入临床课学习阶段最早接触的一门课程,沿用过去学习基础理论课的方法学习中医内科学其学习效果常…  相似文献   
25.
中医学对酒精性肝纤维化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酒精性肝病的发生近年来在我国呈明显增加的趋势,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酒精性肝病包括轻症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及酒精性肝硬化并发肝癌。酒精性肝纤维化是酒精性肝硬化的必经过程,而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以阻断  相似文献   
26.
当归芍药散治疗脂肪肝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脂肪肝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其主要病机有“三实二虚”特点:肝气盛、血滞、湿重、肝血虚、脾气虚。当归芍药散有疏肝理气养血、健脾益气渗湿之功,治疗脂肪肝可收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7.
饮酒过量 ,目前已逐渐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酒精可以引起消化、循环、神经等系统的病变 ,其中肝脏作为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 ,受害最为常见 ,从而导致酒精性肝病 (ALD)。酒精性肝病在病理组织学上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及酒精性肝硬化几种类型。在酒精性肝病的治疗上 ,西医目前无特效药物 ,采取支持疗法 ,而中药治疗疗效显著 ,尤其在戒酒的同时 ,中药对早期的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本文现将解酒方药在解醉酒、抗酒精性肝脂变、酒精性肝坏死等方面的实验研究综述如下。1 解醉酒、降血醇作用解酒口…  相似文献   
28.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近年来在溃疡性结肠炎实验研究中的动物模型.如免疫法、化学法、复合法及根据中医证型造模.并指出应用免疫学方法,由于抗原制备来源不一,在造模处理上方法有差异,但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应用化学介质直接接触动物直肠或结肠,使接触部位产生炎性病灶,多为急性模型.认为制造符合发病机制、自然恢复时间长及造模周期短的动物模型将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9.
铁剂诱发大鼠肝纤维化的组织学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30.
目的:开展全国范围内多中心慢性乙型肝炎(ALT≥2×ULN)患者舌象的采集与分析,归纳慢性乙型肝炎(ALT≥2×ULN)舌象分布特点。方法:通过调查全国共计1 003例慢性乙型肝炎(ALT≥2×ULN)患者的舌象并进行图像记录,应用清华大学研发的《舌象采集及分析系统》进行数据处理,运用统计学方法,对1 003例慢性乙型肝炎(ALT≥2×ULN)患者舌象进行分析。结果:从1 003例临床资料中,慢性乙型肝炎(ALT≥2×ULN)患者常见舌色分布依次为:红、淡红、暗、淡白;常见的舌形分布依次为:齿痕、荣润、胖大、舌有瘀斑及舌下脉络发绀等;常见的舌苔色分布依次为:白、黄;常见的苔质分布依次为:薄苔、腻苔、厚苔。属“肝胆湿热证”的舌象分布特点为:苔色黄,舌质色红,苔腻,舌荣润,苔色白,苔薄,苔厚。属“肝郁脾虚证”的舌象分布特点为:苔色白,苔薄,舌质淡红,舌质色红,苔腻,舌胖大有齿痕,舌荣润,苔色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ALT≥2×ULN)患者舌象涉及的病理因素主要有气虚、湿盛、血瘀等。肝胆湿热、肝郁脾虚两种证型患者的舌象分布特点与学会颁布的标准较为一致,能够为后续研究提供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